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拿大安大略省Puddy Lake铜镍矿与基性、超基性岩密切相关,有岩浆熔离型,也有岩浆分异流体热液充填交代型。运用航空磁测获得了工作区的磁异常分布情况,推测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面瞬变电磁法(TEM),快速圈出了地球物理异常,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在地球物理异常区内布置了3个钻孔,每个钻孔均见到了工业矿体。航空磁测和地面TEM能快速圈出异常、缩小找矿靶区,是寻找铜镍矿快捷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2.
李彤泰 《西北地质》2011,44(1):54-60
黄山基性-超基性岩带铜镍矿床为东天山重要铜镍成矿带,受近东西向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控制,分布有黄山西、黄山东和香山3个中—大型铜镍矿床。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晚期贫硅、贫碱、富镁铁超基性岩体中下部及相变部位,主要为隐伏矿体,呈板状、透镜状,成群分布。主要含镍钴金属硫化物为镍黄铁矿和紫硫镍矿,含铜矿物为黄铜矿。铜镍矿体与基性-超基性岩体紧密伴生,为同一母岩浆——上地幔岩浆上升侵位、结晶和重力分异之产物,属典型的岩浆熔离—贯人式铜镍矿床。  相似文献   

3.
徐金祥  陈春 《地球学报》2013,34(S1):101-107
大理—元江—金平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南东段的金平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带。白马寨―新安里超基性岩亚带、牛栏冲—蒋家坪基性-超基性亚带内基性-超基性岩岩浆分异程度高、铜镍矿化强烈, 成岩、成矿具多阶段、多期次活动特点。区内铜镍矿床典型的成矿作用方式有熔离—侵位——贯入式、侵位—熔离式铜镍矿等类型。白马寨—新安里、牛栏冲—蒋家坪等地段, 是金平地区超镁铁质岩浆侵入活动和铜镍矿成矿作用的中心区, 也是进一步地质找矿的重要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是中国最重要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带之一,产有黄山东、黄山、香山、葫芦等大中型铜镍矿床。图拉尔根、白石泉两处镍铜矿床为近年来在新疆地区铜镍找矿中的重大发现,两者均属于与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矿床。矿物共生组合以磁黄铁矿 镍黄铁矿 黄铜矿为特征,磁黄铁矿系矿石中最主要组成部分。文章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并辅以常规显微镜,查明这些矿床中磁黄铁矿均系Co、Ni的最主要载体矿物,Co、Ni元素主要以游离状态的硫化物(或硫砷化物)形式存在,如镍辉砷钴矿、钴辉砷镍矿、镍黄铁矿及紫硫镍矿等矿物。它们多以微细包裹体或出溶体形式随机地分布于磁黄铁矿内部,而少量的Co、Ni元素则以类质同像方式存在于磁黄铁矿晶格之中。图拉尔根、白石泉、葫芦三矿床中磁黄铁矿在多型结构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系由两矿床容矿岩石基性程度及成矿温度之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5.
对尔山铜矿产于北祁连早古生代辉长岩与玄武岩的接触部位,大地构造属走廊南山岛弧带。矿石具有海绵陨铁结构,具有似岩浆熔离型矿床的成因特点,矿点处为1:5万物探异常查证时圈定的CD-3磁异常,磁异常呈面状展布,强度中等,在-644~417nT,该异常由辉长岩引起;同时在CD-3磁异常的北西方向0.5~1.2km处,圈定出的CD-1磁异常、CD-2磁异常与矿点处CD-3磁异常具有相似的特点,经推断磁异常可能与辉长岩有关。矿点东、西两侧新发现2处地质背景、矿化特征、物化探异常与此类同的镍矿(化)点;另外,在CD-1磁异常处,圈定的1:5万36号水系异常主元素为Cu异常,解释推断认为是铜矿化引起。因此,认为对尔山一带具有寻找岩浆熔离型铜镍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密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例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哈密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床)在构造上处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觉罗塔格复背斜东段,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华力西中期基性—超基性岩,岩体侵位于中石炭统干墩组和梧桐窝子组,多属同源同期多次侵位的复式岩体,其特征是镁铁比值偏低,为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利于形成铜镍矿床,其主要成矿类型为岩浆熔离型硫化铜镍矿床。文中还介绍了该矿带中黄山东和黄山铜镍矿床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以新发现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质、化探背景,在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区内岩体地质特征、岩石矿物组合、热液蚀变特征、物理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该岩体的找矿意义,划分铜镍找矿预测区。结果表明:岩体以辉石岩为主,次为纯橄榄岩、橄辉岩、角闪岩及少量玄武岩、安山岩,具有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的典型矿物组合特征;热液蚀变见蛇纹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导致岩体镁铁比值偏小;岩体具有较好的铜镍异常且异常面积大,具多级浓度分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表明,岩体具岩浆型铜镍矿产的一般规律,反映该岩体具有寻找铜镍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裂谷、造山带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石中,矿床赋存岩体中下部;矿石呈星点状、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和块状,主要矿物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橄榄石、石英等;矿床形成温度较高;成矿氧逸度范围受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和橄榄石-石英-磁铁矿矿物组合控制。硫化物硫同位素显示出两种特征,一种为金川、赤柏松、喀拉通克、黄山东、红旗岭、金宝山等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主要分布在-1.6‰~+3.1‰;另一种为煎茶岭、力马河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1.5‰~13.8‰。根据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得出大多数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岩浆(金川、赤柏松、喀拉通克、黄山东、红旗岭、金宝山),少数矿床硫的来源较为复杂(煎茶岭和力马河),很可能是两种以上来源。  相似文献   

