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喜温喜光的C4作物,也是武威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对玉米实际单产进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产量波动的基本特征,分析扰动气象因子,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实际价值。1资料来源资料时限为1981~1996年。玉米产量资料由武威地区统计局提供,气象资...  相似文献   

2.
应用赤峰市松山区境内的赤峰和岗子两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9年的气候资料和松山区玉米单产资料,分析玉米生长季的水热条件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定量评估灾害损失。结果表明,采用5a滑动平均法和线性拟合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的玉米气象产量更具有客观性,贴近实际情况。有利的气候条件使得玉米平均增产890.3Kg/hm2;不利的气候条件使得玉米减产634.5Kg/hm2。玉米气象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关系密切,干旱是玉米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气候灾害,占总减产量的76.6%;其次是阶段性低温冷害。气候变暖趋势总体上是有利于玉米生产的,但玉米气象产量的变幅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中玉米产量丰歉对盆中乃至全省粮食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该地区玉米存在的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以试验资料、物候资料及长序列社会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为依据,定量、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影响盆中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原因、致害指标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4.
肇州地区玉米气象产量与降水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黑龙江气象》2008,25(3):35-36
利用肇州地区1985~2005年玉米原始产量和生育期内降水量的资料,分析了玉米气象产量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气象产量与7月份降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3,与其它月份降水量的相关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对玉米气象产量与生育期间降水量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出二次回归方程为y=8413.94+35.20x-0.03x^2,通过计算得出玉米气象产量最大值为980.56kg/hm^2.所对应的生育期降水量为533.66mm。  相似文献   

5.
利用兴安盟突泉县1982—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大田发育期观测资料,对玉米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的气候因子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历年气象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与产量相关性显著,表明本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我盟玉米气候适度动态变化情况,同时得出影响兴安盟玉米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其次分别为温度和日照;兴安盟日照对玉米的适宜度最高,其次为温度,降水的适宜度最低,近34a中,温度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变化,降水适宜度年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渭南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夏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育期资料,利用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分析渭南市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温度、日照、降水和气候适宜度特征,以及全生育期各种适宜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渭南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乳熟至成熟期渭南夏玉米易受连阴雨天气影响,日照适宜度最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北部温度适宜度最大,南部降水和光照适宜度最大,总体气候适宜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大,南部最适宜种植夏玉米。  相似文献   

7.
利用洛阳市1981—2014年夏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内的气象资料,结合夏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分别构建夏玉米温度、光照、水分适宜度模型,利用夏玉米生长季内不同时段的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产量的相关关系,构建夏玉米产量预报模型,并分别利用1981—2010年、2011—2014年数据进行回代、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气候适宜度与夏玉米气象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变化趋势一致。1981—2010年各时段预报模型的单产回代检验准确率在89.19%~91.42%之间,趋势回代检验准确率达89.66%~96.55%。2011—2014年预报检验,预报准确率最高为96.16%,最低为91.05%,趋势预报准确率最高为100%,最低为75%,预报准确率较高,建立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可以在业务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玉米产量历史变化趋势,年际波动规律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建国以来44年的玉米产量资料,对该省玉米的种植面积、产量趋势和年际波动规律进行了剖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河南省玉米农业气象系列化服务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玉米主产区气候条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内蒙古主要农业区赤峰、通辽、呼市、临河为代表站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上述 4个站点多年玉米产量与各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 ,得出降水量、气温、风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而影响玉米生长的关键期是玉米的拔节期和乳熟期 ,同时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 ,建立了玉米单产与气候因子的综合预报模型 ,并用近年的资料对模型进行回代检验 ,拟合率达 83%。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川灌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晓红  李侠 《干旱气象》2006,24(3):57-61
通过1985~2004年20 a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影响川灌地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拔节期日较差累积值和乳熟—成熟期≥10℃有效积温。20世纪90年代以来,热量条件的显著增加并由此带来水热之间配置的不适宜性是造成玉米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气候原因,分析得出作物获得较高产量适宜的光温、温水、光水、光温水的配置量化关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对策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是平凉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收成好坏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好冬小麦产量预报是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平凉市历年冬小麦产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本市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预报模式,对产量预报进行初步探讨。一、趋势产量模式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因素很多。为研究产量和气象条件的关系,就要对产量序列进行处理,作趋势模拟,以便从中分离出气候产量。  相似文献   

