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就是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寻求产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为主要原则,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目标。要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须树立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产经营、技术保障与产业开发体系;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需求;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带动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进而探索并创立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观点,分析了主要内涵与意义,阐述了实践经验与启示,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的安全加工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必须统筹兼顾农业生产的绿色农资、绿色生产、绿色加工与绿色营销等各个环节,深入研究农产品绿色加工与营销策略无疑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文章归纳了农产品绿色加工和营销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农产品绿色加工与营销的内涵与内在规律,分析了农产品绿色加工和农产品绿色营销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绿色加工和营销的若干对策,力求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是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模式,其在资源合理利用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且有效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怎样优化增长方式,是人们面临的重要命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文章分析了发展规模化现代生态农业的主要瓶颈与障碍因素,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战略要求与整体思考,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系统阐述了主要模式与技术对策,力求为探索现代生态农业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物安全,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末,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5.
攀西地区高效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攀西地区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但却有着农业效益低、农业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论述了攀西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攀西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几种适合本区发展的经营模式、运作模式,得出了攀西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很大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分析干旱区生态农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干旱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能源、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基础等重大战略问题;同时,提出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必须遵循的适宜性、整体性、高效性、稳定性和社会性五大原则;进而提出了发展干旱区生态农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家坡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王家坡试点农村经济的深入调查与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该试点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在对试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详查的基础上,制订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振兴王家坡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在于发展生态农业,进而阐述了王家坡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8.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主要面临着高强度的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西部贫困地区的地域特征和致贫原因,可以发现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在于如何化解人与自然环境日益激化的冲突,只有采取了积极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策略,才能缩短西部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发展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樊杰 《地理学报》2004,59(Z1):33-40
综合性是地理学最高层次的科学难点问题.重大自然地理过程-如全球气候变化等注重人类活动因素的驱动机理研究,重要人文与经济地理活动越来越关注同资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这是地理学凸显综合性的重要标志."区域发展"是地理学综合性研究的重要领域,士地利用变化研究、综合区划研制等经典领域也迅速向综合研究方向拓展.作者依托"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的地学基础"的研究命题,尝试着建立一个基于集成方法的研究框架,旨在揭示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机理与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区域农业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县农业存在结构不合理,产业化进程缓慢,生产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欲使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应把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是矿产资源大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资源基地。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内蒙古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上还面临着总体上还比较传统粗放,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生产矿山累计占用、损毁土地面积大,固体废弃物堆积存量大情况,因此,全面建设绿色矿山,是实现矿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实现内蒙古矿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既是应对农业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生态农业自身的发展离不开不同领域的技术支撑。当前,中国普遍采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根据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类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实现水、土地、农药和化肥等物质资源的精准化投入为目标的资源投入精准化技术,例如高效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和生态植保等;第二类是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效率为目标的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例如秸秆还田、桑基鱼塘等;第三类是以物种共生理论为基础的物种共生技术,包括稻-鱼共生、林下经济、鱼-藻共生等。尽管这些技术为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存在着对传统农耕文化挖掘不足、技术应用性较差、产业化水平低、不接地气等问题。因此,在中国未来的生态农业技术发展中,应当以各经营主体实际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注重技术的推广性、产业化和应用性,并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挖掘。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思路与绿色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22,77(8):1907-1919
青藏高原城镇化肩负着捍卫国家安全屏障与护卫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及“亚洲水塔”的特殊使命,对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确保“地球第三极”同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让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生活更幸福、使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牢固、使国家安全屏障更坚固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青藏高原新型城镇化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特殊驱动过程、特殊发展道路、特殊发展目标、特殊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模式与路径,认为青藏高原城镇化是一个在高寒缺氧环境下,由单一投资拉动、游客带动、服务驱动、对口支援等特殊驱动形成的低度开发型、文化传承型、守土固边型、护卫水塔型、小聚大散型、社会包容型、生态富民型城镇化过程。未来发展思路是:以守土固边为先导,保障国家安全,快稳有度,确保边境和农村地区有足量人口,到2035年高原常住人口将达到1600万人,城镇化率宜为52.5%左右,将长期稳定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绿色发展为主导,不断提高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能力及水平,突出特色,彰显民风,弘扬文化,住在镇里,牧在乡里,就近就地镇民化,建设高原美丽城市与城镇;以小聚大散为布局原则,聚散有度,在散聚中形成由“三圈四带多节点”构成“星星点灯”式固边型城镇空间格局,突出“三圈”(西宁都市圈、拉萨城市圈和柴达木城镇圈)、“四带”(青藏铁路沿线城镇带、川藏铁路沿线城镇带、唐蕃古道沿线城镇带、边境地区固边城镇带)和“多节点”(多个重要城市节点和重要固边城镇)的集聚效应;以通道建设为保障,超前建设青藏高铁等基础设施,筑牢国家安全保障线,加快引进“新基建”上高原,建设高原智慧城市;加快边境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设边境土地改革试验特区,以国土安全为重,在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考虑边境城市。  相似文献   

14.
周旗 《福建地理》2005,20(3):1-3
绿色农业是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绿色农业的含义、布局条件和地域类型,在分析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绿色农业是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绿色农业的含义、布局条件和地域类型,在分析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与集成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地球空间数据 (简称地学数据 )来源的拓宽、更新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使数据集成或集成使用的研究和实用化成为必需。简单地理解 ,地学数据集成是指不同来源、不同性状数据在相同环境下的使用。地学数据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及过程时空特征认知基础上的表达 ,地学数据集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性、地学过程时空过程的连续性、地学现象和过程的层次性、地学数据认知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的透明性、数据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等 ;在此基础上 ,作者在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地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地学数据集成概念模型和过程 ,并对地学数据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建立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异构空间数据源的互操作 ,以达到空间信息共享的目的。首先介绍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 ;其次 ,通过对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分析 ,提出了多空间数据库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异构同化 ,同构整体化” ,并建立了集成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该文提出建立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异构空间数据源的互操作,以达到空间信息共享的目的。首先介绍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其次,通过对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多空间数据库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异构同化,同构整体化”,并建立了集成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废旧铅酸蓄电池中铅粉再生利用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各种湿法化学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中铅粉的效率、成本等优缺点,并对废旧铅酸蓄电池中铅粉回收的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采用回收铅制备超细PbO粉体用于铅酸电池的生产,并提高电池的理化性能,这为废旧铅酸电池的再生利用提供了一种高效而绿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煤炭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是近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话题。近两年我国在煤炭资源开采的过程中非常提倡绿色意识和绿色作业,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研究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