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前孙家-洼孙家断裂是研究区内主要控矿断裂。依据该构造南段前孙家、金华山两个金矿的岩石、构造、矿体分布、矿化蚀变等特征,对两矿区的构造控矿型式、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成矿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性。成矿预测表明前孙家矿区4号脉的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2号脉在深部有一定的延伸;金华山矿区1号脉的下盘可能存在与1号脉平行的雁列脉矿体;1号脉、2号脉在深部应有交汇,可作为重点找矿位置。  相似文献   

2.
玲珑金矿属于以石英脉型为主的金矿床,其矿脉受玲珑断裂和破头青断裂控制。区内脉群发育,175号脉群是玲珑金矿的主要大型金矿脉群之一。文章通过总结175号脉群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矿体赋存规律、矿石类型等;阐述了175号脉群深部成矿规律,并根据见矿工程利用地质块段法预测175号脉群11—101勘探线范围-800 m标高以下(332+333)金矿石量192.44×10~4 t,金金属量8.5t。  相似文献   

3.
初论湖南瑶岗仙含钨矿脉及矿化的垂直分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瑶岗仙矿区,49—501矿脉是由上部49号脉和下部501号脉二个斜列脉组成,彼此沟通,矿化连续,其形态分带与通常的“五层楼”分带不同,在垂直方向上,由矿脉产状、裂隙性质以及夹石特征等所反映的构造特征也有分带现象。矿化具垂直正向分带,上部多碳酸盐类矿物,中部大量富集硫化物,下部以钨酸盐类和氧化物为主,根部带则为长石石英脉和伟晶岩脉。围岩蚀变上强下弱,从矿化垂直分带特征可表明该矿脉的成矿流体为上部偏液、下部偏浆的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  相似文献   

4.
对东坪金矿1-70号脉群、2号脉群主要赋矿的研究表明,雁列脉控矿作用明显,主要由NNE向左和雁列脉和NW向右行雁列脉联合控矿。  相似文献   

5.
直脉蝎蛉科(Orthophlebiidae)新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友崇  张志军 《地质通报》2004,23(8):802-808
根据已知世界上不同层位和地质时代产出的直脉蝎蛉科(Orthophlebiidae)分类的根据,本文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提出新的分类方案,即保留该科下的2个属:直脉蝎蛉属(Orthophlebia)和原直脉蝎蛉属(Protorthophlebia),取消中蝎蛉属(Mesopanorpa);中蝎蛉属被取消后,Rs1至少带3支支脉的种,归入直脉蝎蛉属,Rs1仅带2支支脉的种,归入原直脉蝎蛉属;Rs1 2的共柄2倍长于Rs3 4的特征,本文不将其作为属和亚属的分类根据,具有该特征的种归入Rs1 2共柄长于Rs3 4的亚属。将Rs1 2分支早于、迟于或等于Rs3 4的特征作为亚属的分类根据,在直脉蝎蛉属和原直脉蝎蛉属下各自新建3个亚属。  相似文献   