12.
作好冬小麦产量预报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根据平凉市统计局提供的冬小麦产量资料,利用平凉市的气象资料及有关环流参数资料,分别建立了平凉市冬小麦气候产量的气象模式、环流模式和周期分析模式,进而对冬小麦产量集成预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是博山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占全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3%。近年来,小麦产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产量不稳,波动较大,这是小麦丰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重庆是西南工业重镇,又是一个有19个郊区(市)县的大农村。农业如何,对全市国民经济影响举足轻重。在“农业是定天下产业”的思想指导下,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为领导决策的气象服务工作。在具体作法上,对主要粮作“着眼于关键期,着手于播种期,”趋利避害效益显著。 1 调整玉米播期,产量稳定增长玉米是我市四大粮作之一,是我市养猪业的基础。但80年代以来产量极不稳定。为摸清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期及关键因子,我们  相似文献   

15.
玉米覆膜栽培是80年代我国旱粮生产的一项突破性农业气象技术工程,是继山区玉米育苗移栽和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旨在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被列为高寒山区“温饱工程”之一,为了给山区玉米地膜栽培上升到适当高度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首先了解玉米地膜覆盖的气候生态效应。1资料来源试验采用对比设计,二个重复,每个试验区用地0.22ha,供试品种为户单1号、中单2号、白鸽43,管理措施为当地传统管理措施。增温效应资料为1988~1989年2a在留坝农场进行的膜内和膜外实际观测地温资料,生育期、生长性状及…  相似文献   

16.
A2和B2情景下冀鲁豫冬小麦气象产量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北、山东、河南三省是我国的冬小麦主产区。利用1978—2008年冀、鲁、豫三省的历史气象资料和冬小麦产量数据,分别建立了三省冬小麦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模型,趋势产量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超过0.90,气象产量模型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将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基准气候条件下的格点资料回代到冬小麦气象产量模型,以验证区域气候模式的可用性。利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A2和B2情景下三省的格点资料和三省冬小麦气象产量模型,估算得到了三省2012—2050年的冬小麦气象产量,结果表明:无论在A2还是B2情景下,河北和河南两省冬小麦气象产量均表现出以减产为主、山东省冬小麦气象产量以增产为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濮阳县天气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8 ̄1997年濮阳县气象资料和夏玉米产量资料,分析了丰歉年夏玉米生育期气候条件的差异,确定了不同生育阶段的适宜气象要素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东北春玉米生长发育气象条件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贤为  黄朝迎  张强 《气象》1993,19(10):25-28
统计分析1981-1990年东北地区30个试站的气象资料,物候资料和春玉米产量资料。建立光,热,水等资源条件与产量变化之间的统计关系,从而确定出各地种植春玉米的适应性指数及等级。  相似文献   

19.
桂西早玉米产量在不同年份和同年的不同播种期中差异甚大。气象因素是造成产量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体现在构成单位面积产量的单位面积株数、双穗率、空秆率、每穗粒数和百粒重等因素。由于试验地株数基本相同,双穗率小,本文只分析单产、空秆率穗粒重(表示穗粒数和粒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本文采用百色地区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于一九八○~一九八四年早玉米(墨白一号)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本局地面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播期于元月二十日到三月中旬,隔十五天播一期,五年共二十二期。三个重复。  相似文献   

20.
利用铜川市1964—2021年国家气象观测站玉米生长季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及1990—2020年各区县玉米产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累积距平法及滑动平均法分析≥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8 a来各区县≥10℃积温随时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且均在1993年发生了由偏冷到偏暖的转折;空间上南部耀州多,北部宜君少。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上降水量丰富区位于北部宜君县。耀州日照时数随时间呈显著减少趋势(P<0.01),其余区县变化不明显;空间上各区县日照时数差别小。气象因子中,降水量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次之,≥10℃积温影响最小,其中降水量和玉米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