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敏 《国土资源》2003,(11):26-27
《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土地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土地不仅是任何物质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生存和必需的物质条件。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然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02,(11):47-47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它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3.
闲置土地无偿收回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第十条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的利用土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闲置土地无偿收回制度可以促进使用权人及时利用土地。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效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自土然资源,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实行的是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我国刑法中对一些严重影响土地管理秩序的土地违法行为也予以了规定。我国现行1997年《刑法》规定了四种严重土地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规定在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的部分,分别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第342条)、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第228条)、非法批准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24年前,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5周年,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为深入贯彻《土地法》,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增强全社会的土地资源危机意识,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确定每年的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的纪念日。纵观24个土地纪念日宣传主题,几乎就是我们正确认知、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部发展简史,而贯穿始终的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土地资源国情、国策、法律法规,提高公众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在全社会营造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报专题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国土执法在行动》,并全天插播宣传滚动字幕;通过当地电台《行风热线》栏目和交通频道,播放领导专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国土资源部相继出台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11号令)、《招拍挂使用权规范》等,这些文件的相继出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海洋经济也被列入战略重点和热  相似文献   

9.
国土规划的名称和含义的界定,目前不同的国家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美国和德国称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法国称国土规划(territeral planning),而在“21世纪议程》中称综合规划(integrated planning)。从内容而言,国土规划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如美国由于是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规划更多地体现  相似文献   

10.
切实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后,国土资源部于去年12月颁布了新修订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第37号令),这对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新形势下做好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土地资源的保护,而且关系到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更关系到民生的保障,意义极为重大,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土地日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主会场定于浙江省绍兴市,届时将在绍兴市召开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创建活动表彰会。由来:为了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1991年6月25日是第一个全国土地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都要根据当时土地利用情况提出宣传  相似文献   

12.
《河南国土资源》2005,(9):48-48
为推进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土地资产的潜在价值,1998年至2004年,宁波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1万亩,建成标准农田9.6万亩;今年新开发项目22个,整理土地面积7.1万亩,预计可增耕地5986亩,将连续第7年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走市场配量之路,宁波市国土资源部门走出了一条土地资源新型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2003,(2):41-41
近日,国土资源部推出一个关于土地开发用地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开发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荒山、荒地、荒滩等土地后备资源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盲目开发将会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土地开发必须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相似文献   

14.
莱芜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土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针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乱占滥用土地,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问题,国务院发出《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这是落实在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莱芜市立足实际,分析潜力,提出了加强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1莱芜市土地利用现状目前莱芜市人均耕地只有0.0573hm2,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0%和68%,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5.
引言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中国21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主要行动方案领域之一,提出“要建立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体系,及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体系和环境预报服务体系,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在我国陆上资源越来越匾乏,生存发展空间潜力愈来愈小的情况下,海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所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实用性的海洋决策支持系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  相似文献   

17.
聚焦两会     
《浙江国土资源》2006,(3):25-26
沮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致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节约使用合理利用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我国1.2亿公顷耕地保有量为约束性指标,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强化资源保护和管理。[编按]  相似文献   

18.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多规合一"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文章通过构建可开发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贺州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贺州市国土开发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判别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各指标因子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采用Saaty1~9标度法计算各指标因子权重,并针对不同空间层次和不同土地用途建立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判别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的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宏观层次判别指标体系主要侧重土地经济效益。中观层次判别指标体系中,商服用地主要侧重土地的经济效益;住宅用地主要侧重土地的使用强度;工业用地主要侧重土地的投入强度。微观层次因土地用途和土地级别不同,判别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系统的土地整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问题正在探讨和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