6.
四川甲基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锂辉石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发现的新三(X03)号脉氧化锂资源量达88.55万吨,是亚洲最大锂辉石单脉,规模大、埋藏浅、易开采,品位富。该脉除Li形成工业矿体外,伴生有Cs、Sn,及Be、Rb、Nb、Ta等,均可回收利用。该脉为花岗伟晶岩型+细晶岩型脉,Li、Sn、Nb、Ta较富集于含巨晶锂辉石的伟晶岩中,Rb、Cs富集于细晶部分,Be则较富集于微晶部分,Li、Be、Nb、Ta、Sn等均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刘斌  余昌涛 《地质与资源》1994,3(2):103-106
辽南猫岭金矿床是低品位细脉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为含金石英细脉和含金毒砂-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本文研究了该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的物质来源,认为其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猫岭细脉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湘中新化锑金矿床成矿构造系列及其找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化锑金矿床并置两套成矿构造系列。一套为走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加里东期;另一套为下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雪峰期。前者发育于震旦系地层中,受控于左旋脆-韧性剪切带,已知的Ⅰ、Ⅲ号脉分别为D型主张剪脉和R型张性桥脉,预测的Ⅳ、V号脉为与Ⅰ号脉平行的D型主张剪脉,Ⅵ号脉为与Ⅲ号脉平行的R型张性桥脉。后者发育于板溪群五强溪组地层中,受控于下滑型脆-韧性剪切带,其中局部所见的矿脉确定为Ⅶ号层状含金石英脉,且预测深部尚有其它平行矿脉,类似于沃溪钨锑金矿床层状矿脉的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9.
磷灰石可以记录和保存岩浆和热液活动的信息。可可托海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磷灰石发育,为研究该矿床伟晶岩成岩成矿过程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已有对可可托海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磷灰石的研究集中在其稀土元素特征,较少讨论其对伟晶岩成岩成矿过程的制约。本文选取可可托海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富矿伟晶岩脉(3号脉)和相对贫矿伟晶岩脉(1号、2b号和3a号脉)中的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磷灰石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岩相学分析表明,磷灰石主要与钠长石、石英、白云母、锰铝榴石等伴生。EPMA分析显示,磷灰石F含量为3.67%~4.41%,Cl含量小于0.67%,较低的Cl含量表明伟晶岩熔体出溶的流体Cl含量较低;大部分磷灰石MnO含量为4.67%~8.71%,但2b号脉磷灰石MnO含量变化较大(1.23%~14.28%),这是由于2b号脉磷灰石具有分带结构,暗示其遭受后期热液作用,促使磷灰石溶解-再沉淀,导致MnO含量发生较大变化。LA-ICP-MS分析显示,贫矿伟晶岩脉磷灰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180×10~(-6));相反,富矿伟晶岩脉磷灰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较高( 700×10~(-6)),并具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TE_(1-3)平均值为1.7)。1号脉和3a号脉磷灰石均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反映其形成过程中有含Cl热液的参与。3号脉磷灰石显示强烈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而2b号脉磷灰石显示强烈Ce负异常和中等Eu负异常,这种Eu、Ce异常的差异可能与岩浆-热液阶段大量流体出溶密切相关。磷灰石的沉淀将导致热液中HF含量的降低,促使磷灰石周围铌钽矿结晶和Nb、Ta进入磷灰石中。可见,在伟晶岩形成过程中,磷灰石并非保持稳定,其分带结构和主微量成分变化记录了后期热液活动,暗示后期热液活动对伟晶岩的成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福楼锡矿是大厂锡矿田东矿带一个主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该矿床自1956-1986年由215地质队断续进行工作,早在1956年,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一五勘探队开展0号脉的勘探工作,对0号脉上部以沿脉坑道控制,下部以钻探追索,并完成矿区1∶2000地质测量7km2,0号脉于1958年夏结束详查工作,提交锡储量数千吨,  相似文献   

11.
胶东大开头金矿区位于玲珑断裂和破头青断裂夹持区.48号脉位于玲珑金矿田大开头矿区的西南侧,金矿床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围岩有二长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黄铁绢英岩、煌斑岩等.本文以玲珑金矿田大开头矿区48号脉矿体两侧钾化花岗岩中钾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钾长石晶体结构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疆哈巴河县托库孜巴依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矿床的26号脉及主要围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多元素分析,结合矿区地球化学背景确定了各元素的分带标准;通过对26号矿脉(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总结出金矿(体)单一次成矿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对矿体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晕在空间上的叠加形态进行了识别,建立了矿体形成的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式(包括成矿构造叠加晕模式、预测标志及分带标准),利用该实用模式对矿脉深部以及外围进行找矿预测,提出了找矿预测靶位。  相似文献   

13.
孟公界花岗岩型脉状铀矿床成矿构造研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运用大陆构造体系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桂北苗儿山矿田孟公界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构造特征,初步查明了北北西向矿脉的形成是受区域性北北东向左旋剪切的次级剪应力场控制,成矿前形成的韧性剪切带既是矿液运移的通道,也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剪切作用造成矿脉、脉体在空间上呈雁行排列并向北北西方向侧伏。根据成矿构造预测,该矿床在1号矿脉的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2~6号脉矿化地段由西向东逐渐加深,盲矿体应埋藏在较深部位。  相似文献   

