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92—1994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北纬39°~41°,东经114°~117°的首都圈地区完成了几条人工地震测深(DDS)剖面。这些剖面均已进行过常规的资料处理,利用走时数据得到了沿剖面的二维速度结构。近年来随着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我们将利用一些新方法对这些资料做进一步的处理以获得地壳深部更多参数的信息。本文对其中的繁峙—怀安—太仆寺旗剖面Moho反射P_m波形进  相似文献   

2.
华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及其相当地层发育一层Ni-Mo多金属层,被当作华南下寒武统区域对比的标志层。然而,目前华南部分重要剖面的Ni-Mo多金属层位置依然没有明确,妨碍了基于精确地层对比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环境信息的揭示。本研究中,我们对云南梅树村剖面和贵州平引剖面地层进行采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样品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两条剖面的Ni-Mo多金属层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平引剖面牛蹄塘组底部样品进行Fe组分分析,结合前人数据,初步揭示华南下寒武统Ni-Mo多金属层沉积时期(~521 Ma)南华盆地海水的氧化还原信息。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显示,梅树村剖面玉案山组底界之上3 m的地层(Ni:135×10-6,Mo:583×10-6)和平引剖面牛蹄塘组底界之上2.5 m的地层(Ni:2480×10-6,Mo:16341×10-6)记录了各自剖面的Ni、Mo、As、Tl等元素含量的峰值。因此,我们认为梅树村剖面Ni-Mo多金属层应位于该剖面玉案山组底界之上3 m层位,平引剖面Ni...  相似文献   

3.
格氏法的实质是利用元素的最大聚集重心的相对空间位置确定元素分带序列的,是通过计算某一元素的线金属量与该剖面所研究的几种指示元素线金属量之和(总金属量)的比值得以实现的.该方法在向定量化判断矿体剥蚀深度、寻找盲矿体及抑制偶然误差等方面有独到处,可在生产研究中试用.因该法已在几种书刊上作过专门介绍,在此从略.下边谨以确定元素垂直分带为例进行具体方法探讨: 一、几个元素的分带指数最大值同时位于相对最上部或最下部中段时,采用的公式完全相同,都是计算变化指数:  相似文献   

