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贻贝监测的作用及其监测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贻贝监测是海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一,它使得在国家,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开展统一的海洋环境监测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洞岸海洋环境污染状况,指示污染物质浓度的时空变化趋势,适宜于长期监测。文中重点阐述了贻贝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采样站位设计,样品现场处理,后勤保障,样品分析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汞是熟知的毒物(Bidwell 1979)。近二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海洋重金属的污染在世界许多海区已有发现.关于生物对汞、镉、铅等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和代谢过程,常因生物种类、体重、性别等不同而有差异。如紫贻贝(Mytilus edulis)  相似文献   

3.
蒋帅 《海洋世界》2010,(4):52-54
尽管"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沉没后放射性物质暂未泄漏,但在海水的腐蚀和在强大的压力下,最终会彻底破坏核动力装置及装载的核武器,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溢,进而污染海洋环境、危害生物。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胁迫下厚壳贻贝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因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且具有降解毒物、抗氧化等作用常被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分子;厚壳贻贝对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是重要的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生物,因此研究厚壳贻贝GST分子及其表达特征,对正确使用其进行海洋环境污染预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厚壳贻贝GST部分序列(Gene Bank序列号为KC176684),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初步推断所得到的GST基因为pi型。鉴于铜和镉是目前海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源,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铜和镉胁迫后GST在厚壳贻贝血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铜(Cu2+浓度为20μg/L)和镉(Cd2+浓度为200μg/L)胁迫均造成GST高水平表达,但最高表达量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别,Cu2+出现在刺激后第10 d,表达量为对照组的6.95倍,Cd2+则出现在第15 d,约为对照组的6.11倍,说明GST参与了厚壳贻贝重金属的解毒过程,且对于不同重金属胁迫的解毒能力稍有不同。鉴于厚壳贻贝GST对重金属刺激的敏感作用,可将其作为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监测的生物指示基因。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中,生物学指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美国“1976~1978年贻贝监测规划”使用的指示生物就是贻贝和牡蛎。我国的海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也选择了贻贝做为指示生物。过去,用贻贝监测海洋环境污染情况,除了人工现场观察外,就是采用海洋生物采样,实验室消化处理后进行化学分析。这样既繁琐,又没有实时性。荷兰环境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  相似文献   

