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TIN三角网在实现地图面要素聚合过程中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IN面要素聚合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格网的方法聚类面要素,缩小TIN搜索范围;然后,在聚类的基础上进行TIN三角网的构建实现面要素的综合;最后,实验验证了综合结果,并通过对比证明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对delaunay三角网和对其算法的改进实现了面状要素主骨架线自动提取 改进了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使其能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面状要素的三角网的建立提出了面状要素三角网边界区域存在的大量的小三角形的定义和处理小三角形的有效算法以三角形为最小单位作为树节点有效地建立了基于三角网的二叉树结构 实验验证了对目标主骨架线提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矢量化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面状要素的矢量化是矢量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不同方法的选取决定着矢量化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ArcGIS对面状要素的矢量化过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矢量化过程中各种方法的优劣,总结了在不同情况下,面状要素矢量化方法的选取,以期为面状要素矢量化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庆胜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3,(Z1)
线状要素与面状要素的关系在地图制图综合中是必须处理的。它们的关系在制图综合和景观模型向制图模型的转换中都是必须考虑的。本文主要讨论线状要素与面状要素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数据处理中的保持。 相似文献
6.
地形图水系版中面状要素的矢量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地形图水系版中面状要素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界矢量化算法中心挖空法。该算法以数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运算为基础 ,所用的结构元素是笔者通过反复实验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8.
讨论了数字制图条件下面要素注记的模式分类及算法,并在VC++环境下将上述算法予以实现。试验证明,应用此算法注记效果符合制图规则,具有较好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Delaunay三角关系的面状要素合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关系的面状要素合并的新方法,并举例阐述了该方法在居民地、植被和土质等面状要素的制图综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在分析现有算法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约束数据域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效率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算法,同时以优化算法在公路定线中的应用为例,证明了该算法能很好地将公路设计表面模型和数字地面模型拼合成整体模型,且具有构网速度快、网形优、精度高、算法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机载LiDAR道路点云提取过程中自动化提取困难,停车场、水泥地以及与道路相连的地面点难以去除等问题,提出一种三角网约束与密度聚类相结合的机载LiDAR道路点云提取方法.在已有滤波结果的基础上,该方法首先根据道路点云样本的强度信息提取初始道路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运用三角网边长约束精化初始道路点;然后,通过...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约束Delaunay结构的街道中轴线提取及网络模型建立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从街区多边形提街道中轴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街道网络模型是城市空间分析及街区地图综合的基础问题,本文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结构提出了在邻近街区边界之间的三角形元上提取中轴线从而建立街道网络图模型的方法,区分三种不同三角形元进行中轴线的连接,通过网络图的顶点、边完备地表达出街道、街区、街道交叉口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建立了街道中轴线与左右两侧街区多边形边界弧段间的匹配,从而使本文提出的混合数据模型将街道网络结构与街区多边形结构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不规则三角网的构网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执行效率高,构网速度快,实现较简单,并用VC 6.0编程语言对算法进行实现,最后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等高线构建TIN模型的平三角形修正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种平三角形修正算法来修正TIN模型中可能出现的平三角形区域.该算法通过对由平三角形组成的区域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的平区域采用交换边、增加点甚至不处理的修正方法,同时对由于等高线数据错误产生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去除约束型狄洛尼三角网中所有应修正的平三角形,并生成对地形描述更为精确的三角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