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远在四五千年前,夷越人的航海探险能力非常惊人。当时,他们航海依靠的只是竹、木筏和勇气、智慧。当然,如此遥远艰苦的历程,也有遭遇不测而沉入海底的。这就是探险之险,尽管如此,仍是前仆后继。 相似文献
6.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出生于热那亚共和国的一个工人家庭.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之后,他对于印度和中国十分向往,由此萌生了率船队去东方的想法.哥伦布是地圆说的信奉者,认为帆船之所以会从海平面上消失,就是因为地球是圆的.由此他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能抵达<马可·波罗游记>里所说的那个遍地黄金与香料的神秘东方. 相似文献
7.
卡博特的首次远航探险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他们认为自己没花多大力气便取得了与西班牙人一样、比葡萄牙人还抢先一步的巨大成绩,因为卡博特首航发生在哥伦布首航之后,达.伽马首航之前。于是,英国很快组织了对"中国"的第二次远航探险。1498年3月, 相似文献
8.
9.
我国早期航海的主人翁,是《礼记·王制》所说的“东夷”、“南蛮”。春秋时期,长江下游,即太湖流域的吴国、杭州湾沿岸、钱塘江流域的越国,济水流域、山东半岛的齐国都建立了"舟师",也就是我国最早的海军。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七次巡海之后,于汾河之上即兴作了此诗。《汉书》说,武帝在汾河大型楼船上设国宴招待各国使节。楼船上一‘时载歌载舞,笙鼓喧闹,这一场面曾使外国客人为之一惊。于此可见,当时楼船之大,稳性之好,结构之牢。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巡海·海漕·灵渠始皇并六国,建立一统各民族的秦皇朝以后,一切从全国统一出发,颁布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令,对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实行全面地统治;用交通作为统一的手段,下令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筑“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开灵渠,整治运河,通海漕,并派徐福东航探险,以期开拓海疆。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文化一例——文身文身,是海洋文化的特质之一。此俗,源于百越,是在维护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被叫做海洋文化,一直延续到今日。可不是么,不经意间,文身的人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世界五大洲都有。 相似文献
13.
郑和于1405~1433年的28年间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航行29.6万千米,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要早将近一个世纪。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评价郑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被困在新西兰南岛海滩上的100多头巨头鲸(也称领航鲸)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大海的怀抱。动物保护人员驾船驱使它们回到深海中去。 相似文献
19.
南极海冰时空发展变化的主要规律取决于世界大洋南极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南极表层水的变淡是主要的自然地理因素之一。变淡的海水能决定南极表层水垂直结构的特点(即有强活动层和弱暧舌)。由于这种原因,提高了大洋上层吸收太阳能的能力,增加了大洋的热含量。此外,参入与大气热交换的大洋热量的多少、南极冰反照率的变化、雪覆盖层等因素都会影响南极海冰的时空发展变化规律。观测到的南大洋海冰实况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在全年中,流冰的最大发展是在9月份,平均面积为1930万平方公里,最小发展是在2月份,只有320万平方公里,在流冰面积增加(7个月)和减少(5个月)的年变化中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性。 冰情时空变化规律(作为冰情和航行条件的主要指标)决定于大洋活动层聚集力和密跃层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