4.
杨永春 《地质与勘探》2017,53(4):715-730
马鬃山公婆泉东金矿地球化学景观属于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通过1∶1万土壤测量,笔者利用地质和数学分析方法,对成矿及伴生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圈定了单元素异常和综合异常。对成矿前景较好的3处综合异常,采用1∶1000地化剖面、1∶2000地质草测、槽探、钻探等手段进行了查证,新发现金矿(化)体多条,实现了找矿突破。充分证实土壤测量在甘肃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有效性,为该区地质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化学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广西是世界上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沉积相齐全、出露良好 ,是进行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的理想地区。大乐剖面与马鞍山剖面直线距离约为 7km,根据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两剖面中 -上泥盆统 (D2 - D3 )界线附近发生了明显的穿时现象。化学地层学的研究表明在这两条剖面上的界线附近 disparilis带内碳同位素组成发生了明显的两次负向波动 ,波动幅度分别可达 1.1‰和 0 .8‰ (马鞍山军田剖面 )和 1.5‰和 1.3‰ (大乐剖面 ) ;两条剖面上该牙形石化石带内及上下地层中元素锶 (Sr)的含量波动趋势同样可以很好地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了岩石地层学界线的穿时现象并纠正了以往用岩石地层学特征划定 D2 - D3 界线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江西北部大塘—威宁期地层中39条剖面上1029个岩石光谱(化学)分析资料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地层中Cu、Pb、Zn、W等元素的原生分布状况,结合有关的矿区资料,探讨元素的原生分布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陕西商洛马角寺钼矿位于小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矿区出露元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区内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本区圈出Mo、Pb、Zn等元素异常,指示有多金属找矿前景。在区内开展1∶10 000土壤测量工作,并对取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Mo、(Au)为成矿元素,Ag、Pb、Zn等为指示元素;同时,在区内再次圈出Mo、Ag、Pb、Zn等元素异常,异常再现性较好。运用1∶2 000地球化学剖面对土壤异常进行查证,发现一条含钼矿化构造带(Q1),从中圈出Mo矿体多条。综合研究1∶10 000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仍有Mo、(Au)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山西临汾盆地黄土剖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临汾盆地2条黄土剖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Pb、Cu和Zn的垂向变化特征非常相似,而As、Cd和Hg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与前三者不同。各重金属元素在黄土剖面中的变化特征首先均受到黄土源区物质成分的控制,其次不同程度地受到古气候变化的影响。依据Pb、Cu、Zn与各古气候替代性指标(例如磁化率,w(SiO2)/w(Al2O3)等)均呈显著相关,As、Cd和Hg与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相关性较差,推断剖面中Cu、Pb、Zn的分布特征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主要是这3个金属元素易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磁性矿物中;而As、Cd和Hg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与古气候无关。但各重金属元素与源区指示元素的相关性表明其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均受黄土源区物质成分的影响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龚晶晶 《地质与勘探》2017,53(2):247-258
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位于中亚-蒙古斑岩铜矿带东部,近年来在该矿田内发现了多处铜钼、金矿床,显示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对该金矿床钻孔岩石剖面及地表岩石剖面测量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元素富集贫化的特征及规律,并总结出争光金矿的异常结构模式。研究发现,试验区内Na_2O、Ba、Sr形成的负异常突出而明显,是本区的找矿标志;在这些负异常的基础上,再着重考虑矿化剂元素S、主成矿元素Au及其伴生元素Ag、Cd等元素的异常。利用这样的异常结构模式,提出了争光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并为相同类型矿床的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展热带岩溶地区红色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有助于丰富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理论的认识。在越南北部选取典型的碳酸盐岩风化剖面,分析热带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上覆红色风化壳中主量元素的物质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Ti/Zr的元素比值分析,Hf-Zr、Nb-Ta及Sm-Nd的元素对协变分析,还是上地壳元素平均值(UCC)标准化分析,两个剖面的上覆风化壳均显示原地残积的特征,即两个剖面是碳酸盐岩的原位风化产物。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CaO、MgO淋失明显,Al_2O_3和Fe_2O_3发生富集,显示两个剖面均经历较强的风化过程,但是白云岩和灰岩剖面有一定的分异特征。越南北部白云岩风化剖面从基岩到上部土层显示出稳定的Ti-Fe元素共富集特征,而灰岩剖面中Fe的增长速率明显超过Ti。白云岩上覆风化壳经历了强烈的风化作用,其脱硅作用弱于灰岩风化剖面,而富集铝的作用强于灰岩。迁移系数的演化规律说明两个剖面中长石成分(钾长石、钠长石等)或次生矿物(伊利石等)在风化成土过程中逐渐分解,同时Al、Fe、Si等稳定元素的在风化剖面中不断富集。  相似文献   

11.
选择黔中地区的一条白云岩原位风化剖面(平坝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土界面之下的岩粉层(砂状碳酸盐岩)动态淋溶过程中高场强元素(HFSE)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并结合其在风化壳剖面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HFSE间存在明显的分馏,而且元素分馏主要出现在岩-土界面作用过程中,即碳酸盐岩溶蚀形成残积土阶段;元素的地球化学惰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Zr>Hf>Nb>Sc>Th>Ta>Ti>Y,其中,Zr是最稳定的元素,Hf仅次于Zr,Nb和Sc也相对较为惰性,而Th、Ta、Ti、Y呈现出明显的活性;(2)对于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质量平衡计算,Zr是理想的参比元素(即惰性元素);(3)由基岩酸不溶物至风化壳剖面,元素对Nb-Ta、Zr-Hf显示出较好的协变性,没有明显分馏,因此,在利用这类元素对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进行示踪时,碳酸盐岩作为潜在母岩,宜采用其酸不溶物作为参比对象;(4)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虽然Sc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HFSE,但在风化母岩中分布不均匀,不宜用于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示踪。   相似文献   

12.
分别对西藏岗巴与广东南雄的K/T(白垩系/第三系)剖面及四川广元与重庆P/Tr(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进行了野外考察和系统取样,还收集了浙江长兴P/Tr界线剖面,国外五个K/T界线剖面及贵州遵义下寒武统剖面的系统样品。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样品中的Ir与其他元素。 1.岗巴K/T界线铱异常:该剖面三个粘土样品中分别测得Ir为7.3、2.5和2.9ppb,较之其上下沉积物(Ir<0.5ppb)显示铱异常;相对深海沉积物而言,这三个剖面富铱层也显示异常。  相似文献   