9.
地质·物探·化探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展开,依靠在地表发现蚀变、矿化、转石、露头进行找矿的机会将越来越少.其出路是进入地下,找寻隐伏矿体. 物化探方法有较大的勘探深度,成为寻找隐伏矿体的重要手段,但多解性是致命的弱点.例如:磁铁矿能引起磁异常,基性、超基性岩也能引起磁异常,火山岩,磁铁矿、磁黄铁矿化的沉积岩,变质岩都能引起磁异常.直流电法也有同样的问题:能引起高阻、高激化率的,既有石英脉型金矿、石英脉型钼矿,也有黄铁矿化石英脉.化探也存在多解性问题:具Cu、Vi、Co异常的不仅仅是含铜镍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不含铜镍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也有Cu、Vi、Co异常.  相似文献   

10.
夏日哈木铜镍矿床是中国第二超大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该矿床是通过优选化探异常确定靶区,并对异常高值点进行检查时所发现。新的化探采样方法是夏日哈木铜镍矿床发现初期阶段的首要手段,在类似于夏日哈木的地球化学景观区,用同样的化探采样方法指导找矿工作,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丽英  何云霞  李铸泰 《吉林地质》2007,26(3):29-34,57
新安铜镍矿产于龙岗陆核南西端,与赤柏松Ⅰ号中型镍矿床、金斗等小型镍矿床构成了龙岗陆核东西成矿亚带,其南部为元古代浑江凹陷。本文通过对新安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该矿床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矿体,即晚期岩浆熔离型矿体和侵位—熔离—贯入式矿体。  相似文献   

12.
新疆若羌红石山镍矿产于早二叠世镁质基性-超基性岩中,杂岩体由多种岩相组成,成矿主要与橄榄岩相关系密切.蚀变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滑石化、伊丁石化、纤闪石化、绿泥石化等,含矿岩体具高磁、低重力、低阻及较高极化率异常特征,Cu,Ni,Co,Cr,Zn等元素显示较突出异常,地表存在次生镍矿风化壳.矿床成因属岩浆晚期就地熔离型镍矿.  相似文献   