6.
船舶污染,无论是事故性、还是排放性的,都会给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为此,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控制船舶污染的国际条约体系。 船舶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的污染为船舶污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船舶污染已逐渐成为当代危害沿海各国居民身体健康、损害财产和资源、危害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威胁整个人类的主要危险源之一;为此,自6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步建立了一套控制船舶污染的条约体系和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则,它包括全球框架性公约。专项国际公约和其他相关的海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生物监测技术手段,特别是传感器对于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采用紫贻贝和霍尔元件结合而研制成的双壳类生理监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和实验。对双壳类生理监测传感器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汞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海洋浮游植物处于海洋食物链的低端,能直接从海水中富集汞。因此,浮游植物汞含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区的汞污染状况。通过捕食与被食作用,汞可能经由食物链转移蓝积累在较高等的生物体中。Jernelov认为食鱼的鸟类其汞含量的增高与被食的鱼类本身汞浓度关系密切,而鱼类中的汞则是由饵料及水富集而来的。因此海洋浮游植物对汞的水生系统循环,汞在海洋环境分布的影响,以及汞在高等生物中的积累都是重要的一环。本工作是厦门邻近海域汞污染调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厦门邻近海域浮游植物中汞含量的调查,了解其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规律,为综合考察厦门邻近海域的汞污染水平和研究汞在水生系统的循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石油及其制品、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和有害排气等方面分析了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船舶防污染管理措施,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经济贝类污染物残留量调查结果,对辽宁沿岸海域贻贝、菲律宾蛤仔作为重金属、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评价。应用POLYDIV统计技术对采自辽宁沿岸海域14个站点样品中的重金属、石油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沿岸海域各站点的贻贝、菲律宾蛤仔受Cu,Zn,Cd,Hg和石油污染与石油污染程度的分布和沿岸排放工业废水的分布及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相一致。据此,贻贝和菲律宾蛤仔可作为监测Cu,m,Cd,Hg和石油污染的生物指示种;可否作为Pb的生物指示种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汞是熟知的毒物(Bidwell 1979)。近二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海洋重金属的污染在世界许多海区已有发现。关于生物对汞、镉、铅等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和代谢过程,常因生物种类、体重、性别等不同而有差异。如紫贻贝(Mytilus edulis)个体大的比小的含汞量更高(De.Wolf,1975),而个体小的美国牡蛎(Crassostreavirginica)比大的吸收汞更快(Cunnighan和Tripp,1975)。Phillips的实验证明,小而轻的生物个体比大而重的个体吸收汞等重金属的量要快。Kain和Hopkins从实验知道,汞、铜和锌对一种海带属植物Laminaria hyperborea的配子体和幼孢子体是很有毒的。Boney发现浓度为0.12ppm到1ppm的氯化汞对Plunaria elelangs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厚壳贻贝对重金属的生物积累及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实验生态方法研究了厚壳贻贝对8种常见的重金属生物积累和释放情况,得出了厚壳贻贝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半衰期及生物富集曲线.结果表明:到积累实验结束时,厚壳贻贝对Pb、Zn、Cd、Cr、Ni、As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45.01、79.65、71.67、15.21、7.91、2.45和44.65.以积累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富集系数为基准,厚壳贻贝对这几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Zn〉Cd〉Pb〉Hg〉Ni〉Cr〉As.到释放实验结束时,厚壳贻贝对Cu、Pb、Zn、Cd、Cr、Ni、As和Hg的生物半衰期分别是43.6、29.1、38.1、31.0、26.5、35.6、127.6、36.1d.以释放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半衰期为基准,厚壳贻贝对这几种重金属的释放速度呈Cr〉Pb〉Cd〉Hg〉Ni〉Zn〉Cu〉As,而且厚壳贻贝是Hg、Pb、Zn和Cd的净积累者.因此,厚壳贻贝是比较理想的重金属Hg、Pb、Zn和Cd污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3.
王睿  林锟  王江涛  谭丽菊 《海洋科学》2021,45(4):189-200
多溴二苯醚(PBDEs)属于新兴污染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在各种工业产品中广泛应用,而且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海洋环境中。PBDEs还有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与此同时渤海又是我国唯一一个半封闭型的内海,有较差的自净能力以及与外界海水交换的能力,因此渤海区域PBDEs的研究在近十几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PBDEs在渤海区域内的污染特征以及在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介质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并对与PBDEs相关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方式进行了总结,以期使读者深入了解渤海区域内PBDEs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为以后此区域进行多溴二苯醚的污染防治和渤海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香  茹小尚  张立斌 《海洋科学》2021,45(3):122-133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mm的各类塑料碎片的总称。在环境领域中,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近年来,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日益严峻,其引发的生物与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塑料的定义、来源、分类、分布特征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微塑料对海洋环境中海水水质和沉积环境的影响,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并基于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需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海洋微塑料对环境与生物的影响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海洋环境污染中,汞是一个重要的污染物。海洋环境中的汞主要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二种化学形态存在。汞对生物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浓度,而且与其存在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洋生物对汞特别是有机汞有着较大的富集能力。汞在生物体内的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及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造成了陆源、气源、海源三类源头污染,导致海洋环境质量下降。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大、快速、准确的监测能力,是全球海洋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重要手段。从三种海洋环境污染源出发,辨析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同种类污染及其监测指标,梳理国内外卫星遥感监测相关海洋环境污染研究,检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在这些海洋环境污染上的应用,发现(1)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是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海洋大气污染沉降污染三种类型。(2)水质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有效针对水质环境恶化、灾害的大面积沿海水质环境等常规现场监测方法无法满足的情况,而海洋垃圾与微塑料污染监测方法已经从遥感反演到机器学习,海洋大气污染沉降的遥感监测应用中需要更多大气污染参数以达到精确监测。(3)海洋环境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仍然受到影像数据的分辨率限制,同时受海洋的立体性和流动性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立体化的海洋遥感探测技术,同时利用卫星、航空、船舶、岸基等多源、多时空的监测数据,将光学物理传感器与生物传感器相结合,构建海洋多源监测数据库,为政府及相关商业部门提供即时海洋管理依据,辅助完善海洋文明与海洋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7.
贻贝作为海区90Sr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福龙  陈英  黄凌毅 《海洋学报》1990,12(2):261-264
利用海洋生物积累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监测海洋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能克服利用海水进行监测需要大量水样的缺点,达到快速、简便、节约人力、财力的优点.因此,生物监测在国际上普遍受到重视,是当前监测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众所周知,贻贝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监测海洋污染[1,2],而在放射性监测方面也有过一些报道[3,4],多数集中于监测活化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辽东湾东部浅水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评价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从沉积学角度,利用辽东湾东部浅水区3次环境调查数据(1988、1997、1999),进行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浅水区沉积物污染长期以来较小,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产生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汞和镉。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食用海鱼乃为人类从食物中摄入汞、特别是剧毒甲基汞的重要来源。不管被捕捞的海区是否受汞污染,鱼体内常含有占总汞量80—100%的甲基汞。海洋环境中的甲基汞或来源于工业废水或由自然的甲基化作用所合成。鱼能从海水和食物中积累甲基汞,但本身并不能使无机汞甲基化。甲基汞仅在有严重汞污染历史的日本水俣湾检出过。主要是在已知受汞污染地区的一些沉积物中发现有汞,然而浓度很低。有机汞一般占沉积物中总汞的1%以下,但实际上,常常少于0.1%。有人认为沉积物  相似文献   

20.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能够导致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染毒或死亡,危害海洋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其中,贻贝具有强蓄积性特点,在国外可作为PSTs的指示性生物。近年来,我国因食用贻贝造成多起PSTs中毒事件成为安全关注重点,因此急需弄清其风险形成机理。本文通过综述我国近海贻贝等贝类中PSTs的风险程度、贻贝对不同产毒藻来源的PSTs的蓄积作用,分析环境因子对于蓄积代谢的影响,深入挖掘贻贝蓄积代谢特异性。进而聚焦贻贝代谢阶段的表达调控过程、影响因素、转化作用及方式等。未来应侧重于摸清我国目标区域贻贝等海洋贝类中PSTs基础风险规律和变化过程,并据此建立区域性PSTs风险防控技术,提高我国贻贝中PSTs风险的主动防控能力,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