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地下水》2004,26(3):185-186,199
通过对运城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加强沿黄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设开发,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调整开采层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定价,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污染及其监测治理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水污染及其监测治理问题当前超量开采和水质污染已构成地下水资源的主要危机。实践中人们已认识到,采取相应的对策,超量开采问题是可以得到缓解或避免的。水质污染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日趋严重。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解决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已是水文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3.
赵文敏  卫俊霞 《地下水》1999,21(3):103-105
本文通过对运城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引起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及工业、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污染现状的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运城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及其污染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佳木斯市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资源进行了研究。在对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污染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地下水流和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和预测。并给出了该区区域下水流的纵、横向弥散系数,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和污染防治方案进行了模拟和评价,为佳木斯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污染防治和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文具  许腾飞 《地下水》2010,32(4):60-61
城市地下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导致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严重超采和生态恶化有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对保定市地下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分析,认为保定市地下水资源处于超量开采状态,将对水环境系统构成破坏性影响。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量水发展、开源节流、防止污染等四项保护与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再生性资源。在探明其储存条件后,对水情、水质动态进行长期观测十分必要。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核实资源量,指导合理开采,了解水质污染趋势,监测因大量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危害性地质现象,并通过长时间序列资料积累,建立起地下水管理模型,为总水(地表水、地下水、雨水)调换、人工补给、合理开采、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开展地下水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7.
根据盘山县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对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镇地下水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严重超采问题,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积极开采、全面节水以及合理开发等措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松原市地下水资源状况与开发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鹏志 《地下水》2010,32(3):66-68
分析了松原市地下水资源的状况,指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赋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地下水环境恶化,水质污染,超量开采等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污染治理,节约保护和地下水环境修复等具体的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10.
对大理州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实际开采量,按流域、水资源分区及县市进行细化,对掌握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地下水合理开采利用提供依据;对地下水局部地区开采导致的河流断流、水质污染等问题,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大理州地下水保护规划的措施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若盲目开采势必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损失,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分析乌苏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水质、河道淤积等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以达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其与超量开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以常量组分的含量和指标升高为主要特征,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污水,这在我国城市地区地下水污染问题中极具代表性。本在分析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与超量开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揭示了超量开采加剧地下水污染进程的机理,进而提出,超量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重要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运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忍 《地下水》2008,30(6):100-101
运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认真分析了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从节约用水、优化布局、防止污染、人工回灌、完善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唐书平  王志刚 《河南地质》2000,18(3):211-216
地下水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必将引发地下水水源枯竭、地面学降、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防患于未然,使地下水资源良性循环是城市供水工作的重点。开发新的水源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调减开采地下水,是防治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限制煤矿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煤炭资源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将日益加剧。我国富煤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 仅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四省自治区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就占全国的73.1%, 这些富煤地区多是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全国86个重点矿区缺水的占71%, 严重缺水的占40%, 而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矿区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这一问题在能源大省山西尤为突出。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采煤引起含水层结构变化, 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使地下水资源由原来可供开采的优质水源变为被污染的矿坑水而排走, 破坏了地下水的补径排, 破坏了水文下垫面条件, 破坏了地表水循环, 进而影响了区域地下水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名鹏  韩光海 《地下水》2008,30(5):37-40
宿迁市地质环境研究程度偏低,尤其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面。随着宿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环境状况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以2006年度江苏省地质勘查补助项目为依托,在分析宿迁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预防地下水污染以及加强地下水监测等措施,促进规划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化江  钟帮权 《地下水》2004,26(3):196-199
概述了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及开采现状,论述了水质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评价了污染程度,分析了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5)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属黄河水系,降水量偏少,分布不均匀,属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许多问题。通过对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各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各不相同。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年开采量6.56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75.2%,现状地下水位与1985年相比总体下降了3.63 m。在多年开发利用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取水工程缺乏统一规划,开采程度偏高,地下水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应加强管理,强化地下水监测工作,加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确保渭南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淄河下游的人畜供水一直依赖地下水,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内淄河下游河道长期接纳上游污水,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浅层地下水已不适于人畜饮用。污染区沿淄河呈条带状展布,污染区边界距淄河约1.0~1.5 km,其中距淄河500 m以内的区域污染最为严重。中深层地下水水质良好,仅个别井点因井管损坏造成点状串层污染,可做为人畜用水水源。基本可满足2010年前区内人畜供水要求。人畜供水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时,应根据地下水污染特征和中深层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分区分层开采,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防止中深层地下水串层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卢莉莉 《地下水》2007,29(3):39-40,66
运城市位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运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居于主要地位,全市 2002 年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 77 %.各种人为因素对运城市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采煤、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废污水排放对水资源的影响、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矿活动破坏了浅、中、深层地下水原来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造成地下含水层疏干、地表水系断流、水质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在污染河流的同时入渗污染了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引起盐、硝池咸水倒灌,造成含水层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