13.
朱启金 《云南地质》2011,30(3):289-293
亚拉寨镍矿属岩浆熔离型与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型复合的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底部,有用元素镍平均0.44ω%,伴生铜、钴等。对矿石组份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后,提出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安里铜镍矿属产于超基性岩中的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岩体分异较好、岩相分带清楚,物、化探组合异常与岩体、矿体对应较好.通过对比,新安里铜镍矿成矿规律与已知的营盘Ⅰ、Ⅱ号杂岩体铜镍矿床相似,岩浆分异程度高,推测新安里岩体深部应为地质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潘彤 《中国地质》2015,42(3):713-723
夏日哈木铜镍矿是在东昆仑造山带首次被发现的岩浆熔离型矿床,该类型矿床是青海省铜镍矿勘查研究方向之一.笔者通过夏日哈木镍矿成矿特征研究认为:碰撞伸展环境是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形成的基本条件,成岩成矿年龄集中于早泥盆世,岩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白沙河组,参与后期混染成矿作用.对柴达木南北缘岩浆熔离型镍矿的成矿条件分析发现:泥盆纪热事件显示柴达木盆地南、北缘在该期均发生了碰撞伸展作用和成矿作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均侵入古老地层,地层硫参与成矿作用;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与物探磁异常,Ni、Co、Cu组合异常相对应.综合分析,柴达木南北缘岩浆熔离型镍矿的找矿潜力大,提出了今后柴达木南北缘岩浆熔离型镍矿勘查重点是柴达木南缘的昆中岩浆弧带、柴达木北缘高压变质岩带、欧龙布鲁克陆块.  相似文献   

16.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铜-镍矿床和岩浆铬铁矿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中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状的研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但与中-酸性岩有关的夕卡岩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却很少。  相似文献   

17.
托吐喀腊铜镍矿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准噶尔成矿带东北缘北塔山一带,含矿中-基性杂岩体呈岩枝状产出于NW-NE向断裂构造带上。岩性主要为角闪石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闪长岩,具同源多阶段连续演化的特点。经初步评价,圈定铜镍矿体3个。矿体赋存于橄榄辉长岩-辉长岩中,可见星点状、浸染状、团斑状、块状等矿石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黄铁矿,少量辉砷钴矿、铁闪锌矿。托吐喀腊铜镍矿床的发现拓展了准噶尔东北缘岩浆型铜镍矿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8.
山东桃科铜镍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李超  张增奇  孙斌  程伟  王登红 《矿床地质》2016,35(4):724-736
桃科铜镍矿床是山东目前发现的仅有的2处铜镍矿床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采的铜镍矿床之一,同时也可能是中国形成时代最老的铜镍矿床。含矿岩体主要由橄榄辉长苏长岩、蚀变辉长苏长岩、变辉长岩、角闪岩组成,主要矿物为贵橄榄石、古铜辉石、普通辉石、角闪石和中基性斜长石(培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岩石常发生强烈的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纤闪石化;矿石中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矿物组合,为典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矿物组合;岩石及矿物特征表明矿床为岩浆作用的产物。通过矿物显微结构特征以及计算得出:桃科岩体橄榄石开始结晶温度大约在1421℃左右,古铜辉石和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在1030~1230℃之间,两矿物相在岩石中可以共存。矿石中大量镍黄铁矿蚀变为针镍矿,黄铜矿在边部蚀变为斑铜矿,以及黄铁矿较高的Co/Ni比值(0.1~12.9,平均4.1),都表明矿床在后期遭受了强烈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9.
傅德彬  王琪 《地质论评》1963,21(3):122-128
一、前言硫化铜镍矿床与分异的基性或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有最密切的关系,并且多属岩浆熔离成因,这在目前已为广大学者所公认。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却发现了不少与未分异或分异不好的单独的超基性岩侵入体有关的铜镍矿床。这些矿床多半不只是岩浆熔离成因,也有岩浆晚期贯入或岩浆期后热液成因的。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在王述平、刘若新、李万亨、周作侠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喀拉通克、黄山东、金川和白马寨4个铜镍矿床亲铜元素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矿床具有相似的左倾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和铂族元素明显亏损的共同特点;其亲铜元素质量分数却明显不同,铂族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川铜镍矿床以Ni为主,喀拉通克矿床则表现为Cu占优势;矿床的初始岩浆为铂族元素不亏损的玄武质岩浆,应是地幔岩石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是造成中国铜镍矿床成矿母岩浆亏损铂族元素和w(Cu)/w(Pd)远大于原始地幔(w(Cu)/w(Pd))的控制因素;不同程度(量)的硫化物熔离导致母岩浆中亲铜元素质量分数不同,R值低不是主要原因;早期发生硫饱和可能是铜镍矿床成矿的必要条件,成矿的关键可能在于新鲜岩浆的不断补给;少量硫化物预先熔离结合不含矿岩石亏损铂族元素,暗示这些矿区深部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