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卫星云图的应用已成为天气分析和预报决策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文对重庆地区近年发生的区域暴雨(全市15个测站中有≥4站、日雨量≥25毫米)过程进行了极轨红外云图分析,按环流背景场不同得到重庆暴雨的天气系统云系有三大类和四种云型模式。 1 冷锋云系冷锋(包括静止锋)云系是来自中、高纬地区的大尺度云系,多与东亚地区夏季极锋急流扰动相联系,地面有明显冷空气活动,500hPa有西风低槽或低涡配合。冷锋云系是多层云系,一般为分布均匀的带状,有的为裂断的块状云团组成,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是对安徽省影响最大而又最常见的自然灾害。酿成安徽省洪涝灾害的天气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仅由一场大面积大暴雨造成;二是由时间间隔很短的几场暴雨或大暴雨相继影响而造成。卫星云图是我们监测和预报大面积暴雨的有力工具。大面积暴雨在卫星云图上的反映,绝大多数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天气系统相互叠加共同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3.
在对台风影响黑龙江省造成大-暴雨的8次过程的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类型;一类是台风云系与冷锋云系相结合产生的大一暴雨,一类是台风直接登陆产生的暴雨。 相似文献
4.
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纹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卫星云图上云团所具有的半流体特性,应用纹理特征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首先用灰度共生矩阵统计法提取100个样本云团的纹理特征参数,然后应用Mahalanobis距离作相似性测度进行聚类分析,提取出4类云以及无云区的具有旋转不变性的纹理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3年7月4—5日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暴雨地区云团的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降水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实际的降水资料和纹理特征参数变化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降水量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些结果不仅对中短期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而且对数值预报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南前汛期暴雨的红外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雨的形成大部分是两个或更多的天气系统叠加的结果。在卫星云图上反映为不同云带或云团“碰头”的现象。我们研究了现有的云图资料认为:华南西北部前汛期暴雨可归纳为如下四种叠加情况,即(1)锋面云带与高空中纬度西风槽云带叠加;(2)锋面云带与孟加拉湾槽前西南季风云团叠加;(3)在原先影响本区的锋面云带减弱过程中又有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87.9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卫星云图的云场演变为线索,分析了1987年9月4——5日(简称“87.9”)烟台历史上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的云图特征。指出该暴雨过程源于高原气旋云团,由黄河气旋、江淮再生气旋影响半岛。冷锋云带与山东气旋云团汇合叠加,造成了5日的暴雨1987年9月3日20时至5日7时,烟台市全区连降大—暴雨,有五个县市超过100mm,市区最大为168mm,平均雨量75.3mm。降雨同时,风力7—8级,阵风10级。大部分县市区遭受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01.4万元。九月连续两天出现强烈暴雨,为建国以来所罕见。这次降雨过程明显分二个时段。第一时段从9月3日23时至4日4时,5小时降水40毫米以上;从4日17时至5日4时,11小时约降水100毫米以上,为降水的第二时段。表明先后有两个强系统影响山东半岛。根据卫星云图上云场的演变特征,可将该次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8.
根据1971——1980年共10年资料统计,我省夏季平均每年有3.8次暴雨,而1980年出现6次,比常年偏多。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它往往给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先期地、准确地预报出暴雨天气,是我们气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暴雨预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完全解决,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本文应用诺阿卫星云图,并结合天气图,对80年6次暴雨进行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摸索我省产生暴雨之云图特征,为暴雨预报从云图的角度,提供一点信息,来弥补天气图预报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利用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同期半岛地区各站逐时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揭示了在暖切变、中支槽两种天气系统影响时,暴雨云图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异点,从而为利用云图跟踪、监测暴雨,尤其是暴雨的落区,提出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暴雨分级卫星云图模型和模式识别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详细分析了1982年与1998年各种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归纳出了暴雨分级卫星云图模型。对卫星云图模型进行了图象处理,提取出了卫星云图模型的纹理、结构、灰度等特征,用统计与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式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1980 ̄1999年造成青藏高原东部17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1999年9月9 ̄10日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形成暴雨云带的影响系统模型和物理量场变化规律,对预报高原暴雨天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卫星云图、MICAPS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发生在鄂尔多斯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主要是活跃暖锋云系及镶嵌在其底部中γ尺度暴雨云团共同作用的结果;欧亚上空500 hPa为阶梯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西缘北上暖湿气流在河套地区辐合,700 hPa上有切变线,华东地区江淮气旋北部东南风急流向西北方向输送;有3路水汽输送带从西、西南、东南方向向河套地区源源不断输送水汽和能量并汇聚;处于上冷下暖对流不稳定层结;强降水发生在物理量场平流项和散度项配置较好的区域及暖锋云系前方冷锋云带发生断裂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6号台民登陆后变为变性的温带气旋云系在北上过程中云型演变,强度变化等云团活动特征及停滞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的中纬度锋区云系特征分析,得出两种不同云系的迭置区正是大暴雨的主要落区. 相似文献
14.
15.
一、大、暴雨的过程标准及环流背景将西北区东部(含青海东、南部,甘肃河东各地及宁夏、陕西两省区)分为:青海东部片、青海南部片、甘肃中部片、甘南片、陇南片、陇东片、银北片、关中片、陕北片、陕南片。凡任意一片中有1/3以上的站出现大雨(日降水量≥25毫米)或陕西、陇南各片有1/5以上的站,其余片有1/7以上的站 相似文献
16.
17.
最近几年来,国内外一部分气象工作者经常提到一种有组织的中一小尺度的对流性天气系统,依据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在卫星云图上的表现称之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1978年以来,在我国大陆上由卫星云图观测到的MCC很多。其中1979年4月12日,6月8日,7月12日,1984年4月4日在我国东南部大陆上出现的中尺度系统是一些较典型的例子(如图4e)。本文以1979年6月8日在豫鄂东部和苏皖地区出现的MCC为例,分析讨论它们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云图特征,初步分析探讨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暴雨卫星云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分析了1982-1996年湖北省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特别对1996年和1991年两个特大洪涝年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作了合成分析,总结出湖北省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模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6号台风登陆后变为变性的温带气旋云系在北上过程中云型演变,强度变化等云团活动特征及停滞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的中纬度锋区云系特征分析,得出两种不同云系的选置区正是大暴雨的主要落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83年7月18日至23日沿淮淮北连续暴雨期间的卫星云图。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云图在天气分析利预报中能直观的反映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规律的优越性,通过分析云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找出预报天气系统发生变化的前兆,确定造成不同暴雨量级的云带和云团性质,探索暴雨的定区、定量(量级)预报。实践证明,由于卫星云图的图次比天气图多,在暴雨的预报中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