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Geodatabase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翠玲 《测绘科学》2008,33(3):176-178
本文简要介绍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及优势,列举了创建Geodatabase数据库通用的三种方法,并以1:5万却勒塔格幅地质图为例,重点探讨了用CASE工具建立基于Geodatabase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具体过程。研究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地质图数据库可以将面向对象方法很好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中,大大缩短了建库时间,提高了建库效率,并使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技术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建立了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了基于地理信息的人员疏散模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UML模型构建Geodatabase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UML模型生成Geodatabase数据库便于数据库的更新及移植,同时能很好地反映数据库结构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论文分析了利用VISIO建模工具构建Geodatabase的UML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 Desktop相关模块生成Geodatabase数据库的方法,并以上海市绿化林业信息数据库为例,演示了Geodatabase的创建及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4.
於家  吴健平 《东北测绘》2008,31(1):6-11,16
利用UML模型生成Geodatabase数据库便于数据库的更新及移植,同时能很好地反映数据库结构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论文分析了利用VISIO建模工具构建Geodatabase的UML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 Desktop相关模块生成Geodatabase数据库的方法,并以上海市绿化林业信息数据库为例,演示了Geodatabase的创建及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5.
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能真实反映地下管线的属性和行为,基于Geodatabase的几何网络模型,探讨了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设计中数据模型的建立,属性域、拓扑和连通性等三种对象规则和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6.
Geodatabase是ArcGIS引入的新一代空间数据模型,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的、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本文从基本内涵、提出的技术背景、体系结构三方面对Geodatabase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介绍了建立Geodatabase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Geodatabase的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并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建设了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郭范春 《测绘工程》2013,22(3):80-82
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要求下,设计并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依托,采用C/S架构,通过分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的要求与目标,开发实现了基于Ar-cEngine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Geodatabase数据模型是一种能够客观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模型。针对地下管线网,分析了地下管线结构的特点,阐述了如何利用Case工具以及UML来扩展Geodatabase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实践表明,利用Case工具和UML来扩展数据模型,不仅能以图形化的方式设计整个数据库的模型,而且可以清楚地表达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地下管线空间数据库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油田勘探数据库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回顾GeoDatabase的发展历史,从整体上简要介绍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结构及其特点。以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为基础设计了油田勘探数据库。结果表明利用Geodatabase模型可以将面向对象方法比较好地应用于油田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中,实现油田勘探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CAD数据向GIS空间数据库转换方法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ArcGIS的第三代空间模型Geodatabase,探讨了CAD数据到GIS空间数据库的解决方法,实现了在长沙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口海岸数据特点,本文将第三代地理数据库模型Geodata Base引入到河口海岸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中,在建立河口海岸地理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实现河口海岸环境数据重要特征的表达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规划成果数据的特点,以ESRI公司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空间数据,分析了规划成果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提出了其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数据库的设计模型和数据库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董群 《现代测绘》2009,32(4):16-19
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核心载体.两者数据都是连续的地表模型数据.本论文旨在研究建立一个以这两种数据为主体的数据库集成管理系统,并能够提供基本的分析和应用功能,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各行业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论文以宁波市两者数据的建库为例.首先介绍一些有关背景资料;然后详细研究了该系统的设计情况,包括设计的原则、技术路线,数据组织和功能规划;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了该系统架构设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The 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 Cadastral Data Working Group, comprised of cartographers and GIS specialists from all management regions, has produced a state-of-the-art database that stores data for all interests in real property in the U.S.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System. The FWS Cadastral Geodatabase provide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the Refuge Lan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LGIS) by supplying boundary and parcel information to the biological geodatabases currently within the RLGIS data model. Cadastral data describes the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right, title and interest in real property, including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describe the geographic extent. The geodatabase is the common data storage format for geographic features and attributes. A consistent and accurate cadastral geodatabase that is common across the nation and can be shared between management regions enables users to leverage the spatial data to its full potential. A web mapping application has been built utilizing the FWS cadastral geodatabase, allowing a non-GIS user to view the FWS managed lands and waters.  相似文献   

16.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具有直观、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和经济、方便、获取快速等优点,是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基于ArcGIS镶嵌数据集栅格模型构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对近年来的影像空间数据库技术进行了梳理,然后基于ArcGIS镶嵌数据集模型提出了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构建方法,其中对影像入库涉及的栅格数据存储模型、建库步骤、相关参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开展了海南省某测区小型正射影像数据库构建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了文中方法的可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 Geodatabase的地籍数据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Geodatabase数据模型结构和特点基础上,针对地籍数据特点,利用UML建模语言及ArcGIS提供的Case工具对地籍数据库进行建模设计,讨论地籍数据的拓扑规则,对数据完整性进行检测,实现对地籍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矢量数据库模型与地理本体模型之间的形式化对应关系,定义了从矢量数据库到地理本体的映射规则,实现了地理本体的自动构建;在此基础上,通过本体推理规则对地理本体进行推理,使本体中隐性知识显式化,从而实现地理本体的扩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人工构造本体中出现的错误,提高了本体构建和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