14.
张渊  张五荣  张洪喜 《世界地质》2010,29(3):408-412
10号脉是山东黄埠岭金矿区内的主要工业矿脉之一,产于玲珑花岗岩岩体中,受F10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柱状、脉状或透镜状产于矿脉内。矿石组成矿物有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黄铜矿及石英等,矿石以交代溶蚀结构和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矿化分4个阶段,含矿率为40%。矿化富集具有尖灭再现、侧伏和多期多阶段成矿等规律。10号脉深边部仍有成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枪马金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带,该带是我国三大原生金矿成矿区之一.通过剖析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统计特征,综合应用数学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元素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等地球化学数据研究方法认为:60-1脉最佳矿化指示元素为Au,重要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Cu-Pb-Ag-Bi-Hg;60-1脉单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Sb-Hg-As→ Cu-Ag-Bi-Au-Pb-Zn→ Mn-W-Mo;60-1脉为多矿体综合叠加构成并建立了60-1脉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6.
邢俊兵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99-1303
脉状矿床是我国重要的一类矿床,矿体普遍受断裂构造控制。我国早期对矿床的勘探深度较浅,岩体深部是继续找矿的方向。前人已研究出一种脉状矿床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控矿断裂数字模拟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控矿断裂模拟找矿预测系统。它通过研究断裂波形、断裂运动对矿体位置的控制规律,对脉状矿体进行深部预测。我们运用该方法对小秦岭东桐峪Q8号脉进行深部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锂资源的重要矿产类型,目前随着勘查程度的提高,发现地表出露的伟晶岩型锂矿资源的几率越来越小,下一步的勘查重点应放到找寻隐伏型锂矿资源。近年来,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在隐伏矿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能有效探测深部异常信息,已在多种景观覆盖区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以四川甲基卡X03号隐伏锂矿脉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对隐伏锂矿脉探测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Li、Be、Rb、Cs、Sn、Nb、Ta、Bi、Pb、U等元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富集程度高,异常明显,异常峰值显著;其中,Li-Be-Bi-Cs-Rb-Pb-U元素组合与研究区X03号矿脉成矿元素组合具有良好的耦合性;利用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取得的元素高异常范围与已知隐伏矿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将上述元素作为该区域寻找锂矿的指示元素。以上结果证实了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能有效指示深部隐伏锂矿体,可以将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于西部高寒山区景观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勘查中。  相似文献   

18.
Quartz fabrics have been studied in an epithermal type of gold-silver quartz vein. Several different patterns of fabric diagram are discriminated, each of which corresponds to a phase in the stepwise development of the mineralization of the ore deposit.As to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every quartz grain, the detailed measurements reveal that the lineage axes of adjacent three quartz grains are invariably parallel.The tectonic effects have enforced such coordinated aggregate to yield for proper direction. As a result, the characteristic patterns of the fabric diagram were her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9.
湖南仁里稀有金属矿田是中国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铌、钽、锂等稀有金属矿产地,文章针对矿田含锂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及其与花岗岩的关系,选取传梓源锂铌钽矿床内规模最大的206号锂辉石伟晶岩脉开展地球化学和白云母Ar-Ar定年工作,并与区内其他伟晶岩、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对比分析.传梓源206号锂辉石伟晶岩属高分异稀有金属伟晶岩,形成时代为(135.4±1.4)Ma,岩石地球化学表现为高硅、高铝、低钙、相对富碱、钙碱性及过铝质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很低,以轻稀土元素为主;微量元素富集Cs、Rb、U、Ta、Nb、Zr、Hf,相对亏损Ba、Ti,Zr/Hf、Nb/Ta比值低且集中.幕阜山地区稀有金属成矿可分为2期:第1期稀有金属成矿时代约145 Ma,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第2期稀有金属成矿时代135~125 Ma,为主成矿期,该期稀有金属伟晶岩与燕山晚期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存在成因联系,两者为同源岩浆连续结晶分异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稀有金属富集成矿经历了岩浆-热液两阶段作用,Be、Nb、Ta、Li、Rb、Cs等稀有元素的富集多发生于岩浆结晶分异晚期,热液作用使Ta、Li、Rb、Cs再次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