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地理学内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地理学历经数千年的持续发展.内容极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因而在内容上也是很庞杂的。它究竟包括一些什么内容?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恳盼指教。(一)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书籍专门研究讨论过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内容,但是有一些类书、史书和目录书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据笔者查阅,最早对传统地理学内容进行分类的是宋朝著名学者郑樵(1104~1162)的纪传体通史《通志》(200卷)。郑氏在《通志·艺文略》中,将史类地理划分为12个子目:地理、都城、宫苑、郡邑、图经、方物、川读、名山洞府、塔寺、朝聘、行役、蛮夷  相似文献   

2.
王承云  王越  朱弈希 《地理研究》2019,38(12):2985-2996
选取368对中日友好城市作为样本,以1973—2018年为时间纵轴,利用数据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地理学视角探究中日关系、城市之间联系的地域特征。研究发现:中日友好城市各阶段缔结数量受两国关系波动影响增减幅度变化明显,演化过程分为黄金期、波动期、低迷期3个阶段,峰谷起伏与中日"政经冷热"关系呈正相关;中日两国友好城市的空间格局与两国城市地域结构相吻合,在中国表现为由东向西递减,在日本则由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政治因素在友好城市缔结过程中的影响逐渐减弱,城市行政等级的高低不再是两国缔结友好城市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友好城市缔结机制的剖析及案例分析认为,中日友好城市缔结动力机制分为地理区位临近型、城市职能相似型、经济发展互补型、交流推动型等类型。最后,对中日友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食物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地理学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强调饮食文化所反映的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饮食文化的地理分异规律等。在简要综述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研究视角的基础上,从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变迁、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异、饮食文化的影响与比较、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回顾了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认为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区域单元,是区域响应的敏感区和研究热点,许多地区的自然灾害与人为损害都与流域的历史演变紧密相关。近年来出现的历史流域研究,就是对这种现象进行科学规律探寻的反映。由于这一研究涉及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管理、生态等多学科领域,枝叶浩繁。因此,仅从地理学发展的视角,揭示流域研究的地理特征、流域演变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发展与历史流域的耦合关系。历史流域研究也具备地理学研究和发展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历史演变性、空间相对稳定性、应用性等研究特征。在地理学发展视角下开展历史流域研究,对拓展地理研究思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流域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与旅游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产生巨大改变。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知识经济对旅游地理学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与区域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框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李双成  王珏  朱文博  张津  刘娅  高阳  王阳  李琰 《地理学报》2014,69(11):1628-1639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回顾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范式正在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范式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重视时空异质性、更加关注流动性与区域效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人类收益与福祉级联框架中,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不仅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学参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逻辑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推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地理化”转向,我们提议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并初步描绘了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包括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议题等。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旅游安全事故成因的分析主要借鉴安全管理学,旅游活动的地理时空特殊性未受到充分重视,已有相关研究偏宏观定量测度,深度案例研究较少。从旅游场地特征、惯常非足迹环境和流动性三个因素入手,对2009—2019年共84起赴泰游客安全事故进行时空场景特征解析,为旅游安全事故防控提供了来自地理学的补充解释。研究发现:第一,旅游安全事故的类型与危害程度受到目的地客观地理环境特征的高度影响,而并非是单纯的管理问题。泰国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与多山地的地形特征显著影响了涉水旅游活动以及水陆交通活动,导致船艇交通事故、山区车祸与沙滩溺亡事故高发。第二,旅游目的地中存在的惯常非足迹环境场所容易触发安全事故,如:公路、沙滩泳场、酒店、便利店等。由于中泰社会与文化差异较大,惯常非足迹环境容易导致游客产生风险认知偏差,进而提高了行为决策的出错率,从而增加了安全风险。第三,空间流动性越高的场所,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高,如交通道路和海域航线等地。本文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地理环境复杂性对旅游安全管理与主体风险认知偏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世界上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探讨旅游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中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9.
‘92旅游地理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知识形态,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转向,地理学向“软”的一面转向并关注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地理思潮倾向于关注“社会→地理→科学”关系的历史解释,地理学家在科学史的地理解释思想上的贡献等理论基础上,拙文主要阐述科学地理学这一新学科在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体系上的独特性:①建构关注过去的、现在的及未来的“社会→地理→科学”关系;②践行“以任务带动学科”和“任务学科并重”的地理学发展方略,主要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③聚焦于科学活动因素的区域性,注重区域相关性分析方法论。基于这种独特性和地理学方法论精髓,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体系包括:①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②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的时空结构与地理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结构要素的时空结构及其相互关系;③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自然景观、社会景观、文化景观等的影响;④科学研究及其组织与传播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进的影响。科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建构“科学—地理—社会”关系的独特性和研究内容决定了科学地理学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与地理学特征是一致的,促进着现代地理学微观上的“深”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试图认知现代文化地理学新理论、新方法与旅游研究之间的联系。首先对旅游研究的文化地理趋向做了概括性刻画,而后就文化地理学的理论进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做了旅游研究方面的评估。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强调现代文化地理学在旅游研究中所发挥的隐喻作用。笔者认为,如果旅游研究在理论上能得到现代文化地理学方面的补充,则其研究也将得到极大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刘敏 《热带地理》2022,42(4):642-658
恐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恐惧景观在生物系统中有巨大的生态效应,同样在人-地系统中深刻影响物质景观和集体记忆等各个方面。景观知觉、景观态度以及景观与人类的互动影响是当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但对恐惧景观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文章对恐惧景观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探讨其在旅游地理学中的应用。主要结论包括:1)恐惧景观在生态学研究中已经形成恐惧生态学,相比而言,其他学科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2)生态学对恐惧景观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是动物的捕食风险感知,在其他相关研究学科上则主要从人与地方/空间之间的恐惧景观的呈现形式和景观感知进行研究。3)从恐惧景观、游客及情感三者的关联看,可以发现恐惧景观在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情感地理、黑色旅游和情感特性3个方面。最后,提出未来可以跨学科多角度、情感心理及以黑色旅游为切入点对恐惧景观进行探索,深化旅游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发展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非常活跃和发展演化很快的学科.近30年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演化带动了旅游发展理论的演变.回顾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的进展,依次有依附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社区研究方法、福特主义、弹性专业化和全球商品链理论,这些理论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从时间和数量上都明显滞后于生产实践活动,说明旅游研究还处于经济地理学科"边缘化"的地位.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在迅猛发展之时,旅游发展理论的建设更应与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由"边缘"走向"核心".  相似文献   

14.
Guided educational tours are a major activity within inform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tential for tour guides of a largely historical tour of St. Helena Island, Michigan, to include physical geography within the tour. Using field data and interview methods, the researchers identified the 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island that could be included based on evidence provided by the tour guide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bridging the conceptual gap between tourism research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t explains why the tourism production system has been unable to avoid its peripheral position in economic geography. The paper then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principal agents comprising the tourism production system and identifies the state's pivotal role as coordinator of these agents. Lastly, it highlights two under-researched issues relating to entreprcneurship and labor pools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1994-2003年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文献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搜集1994—2003年《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10种期刊发表的旅游地理文献,将10种期刊分为两大类,从文章的数量、基金资助、研究涉及区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旅游地理10a来的研究进展状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地质遗迹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因其蕴含丰富的环境信息,涉及众多学科知识,需要经过恰当的诠释才能够全面展示其丰富内涵。采用知识旅游这一新视角,通过对知识旅游概念的阐述,指出地质公园是典型的知识旅游产品。对其中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需要从形态、时空和理念三个层面进行逐渐深入的认知,以便于实现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促进知识旅游活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