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首批开工项目之一的洪家渡水电站,2005年已全部完建.洪家渡高面板堆石坝建设难度大,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在设计和施工中融贯了全新的筑坝理念,采用了坝体变形集成控制、接缝止水新结构和新材料、冲碾压实、等宽连续窄趾板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目前大坝运行稳定、正常,坝体最大沉降132cm,占坝高0.74%,面板无结构性裂缝,渗漏量小于20L/s.  相似文献   

2.
用普通硬质合金和金刚石钻头钻进双江水电站坝体监测孔,均因孔斜超限而报废,使用气动潜孔锤钻进工艺,成功地完成了坝体监测孔的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着重介绍了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1)
白鹤滩水电站上游围堰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土工膜铺设面积约25 000 m2,其铺设及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围堰的防渗效果,对工程影响巨大。通过对复合土工膜铺设、焊接、接缝质量检测、缺陷修补的分析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斜坡面土工膜施工技术及工艺,将为类似斜坡面、大面积、高标准条件下的土工膜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玉龙  董泽荣  李毅  赵华 《岩土力学》2006,27(Z2):543-547
介绍了那兰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监测设计布置,以两年来大坝施工期和蓄水期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大坝的变形、渗流、应力、应变以及面板与坝体联合受力特性,对坝体施工质量和蓄水后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电站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位于大渡河一级支流上的巴郎口水电站为闸坝引水式。考虑到砂卵石填筑料中粒径小于5mm的P5含量偏高而影响坝体稳定性,对厂房边坡砂卵石填筑料开展了碾压试验。根据现场密度及含水量测试、场地沉降观测等,确定合适的铺层厚度为97cm。并取坝体填筑料在室内进行了颗分、击实、渗透和大三轴剪切试验。颗分试验表明填筑料级配良好,满足土石坝设计要求;击实试验得到填筑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分别为5.32%、2.42gcm-3;渗透试验测得砂卵石平均渗透系数为2.42210-2 cms-1;大型三轴试验获得砂卵石强度参数为=37.711、c=0。结合现场碾压试验和室内试验成果,还对巴郎口水电站土石坝坝体进行了渗流稳定计算,复核了巴郎口水电站土石坝坝体的沉降、应力、渗流和稳定性等,为土石坝坝体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某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出口处,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6m,属高坝。混凝土重力坝主要是依靠坝体自身重量于基础之上产生的摩擦力及坝体与基础之间的凝聚力来抵抗水压力以满足稳定要求,对基础岩体要求较高。根据该水电站坝基工程实践,从坝基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分级标准及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对类似工程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深层抗滑稳定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钢衬钢筋混凝土坝后背管管坝接缝面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伍鹤皋  苏凯 《岩土力学》2010,31(3):799-804
总结了钢衬钢筋混凝土坝后背管管坝接缝面的构造方式,分析了接缝面的破坏机理,指出地震作用组合工况下接缝面主要有沿缝面的剪切破坏模式和垂直缝面的受拉破坏模式。针对这两种破坏模式,建立了基于接缝面应力状态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用于对接缝面做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算例分析表明,高烈度地震作用使接缝面呈现较大的拉剪应力状态,采用台阶形键槽并配置适量锚筋可使接缝面满足安全要求,管道与坝体能可靠地联合承载。  相似文献   

8.
结合勘察研究,对松塔水电站坝基及坝体土渗透变形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此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世伟  李德勇 《探矿工程》2011,38(8):56-58,63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由于基础层混凝土仓面面积大,温控要求严格、间歇期短,固结灌浆施工与坝体混凝土温控存在较大矛盾,主要采取无盖重固结灌浆加有盖重补强固结灌浆及引管的方式进行。主要就无盖重固结灌浆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09,30(4)
【内容简介】本书分成绪论(面板堆石坝的发展)、面板堆石坝布置、坝体分区与筑坝材料、坝体变形分析、趾板、面板及接缝、坝的计算与分析、面板堆石坝坝的施工和安全监测等九章讨论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与运行。一般认为,面板堆石坝设计是经验设计,就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而发展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设计方法。因此,在有关章节均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作为讨论根据,显然超高坝的设计还处于“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的阶段,还收集了超高坝发生面板挤压破坏工程的实例和一些专家、学者的分析意见,本书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意见对改进超高坝的设计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倒垂孔施工技术贵州省地矿局112地质大队邓少东贵州省某大型水电站属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了确保大坝安全,准确而有效地监测坝体变形,在不同坝段设立了5组正、倒垂线。我们承接了830廊道6号坝段IP4倒垂孔的施工任务,用了不到40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成...  相似文献   

12.
水电站厂房作为水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个水电站的安全、可靠及持久运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根据工程实例,阐述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主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拌合控制和质量检验环节,严格按照要求保证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厂房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岩土力学为基础的土坝设计方法,能够定性和半定量地分析坝体和地基稳定性、估算坝体和地基的沉降量,而不能全面分析地基和坝体内部应力应变状态.采用邓肯E-K模型,对水电站坝基和坝体在填筑和蓄水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坝体和心墙垂直和水平变形在竣工和蓄水期均符合规范要求,心墙在蓄水期间不会产生水力劈裂.  相似文献   

