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增量信息文件记录燃气管道的变化信息,将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数据分为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存储于Oracle数据库中。采用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和ArcEngine二次开发工具,设计了基于事务机制的更新处理策略,有效地保证了更新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用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包括增量信息文件读取,燃气管网数据增量更新、历史数据归档、日志记录等功能的管道燃气数据增量更新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在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正式应用。本文为管道燃气数据增量更新与历史数据查询提供了一套及时、高效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897年旅顺建成第一个供水设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各地供水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水司重视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加大对管网管理投入,在提高供水效率上取得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太多,供水设备的更新,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加之管理体制落后于不断发展的形势,使管网漏损率均未达到《城市供水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所规定的目标,大多数城市供水漏失率多在25-30%。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和M/S(Mobile/Server,移动设备/服务器)架构的特点,总结了GIS技术在排水管网管理中的应用.以城市排水管网巡查养护管理工作的需求为基础,介绍了基于B/S与M/S混合架构的城市排水管网巡查养护WebGIS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包含管网巡查、管网养护、管网应急管理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营管理过程,可改善目前排水管网粗放不系统的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排水管网巡查养护工作的效率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4.
近日,沁阳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沁阳市设施农用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设施农业用地进行管理。《办法》所称设施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办法》规定,严格控制附属设施用地规模,不得超越以下标准:进行工厂化作物栽培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5%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0亩;进行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20日,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惠州干线开工典礼在惠州数码工业园举行,这标志着2020年覆盖全省的天然气管网进入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6.
供热管网建设工程的管理,是一项直接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暖屋子”工程。也是政府惠民政策的重要项目;供热管网工程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作业、温暖民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多重利好;达到了国家、百姓、企业多赢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7.
雨水管网是城市降雨径流的重要通道,其排水效果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防涝的安全,探明不同降雨下城市管网的排水效果对缓解城市内涝至关重要。采用GAST-SWMM耦合模型,以西安市沣西新城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设置1、2、5、10、30年一遇5个常规降雨以及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两种超标暴雨下区域2 h设计降雨过程,模拟研究区域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管网排水情况,计算管道超载率和管网排水量,对管网排水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常规降雨下管道超载率为0.00%~51.22%,100年一遇超标暴雨下达到64.63%,在降雨重现期达到30年一遇时管道超载率高于50%;1年一遇至10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管网排水量占区域总降雨量的3.55%~22.25%,且随着重现期增长,排水量增加呈减缓趋势。大部分排水管网在超标暴雨甚至30年一遇常规降雨下处于超载状态,但在排水口畅通情况下依然具有排水能力,在城市排水除涝过程中作用显著。本研究为城市雨水管网规划、设计和运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城市地下管网数据的现状,建立地下管网数据的时空数据结构;针对较少数据量的竣工测量数据和较大数据量的普查数据分别采用了基于要素和基于范围的更新方法,同时建立起数据的历史回溯机制,实现任意时间点数据的查询展示。实实在在解决了地下管网数据的现势性以及历史数据维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管网泄漏检测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单一传感器信号,容易引起泄漏误报和漏报.采用多传感器(包括负压波、流量等)获得供热管网多信号参数,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综合考虑多泄漏检测信息,将管网泄漏检测多信号进行数据融合,得出管网泄漏判断,建立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供热管网泄漏检测软硬件系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为对油田注水管网摩阻因数进行反演求解,将注水管网节点部分未知压力设为随机参数,建立注水管网管道摩阻因数反演的一类随机优化模型———期望值模型;给出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求解期望值优化模型的数值方法.通过对理想注水管网进行反演求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集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采用先进的集成开发技术,使用Delphi开发前台可执行应用程序,在后台以OLE自动化方式启动GIS工具软件,实现应用程序中GIS功能,提高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功能,为城市供水管网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一百四十二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相似文献   

13.
答疑解惑?     
《青海国土经略》2014,(3):87-87
正设施农用地界定范围咨询读者询问:根据[2010]155号《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设施农用地范围为: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请问:1、规模化种植经济林(包括果树等)、中药材项目用地,是否属  相似文献   

14.
正生产设施、附属设施、配套设施属于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等不属于设施农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规模化粮食生产所需配套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按要求补划。其他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不得占用基本农田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不得超过10!15亩取消设施农用地审核,改为备案制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规模;禁止擅自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经营  相似文献   

15.
张玮  程承旗  李爽 《地理信息世界》2019,26(1):87-91,103
随着城市天然气管网大面积铺设和投入使用,管线的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相关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对民众财产和人身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一问题,基于GIS技术提出了一套燃气管网定量风险分析模型,结合燃气泄漏引发建筑物火灾的特殊背景下,提出适用的城市火灾蔓延模型,借助C#编程与ArcGIS Engine平台,开发一套城市天然气管网火灾定量风险分析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有效地预测事故可能发生区域以及事故影响区域,并对发生火灾概率较大的区域实现蔓延模拟,从而预先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区域进行重点风险评价、安全教育乃至整个城市的二次规划和重建,有效抵御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管线三维建模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目前,管网建模技术主要是基于手工或标准连接件的半手工建模,而三维管网的全自动建模存在建模过程复杂、效率低、模型质量差等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线路径扫略、形体放样及布尔运算的复杂三维管线模型自动生成算法。根据截面形状参数曲线,运用图形变换,沿路径确定内插截面法线实现管线路径扫略三维模型构建;形体放样则是以放样截面间以各自顶点组成三角形为基元的小平面来构造管线表面,采用逼近方式拟合三维管线的整体形状;布尔运算的联合、交、差几何计算实现管网交叉贯通复杂模型的三维建模。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实现任意复杂管网高质量三维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维地下管网资料图档信息不全、现势性差、精度不高、管理缺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三维智慧管线综合管理系统来反映地下管网空间位置关系,构建集管网数据动态更新、三维综合应用和信息共享共建于一体的GIS综合管理系统。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对三维智慧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数据库及功能设计进行了介绍,重点探讨了系统建设中应用到的基于skyline的二三维一体可视化、基于管线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动态管理更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与实时监控三项关键技术,解决了管线二三维一体可视化、数据动态管理更新以及后期运维管理的相关问题,可为其他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长沙市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初始建库为例,探讨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转换和数据质量检查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是农村居民在依法取得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并对宅基地进行占有、使用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GIS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它以GIS为基础,进行各种基础设施数据的采集、建库、管理与分析.辅以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lD(射频识别)进行基础设施的精确识别与定位,完成数据的快速采集与更新.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GIS空间数据表达分析能力强和RFID无线识别的优势,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效率,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道路基础设施管理及地下管网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