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射光谱在化探找矿工作中是主要的测试手段,在过去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新一轮矿产普查工作中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随着地质找矿事业的不断发展,明显的矿化露头大都已经找到,有的地区甚至是多次反复的工作。今后大量的工作是寻找盲矿体,这就需要用化探方法进行圈定与发现。因此,如何不断地提高找矿效果,也是当前摆在分析工作者面前迫切任务。本文是从分析工作中影响分析质量的光源激发的机理上、电学参数上、仪器条件上概要地作一论述,以求有益于化探发射光谱分析,有益于化探找矿。  相似文献   

2.
公共背景法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化探样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魏培德 《岩矿测试》2002,21(2):147-149
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化探样品时 ,对Co、Ni、Cu、Zn、Rb、Sr、Y、Zr、Nb、Pb和Th选择一个公共背景点 ( 2 9.60°) ,1 1种元素的检出限≤ 3× 1 0 - 6,能满足化探分析的要求。对国家一级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8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7%。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建立化探管理(标准)样? 化探是地质找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区测普查中效果尤为显著,但由于我国目前广为采用的半定量分析(特别是光谱)本身往往有很大系统误差,不但不同单位的分析结果对不起来,就是同一单位不同时期进行分析的结果也不易相符,致使化探资料不好对比研究,图件不能拼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化探效果的发挥和化探技术  相似文献   

4.
沈瑞平 《地质论评》1983,29(1):87-97
由于光谱分析方法具有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故在化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至今在国内外书刊中所介绍的这类分析方法尚未能满足当前区域化探工作的要求。为此,本文制订了一种加罩电极载体蒸馏和电弧浓缩相结合的光谱分析方法,可在同一根电极上分组连续测定银、砷、硼、钡、铍、铋、镉、铈、钻、铬、铜、铁、镓、锗、汞、铟、镧、  相似文献   

5.
两江铜矿区,原来只是一个矿点,1972年以来,我们与地质相配合,在区内开展系统的化探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勘探结果表明,该区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铜矿区.本区化探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天窗"内寒武系地层出露区进行浅部找矿;第二阶段,在"天窗"周围泥盆系地层分布区寻找原岩覆盖下的深部盲矿体.区内化探已详查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投入方法为次生晕及原生晕法.次生晕采样网度为100×20米,采样层位为残坡积土B层.原生晕法是在获得次生异常的区段进行,测线间隔不等,一般为20米至100余米.点距一般为10米,遇断裂则加密至5~2米.分析元素,除氟、碘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外(氟、碘元素应用于第二阶段),其余用化学简易分析和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指早期油气化探是1654~1964年间我国进行油气化探的总称。1964年以后油气化探处于低潮。目前,又开始了第二个油气化探高潮,为此,我们总结早期化探的经验教训,供当今油气化探工作参考。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早期油气化探的经历及发展道路。文中阐述了油气化探的实践经验,指出油气化探的理论基础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为人们所接受。早期油气化探在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都获得较好的效果;热解生油理论与化探相结合将促进油气化探的深入发展;油气运移理论对判断地表油气异常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综合解释化探资料可消除直观法解释的弊病等等。最后提出油气化探的教训和应该改进的问题。希望得到一些有益的收获,作为后来参加油气化探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振森 《物探与化探》1980,4(2):49-53,64
前面提到原子吸收的干扰少,这只是相对于化学和光谱分析而言,事实上原子吸收的干扰有时还很严重。特别是在化探分析中,往往采取称大样,使用标尺扩展等办法来测定痕量元素,干扰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回顾地矿部建立四十年以来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发展。自1952年地质部成立化探室以来,化探经过早期创业阶段;到60年代化探方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队伍逐年发展壮大;1978年以后,化探开始全面迅速的发展。主要在区域化探、金矿化探、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汞量测量以及化探样品分析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近10年来,区域化探在全国覆盖面积达401万平方公里,化探在寻找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效果,化探方法技术水平比以往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化探工作方法方面,特别是特殊景观区化探工作方法研究,样品分析技术和质量监控,标准样的制备,计算机技术在化探中的应用,以及化探仪器的研制等均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我部的化探工作展望未来,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在今后地质找矿以及环境、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化探是目前找金的直接找矿手段。已被广泛的应用,一些单位已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譬如在河南的上宫、康山、贵州板其、益阳南郊及黑龙江老座山等地,均找到了原生金矿。 但有些单位,虽然已在金矿的成矿有利地区做了较多的化探工作,但取得的效果不佳,甚至做完工作没有发现一个异常。当然各有其因,但归纳起来,金矿化探工作中目前存在下列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值得强调、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控制试样法在冶金钢铁分析中的应用已有介绍,该法具有简便快速节约等优点,然而在地质样品分析中却很少应用。本文结合化探样品的特点,对该法在化探样品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做了尝试。由于控制试样法仅与所带的控制样品有关,而与谱板的乳剂性质无关。本法在应用于化探样品Ag、Li、Pb、Sn、Mo、B六种元素的光谱测定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13%,精密度略优于三标准试样法。通过对地球化学标准样的分析,本法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接近,△logC多数在±0.1以内。使用本法不要求比三标准试样法更高的工作条件,能节省标准试样和光谱干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荧光光谱法分析油气化探样品中的芳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荧光光谱法避免了色谱法所需的大量分离工作,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分析速度快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油气化探样品分析。本文对常规荧光光谱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测定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测定油气化探样品中芳烃的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实验采用农残级正己烷作为溶剂,简化了溶剂提纯操作,采用振荡器间歇振荡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芳烃的提取效果。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对油气化探样品中的芳烃进行检测,选择萘、菲、艹屈三种标准物质,采用单点外标法对样品激发波长265 nm,发射波长为320 nm、360 nm、405 nm的三个特征光谱峰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采用量化后的浓度值代替常用的荧光强度值,使不同实验室、不同型号仪器间的荧光指标具有统一的定量标准,提高了数据的可比性。本方法检测限为1.8ng/g(以萘计算),优于行业标准(SY/T 6009.8—2003)规定的检出限≤2 ng/g要求,方法精密度(RSD,n=12)为4.5%(320 nm)、9.6%(360 nm)、14.7%(405 nm)。通过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本方法已经在大庆地区油气化探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荧光指标对样品采样深度确定及异常点发现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冶  侯鹏飞  黄健 《江苏地质》2002,26(3):157-160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成为我国化探扫面分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进入21世纪后,新一轮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对分析准确度和检出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使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新型MagiX PRO 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多元素分析。经对5000多试样分析结果表明,该仪器可分析39个元素,其中内检合格率在96%以上的有23个元素,并首次给出Cl、Br、TI等元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原子荧光氢化法在地质样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七十年代后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获得日益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环保、医疗、石油、岩矿、高纯物质等分析领域。 为了适应地质样品分析工作的需要,辽宁、陕西、甘肃三省地质局实验室共同协作,终于在一九八○年研制成功AFS—1型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仪及HG—1型氢化物发生器,应用于地层样品的分析上,其检出限均能达到化探扫面的要求,并具有较高的分析范围。  相似文献   