13.
西南早寒武纪牛蹄塘组是分布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台的一套黑色岩系,在区域上发育有典型富集多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化层.本研究选取遵义松林小竹牛蹄塘组下部富硒、钼、镍等元素的黑色岩系剖面,利用Se同位素初步探讨了该剖面岩石的沉积环境和Se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4.
羌塘坳陷石油地质走廊剖面重磁异常处理模拟及地质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磁视深度滤波”方法对羌塘石油地质走廊南、北两条剖面上的实测重磁数据进行处理解释,提取两条剖面位场异常中含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断面的初始特征,然后使用最新的“重磁模拟解释系统(GM-SYS)”,以初始特征为模拟初值,以地震、地电和地质资料为约束,进行重磁剖面模拟反演,获得了羌塘盆地南、北两条剖面精细的地质结构解释断面图和栅状图。结合剖面域内的其它资料对走廊域内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解释,对羌塘盆地石油地质走廊域内的地层、基底、断裂及火山岩分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整个羌塘盆地区域地质解释及油气远景评价提供了新的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宁 《吉林地质》2021,40(2):32-39
根据区内主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成矿地质背景和矿权设置情况,综合分析对比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在二道河幅内异常处布设2~3条土壤剖面,通过土壤剖面测量圈定异常区4个,结合物探工作成果,圈定找矿靶区2个:Cu、Pb、Zn多金属矿靶区和W、Mo多金属矿靶区.在季德屯钼矿床北西,新发屯—春阳一带,也发现了铜...  相似文献   

16.
利用MapGIS绘制剖面平面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简单的工作程序,不使用任何专业软件,实现MapGIS绘制剖面平面图是一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工作.对利用MapGIS制做剖面平面图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工作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制作的剖面平面图美观、清晰、规范、图元素得体、易于编辑修改,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制图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磷矿石分析文献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90—2010年中国磷矿石分析技术与方法的中外期刊文献102条,其中单个组分(元素)分析方法的文献56条,传统的多个组分连测方法的文献24条,现代多元素同时分析方法的文献20条,综合性评述等2条。20世纪90年代以来,单个组分(元素)测定的方法迅速减少,发表的文献量也大为减少,多元素同时分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已成为当今磷矿石多元素分析的基本的有效的技术方法。ICP-AES用于测定磷矿石中痕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具有明显优势,而磷矿石的主、次量元素分析XRF的测定精度更高,特别是以XRF为主。直接压片制样的XRF技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结合目前中国磷矿石分析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现有的磷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提出了应尽快制订以现代多元素同时分析方法为主的磷矿石分析方法新的国家标准,以与现代主流分析技术相适应;研制新的具有更多特性量值的磷矿石标准物质,以满足磷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黔东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丹寨南皋剖面的Ba、Pb、Ni、Cu、Zn、Li、V、U等过渡元素和亲硫元素在多金属矿层和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页岩中明显富集;三都剖面在相同层位也明显富集Cu、Pb、Rb、Ti、Ni、V、Th、Li、Cr、Zr、Sc等微量元素。南皋剖面的δU值和V/(Ni V)值表明老堡组硅质岩为正常海水的弱氧化环境下沉积物,而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表现出缺氧环境的特征。三都渣拉沟剖面的δU值和V/(Ni V)值表明该剖面的还原条件比丹寨南皋剖面强,暗示着水体也较它深,为缺氧环境,其间在老堡组硅质岩中有两个短暂的充氧阶段,进入渣拉沟组缺氧环境较稳定。除丹寨老堡组硅质岩和三都渣拉沟组中上部钙质泥岩U/Th值小于1,表现出水成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外,本次研究的两条剖面的其他黑色岩系的U/Th值都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热水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我们的研究剖面也可看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的Ni-Mo矿多金属的Ni、V等金属的含量是上地壳的9~10倍之高,U高达近百倍,可作地层对比标志层,即梅树村阶的顶界标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老王寨金矿河流沉积物,分别于5个点7条剖面连续采样,着重分析Hg、As、Pb三种重金属含量,结果三种元素在沉积物表层含量较高,元素活性顺序为HgPbAs。并逐年向下游迁移,随着矿业开发规模的扩大,三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将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20.
垦殖前后典型黑土主要养分元素特征研究对东北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东北大粮仓具有重要作用.在松嫩平原东部海伦地区对比研究了典型黑土区40年间土地利用未发生改变的地区(本次对比研究林地和耕地),布设了4条典型黑土剖面,对垦殖前后典型黑土剖面中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元素(有机质、全氮、全磷、C:N及pH值)分别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表现为随土壤深度急剧下降—缓慢下降—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垦殖虽然改变了各土层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含量,但是并未改变其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垦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层黑土土壤的pH值,导致耕地表层黑土土壤慢慢酸化.研究结果可为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