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东南极中山站附近麦氏贼鸥巢区和无巢贼鸥群栖地的贼鸥回吐渣团及其他食物残物进行收集、分析和鉴定 ,结果表明 ,本区麦氏贼鸥主要捕食雪  ,其残物在食物项中的平均出现率为 6 7~ 80 %;同时贼鸥从本区几个考察站觅取人类遗弃的垃圾食物作为其重要的食物补充 ,垃圾食物的平均出现率为 6 .8~ 1 1 .6 %。不同巢区贼鸥对雪 的捕杀量和垃圾的需求差异较大 ,其主要与营巢地域的雪 分布密度以及摄食区的占有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3.
贼鸥用于南极环境大型指示生物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自磐 《极地研究》2004,15(2):91-97
对南极长城站附近棕贼鸥(C.s.lonnberg)、灰贼鸥(C.maccormicki)和两者的混合配对(hybrid)的食性与考察站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贼鸥的食物结构受站区人类废弃物的直接影响。贼鸥食性构成同时与人类活动和动物生态习性相关而起到双重信息载体作用,可作为南极环境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推动实现南极环境生态评价的量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自磐 《极地研究》1994,6(1):28-37
在1989/1990年度南极夏季,对中山站附近麦氏贼鸥雏鸟的生长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本区麦氏贼鸥育雏期大约在每年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雏鸟的成活率较低,本年度为38.9%,从出雏到育成(首飞日),育期平均53.2天(范围52-55天)。雏鸟平均体重日增长率,第一雏鸟为27.42g/d,第二雏鸟为16.56g/d。雏鸟生长的逻辑斯蒂克曲线数学方程式为:W=1255.41+22.6034e-0.1518t(第一雏鸟)生长曲线渐近线为1255.4g,拐点为20.5d,第一雏鸟体重的最大日增率x=43.94±8.24(g)。影响本区麦氏贼鸥雏鸟生长和成活率的主要外部因子是天气(如暴风雪)同类自残以及食物等  相似文献   

5.
南极中山站附近麦氏贼鸥雏鸟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自磐 《南极研究》1994,6(1):25-34
  相似文献   

6.
王自磐 《极地研究》1995,7(2):28-34
在1988~1994年期间,对南极拉斯曼丘陵东部麦氏贼鸥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尺度在1989/1990年考察站建设期间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该区多国考察站、点的建设和发展中,一度缺乏对废弃物品和垃圾等的有效管理,使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不良影响,以及频繁的人员活动对栖息动物的直接侵扰与危害,是造成本区麦氏贼鸥繁殖与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自磐 《极地研究》2002,14(2):83-92
对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两地的贼鸥种群进行包括营巢行为、觅食习性、种群变化、繁殖生态 ,以及贼鸥栖息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等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两地贼鸥种群存在明显的生态学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贼鸥的生态习性与栖息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的密切相关性 ,更体现了该种海鸟对南极不同生存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人类活动以及贼鸥对人类废弃食物的依赖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动物食物结构 ,并对贼鸥生态习性乃至种群数量变化均产生一定影响。两地贼鸥种群通过改变觅食对策和调整产卵、孵化时间和延长育雏期等 ,达到对不同地理纬度和气候条件的适应 ,确保物种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极地研究》2000,12(1):62-74
由于科学考察活动日益频繁以及旅游业在南极地区的迅速开展 ,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最近几十年内一直倍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在广泛收集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对人类活动引发的南极地区区域性的土壤与植被污染、野生动物受扰、外来物种引进、以及细菌性疾病侵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 ,阐述了南极以外地区的人为污染源对南极环境的潜在威胁。最后 ,对“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社会为保护南极环境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性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南极局地人类活动的影响两方面。本文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南极环境中存在源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类核活动产生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37Cs:土壤表层(0~5cm)、苔藓活体层、枝状地衣、壳状地衣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6.0~14.8、25.1、29.0和58.1Bq/kg;而中国北方地区土壤表层(0~10cm)、壳状地衣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6.4~37.3和294.0~312.0Bq/kg,可见这类全球陆地表面广泛分布的壳状地衣是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长期扩散影响极为敏感的信息载体。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对局地生态系统和地表冻融过程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南极生物体(特别是地衣体)和水体是对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敏感的环境信息载体,考察站区周围的生物体和水体中Cr、Cu、Ni、Pb、Zn等污染物含量明显偏高。菲尔德斯半岛作为南极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其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明显,故加强本区环境和生物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前南极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南极鳕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1 98 8年 1 2月 2 5 - 2 6日在长城站附近海区采集的南极鳕鱼胃含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食物的主要种类有底栖动物 6种和钩虾多种 ,浮游动物 3种 ,海藻 8种。底栖动物占食物量的 5 2 .82 % ,其中帽贝占 1 0 .77% ,钩虾类占 3 3 .78% ;浮游动物占 6 .74% ,其中磷虾占 5 .47% ;海藻占 3 5 .49% ,其中紫菜占 6 .3 5 % ,倒卵银杏藻占 1 8.96 %。鱼的体重与体长相关显著 ,相关系数是 0 .96。分析结果反映了南极鳕鱼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底栖动物和海藻  相似文献   