14.
铋作为探途元素应用于化探工作[1,尤其在异常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铋的地壳丰度很低约为0.1ppm,用常规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灵敏度低,满足不了化探工作要求。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简单、快速、灵敏测定铋的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分析法[2]①②。方法的检出  相似文献   

15.
金矿物探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找金热的兴起,化探“直接找金”的找矿效果很好,发挥了先行的作用;与此同时物探在金矿方面的工作相对少于化探,发现新矿点的效果不如化探。但从已有的工作看,物探在找金矿方面大有可为,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化探可以有  相似文献   

16.
化探样品分析中的X荧光光谱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矿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 本文主要围绕化探样品分析这一专题简介了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类型和一般特点,评述了这项技术现有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在化探样品分析中能起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它有待开发的方面和主要弱点。 当前区域化探扫面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岩矿分析者所承担的化探样品分析任务源源而来。由“规定”可知,化探样品分析所要求的元素种类多,含量范围宽,检出限低,精度和准确度高,而且样品量大,时间要求也较紧迫。这些要求是根据化探工作的需要结合当前岩矿分析的现有水平制定的。然而这两者都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分析手段的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X射线荧光(XRF)分析技术在我国冶金、地质、建材等部门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化探样品分析中也已经并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地矿部今年又将引进一批全自动XRF谱仪,其中大部分仪器也将投入化探样品分析工作。本文围绕了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固体矿产物探化探所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经济建设布局从东部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地区推进,地质工作将处于一个深刻转折与变革的新时期.随着“四化”建设对矿产资源的广泛需求,地质工作正开展新一轮矿产普查.物探与化探面临的是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薇  刘玉纯 《安徽地质》2007,17(3):190-192
本法以氧化铝、焦硫酸钾、氟化钠、石墨粉的混合物为缓冲剂,锗为内标元素,一次取样,用垂直电极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铜、铅、锌元素.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能满足化探样品的要求.并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成本低的光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佩桦 《岩矿测试》1988,(3):246-247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科技进步,给我国岩矿分析工作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在地表露头矿发现得差不多,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化探找矿在寻找隐伏矿体越来越显得重要。近几年化探找矿日益取得明显效果,充分体现了岩矿分析工作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  相似文献   

20.
化探样品光谱分析—应用两台摄谱仪联合接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2年我们曾报导过应用两台摄谱仪联合接收法进行化探样品光谱分析的方法(下称方法一)。当时未能解决银、锑、镉等易挥发元素的同时连测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中,硼、锶等元素的测定结果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