14.
某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劈裂灌浆施工前,坝体出现多条裂缝,坝坡及坝坡脚等多处渗漏水,坝土体渗透系数为6.41×10-4cm/s,坝体稳定性差。经采用劈裂灌浆施工后,其渗透系数降低至2.62×10-8cm/s,帷幕泥墙厚度及其连续性达到设计要求;坝坡及坝坡脚的渗漏水点已消除,坝体未出现新的裂缝,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荣冠  周创兵 《岩土力学》2006,27(Z2):429-434
基于光照水电站坝基水文地质条件及坝体渗透特性的研究,建立了大坝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较详细地考虑了坝体大坝不防渗结构和排水系统及坝基地质和防排渗结构。分析研究了薄层单元、排水孔幕的模拟方法,采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了同条件下的渗控情况。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对该坝的渗流规律及相应渗控措施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游某滑坡坝渗透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黄河上游某滑坡坝的渗透稳定性进行较深入研究,作者首先通过试验资料确定了坝体与湖底纹泥渗透稳定的可能破坏形式、临界水力坡降和允许水力坡降,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Modflow程序)对滑坡坝在正常湖水位与极限湖水位两种工况进行了渗透稳定性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为,在每种工况下先评价计算范围内最大水力坡降方向每一格点(计算剖分网格)的渗透稳定性,进而评价整个坝体的渗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湖水位与极限湖水位两种工况下,坝体均不会出现渗透稳定性问题,在极限湖水位下,坝体的渗漏量变化不大(由2775m^3/d增加为3138m^3/d)。说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堰塞湖已形成了很好的防渗铺盖,当水位高于溢洪道时,湖水主要通过溢洪道向外排泄。研究结果为下游某大型水电站的设计、施工与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杰  马春辉  程琳  吕高  李斌 《岩土力学》2019,40(6):2341-2353
高陡边坡变形及其对坝体安全稳定的影响,是高山峡谷型流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安全运行所普遍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一是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坝体两岸高陡边坡变形监测理论和方法研究,为实现动态反馈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再评价高陡边坡安全稳定性。二是高陡边坡变形对坝体安全稳定影响研究,通过分析岸坡与坝体间的相互作用,明确高陡边坡变形对坝体安全稳定的影响机制、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在总结上述研究内容进展的基础上,归纳了本研究方向亟需解决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时变监控方法、高精度数值仿真、智能优化反分析、边坡对坝体影响的理论计算方法,认为应进一步开展高陡边坡与坝体间相互影响机制及加固措施研究,为高陡边坡变形及其对坝体安全稳定影响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水电工程坝基岩体溶蚀程度对坝体不均匀沉降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电站坝基岩体发生溶蚀以后会对大坝的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技术,分析计算了坝基岩体不同溶蚀程度对坝体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坝基岩体强烈溶蚀、中等溶蚀、轻微溶蚀以后,坝顶处的最大位移分别达到10cm、5.5cm、4cm.坝基岩体溶蚀程度越高,坝体各处不均匀沉降的程度越严重.在...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大石峡250 m级特高面板砂砾石坝为依托工程,采用大型接触面直剪试验确定了筑坝料与基岩的摩擦接触参数,建立了考虑坝体与坝基相互接触作用的面板坝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摩擦接触效应对坝体、混凝土面板应力变形以及止水接缝三向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符合筑坝料与基岩之间剪应力与位移的非线性关系;若不考虑坝体与基岩的接触效应,坝体边界处变形梯度和主应力值计算值均偏小,导致判断该区域坝体开裂区范围偏小而拱效应被高估;蓄水期面板挠度和顺坡向应力受接触效应影响相对较小,而轴向位移和轴向应力受接触效应影响较大;周边缝变位受接触效应影响非常强烈,在高水头压力作用下,坝体局部可能出现相对基岩的滑移导致周边止水变形和坝肩竖缝张开量大幅增加。陡峻河谷筑坝若不考虑接触效应,计算结果是偏危险的。计算结果和Anchicaya 坝实测渗漏位置结果均表明,周边缝变位控制是陡峻河谷面板坝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胡著秀  张建海  周钟  饶宏玲 《岩土力学》2010,31(9):2861-2868
锦屏一级高拱坝复杂的坝址地质条件使基础加固处理工程巨大,主要包括左岸混凝土垫座置换、左岸传力硐、左岸f5、f8、煌斑岩脉混凝土网格置换,右岸f13、f14断层混凝土网格置换。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坝基加固后锦屏一级水电站坝体在多种工况下的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坝体蓄水期的应力、位移分布及超载、降强对位移的影响结果,并与无垫座方案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表明加固后坝体蓄水期总体变形规律明显改善,坝踵拉应力减小,坝体与坝基安全储备能力提高,满足设计要求;在应力、变形方面肯定了大规模加固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