11.
南极乔治王岛六种苔藓植物的X荧光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无标样条件下 ,我们利用微束 X荧光分析法对南极乔治王岛的 6种苔藓植物的叶和茎进行重元素分析。它们是 :Andreaea regularis,Bryum muehlenbeckii,Drepanocladus uncinatus,Brachythecium subpilosum,Tortula saxiola,Ditrichum austro- georgicum。研究结果发现 ,不同苔藓植物对各种不同重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 ,即使是同一种植物 ,叶和茎中的重元素成分也有差异。在 6种苔藓中 ,Andreaea regularis体内的重元素种类最少 ,但其对 Fe有较强的吸收。由于南极环境条件优越 ,在苔藓植物体内 ,尚未发现大量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南极乔治王岛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1992/1993年度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期间对南极乔治王岛的表土、地衣、苔藓等样品的分析资料为基础,研究探讨了8种无机重金属元素、5种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三种环境样品中的含量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地衣、苔藓两种植物呈现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不同富集能力;∑666、∑DDT和PCBs及油的沾污亦很明显。本文还对污染物质的来源、南极环境样品历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以及世界部分地区的背景水平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1-2002/2003南极夏季期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所在地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及邻近区海鸟群落组成与种群分布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本文报道了对该地区三次考察期间记录的海鸟共11科25种。其中,有繁殖活动的海鸟12种,优势种有白眉企鹅(Pygoscelispapua)和黄蹼洋海燕(Oceanitesoceanicus),常见种有纹颊企鹅(Pygoscelisantarctica)、巨鹱(Macronectesgiganteus)、花斑鹱(Daptioncapenis)、南极燕鸥(Sternavittata)和灰贼鸥(Catharactaantarctica)等。  相似文献   

14.
南极乔治王岛柯林斯冰帽冰川发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家洪  康建成 《极地研究》2001,13(4):283-293
柯林斯冰帽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据笔者实测资料 ,该冰帽冬季和夏季温度垂直递减率相当 ,为 0 .6 5℃ 1 0 0m ,冰区与无冰区间的温跃值约为 0 .3℃。年、日较差小 ,夏季气温较低 ,平衡线上夏季 (1 2月— 2月 )的平均温度为 0℃。同时 ,云雾多 ,湿度大 ,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小 ,形成了有利于冰川发育的热量条件。同时频繁的极地气旋活动给冰帽区带来了以固态降水为主的较丰沛的降水 ,成为有利于冰川发育的物质条件。夏季温度较低和年降水较丰沛是该冰帽发育有利的水热条件。  相似文献   

15.
The recently observed recession of glaciers on King George Island is associated with decades of climate warming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region. However, with only 60 years of glaciological observ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ages of the oldest moraines are still uncertain. The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estimate ages of lichen colonization on the oldest moraines of the Ecology and White Eagle Glaciers on King George Island and on the Principal Cone of Penguin Island volcano. The first lichenometric studies on these islands from the late 1970s used rates that had about four to five times slower Rhizocarpon growth rates. We re‐examined the sites and measured 996 thalli diameters to establish the surface ages. To estimate the age we used (1) long‐term Rhizocarpon lichen group growth rates established by authors using data from a previous lichenometric study on King George Island, and (2) previous data of lichen growth rates from other sub‐Antarctic islands. Our results suggest growth rates between 0.5 and 0.8 mm yr–1. According to these rates the ages of the oldest moraine ridges are of the Little Ice Age and were coloniz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age of lichen colonization on the historically active Penguin Island volcano might support the date of the last eruption reported by whalers in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南极苔藓小气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学东 《极地研究》1992,4(3):52-57
198 9年 2月 1— 1 0日 ,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附近的苔藓小气候进行了初步考察、观测和分析 ,并与长城站相应时间的常规记录进行了比较 ,初步揭示了南极地区苔藓小气候方面值得引起注意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赵烨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5,7(2):21-27
本文在考察菲尔德斯半岛成土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区代表性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粘粒、粉粒和全土中土壤大量元素的含量。认为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无冰区)土壤次生粘土矿物主要是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土壤矿物风化过程包括脱盐基、周期性滞水氧化-还原脱铁锰和微弱的脱硅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乔治王岛东北海域大磷虾虾群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陈时华 《极地研究》1988,1(2):15-21
1985年1月在乔治王岛东北约25海里(水深460米)海域,曾观测到范围较大的大磷虾群.在约4海里范围内用垂直探鱼仪记录了虾群的映象,进行了水平拖网.对6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虾群组成相当均一.体长频数分布样品间的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平均为84.3%,性成熟度组成频数分布的相似性指数平均为75.6%,说明这些样品属同一虾群.磷虾平均体长为46.8毫米,成体虾占群体的96.5%,表明它们为一生殖群体.群体分布水层在20—50米深,厚度一般为20米,平均密度为1400尾/千立方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了长城站地区第三纪火山岩系的透辉石和斜长石中熔融包裹体的特征、均一温度、挥发组分、玻璃和子矿物的化学成分。透辉石中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70~1170℃,斜长石中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m≥1100℃。透辉石和斜长石熔融包裹体气泡中组分CO_2为45~93%,H_2S为微量~35%,CH_4为2~20%和CO为2~14%,少量为N_2,O_2,H_2O和H_2。这些组分从火山喷发早期至晚期呈规律性变化。对熔融包裹体的玻璃和子矿物进行成分测定,其子矿物为钙铁橄榄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