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河湖内容开展创意设计,主要考虑到河流与湖泊的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在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中一般偏重于实现知识目标,如简单地引导学生读图找位置,继而记忆河流湖泊的名称及相关的位置名称。这种枯燥的地名罗列、记忆,仅仅停留于就事论事的概念辨析和单纯的景物欣赏,忽视了河流与湖泊内含的人文情怀的教育。在本课教学中,借助中国古典诗词等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被学生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因为自然地理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存在的难点较多,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本文把高中阶段自然地理内容拆分成45个知识点,设置4个区分度,划分3个类别,编制调查问卷后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高中师生对自然地理知识难度的认知总体相当,但学生的认知难度低于老师(即和老师对比,学生认为较容易);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难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高中自然地理容易的知识点主要集中于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困难知识点主要集中于程序性知识,但师生认知总体有较大偏差;师生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难度认知总体相当,但存在部分知识难度认知极不吻合。本文依次从知识难度中认知的主体、客体、载体三个方面对师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对自然地理知识教学的难度调整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明 《地理教学》2012,(6):31-34
所谓追因型情境,是指根据自然地理的知识特性,为落实课标要求所创设的,适合学生主体学习,并作用于主体活动,产生一定的追根究底的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学习内容,具有追因分析的机会和条件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夏之洪 《地理教学》2011,(19):25-25
高中自然地理课内容很丰富,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干听理论易厌倦,如果融入人文情怀,课堂气氛别具一格,效果独到。  相似文献   

5.
徐祝余 《地理教学》2010,(22):37-38,41
地理学内容一般被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块(也有人认为还包括区域地理,其实区域地理应视作为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在一个区域的具体组合)。自然和人文各有特点,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至于谁更容易学习掌握,同学们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自然地理逻辑性太强,知识深奥灰涩,难以理解;但也有同学认为人文地理内容宽泛,难以把握,答题时容易出现偏漏。  相似文献   

6.
高师自然地理课程蕴含丰富的科学思维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根据自然地理课程中科学思维素材的不同类型,除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取微课、在线课程、隐性课程、校外活动等培养路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导入是影响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自然地理一直都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从知识层面来看,高中自然地理知识较为抽象,概念及规律较多,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从学生层面来看,15~16岁的高  相似文献   

8.
邓霞林 《地理教学》2013,(13):18-21
正一、学情分析中国地域文化需运用所学过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知识全面地对区域的农业生产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文艺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内容综合性强。高一的学生通过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图表阅读分析  相似文献   

9.
田国全 《地理教学》2014,(16):53-56
正地理是一门兼具文理学科特点的综合学科,学生甫一跨入高中阶段即面临难度相对较高的自然地理内容的学习,难免会因对自然地理一些概念、规律的不理解而出现认识障碍,从而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继而对地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借用学生初中阶段比较熟悉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作铺垫、作衔接、作类比,无疑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这是很多学生的常识性认识,但为什么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却是自东向西的?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判断一个  相似文献   

10.
人文地理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往往选用最新的国内外素材,结合区域地理,综合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关注区域人文特征和区域发展,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人文地理的分数比重明显增加。而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普遍感觉是“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人文地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阅卷情况也反映出学生答题时都能得点分,但得分率不高,考试得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黑色人种的故乡”、“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特征基本上可以体现大部分非洲的地理特征,但更突出本区的人地理特征,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地理特征服务,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特点。通过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地区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种族之间要平等、国家之间要平等互利、相互合作,还要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等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恰到好处地选择和设置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主要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部分组成,由于这三块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各不相同,教师在提问设计时应该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理知识是实现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综合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区域地理背景,考察区域地理系统内容的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为高考提供命题材料,有机联系当前相关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能较好的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淡化了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又强化了理性思考过程和科学严谨的表达能力,充分表现了地理知识的科学性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骏 《地理教学》2013,(10):51-52
正中学生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高中地理作为一门亦文亦理的桥梁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上天入地,从古至今,时空跨度大。既有美不胜收、风景迷人的自然地理内容,又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还有抽象的空间天体模型。在学科内容上,吸引学生关注的点很多,高一地理第一篇中涉及宇宙环境以及天文知识,这些往往是学生提升地理学习兴趣的首要切入口。受教材及学时所限,这些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只能浅尝则止,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天文拓展课程的形式加以补充。上海市延安中学长期坚持在高中阶段开设天文拓  相似文献   

15.
陈继革  潘貌貌 《地理教学》2012,(17):44-47,54
一、考试要点与例题分析"大气"内容历来是各年高考的重点命题内容,2012年也不例外。"大气"是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理性思维含量大,而且具有极强的再生性和辐射性,触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文地理涉及内容多。在以能力考查为主和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下,"大气"知识每年必考,分值高。试  相似文献   

16.
陈庆军 《地理教学》2014,(17):24-28
正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自然地理(必修一)从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新教育理念。但因高初中地理内容和教法学法的巨大落差、数理化生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严重滞后,或因迎合考试评价致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取舍失衡等诸多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叠加,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地理的难度不亚于物理、数学,以致不少学生一开始就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并严重影响后续教学的正常开展。课堂教学方面,满堂灌、赶进度仍是普遍现象,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  相似文献   

17.
王建明 《地理教学》2009,(11):45-46
“图也是课文”,或者说,“图就是课文”,这是在地理课上我经常给学生灌输的一种观念。学生学习地理感到比较头痛的是自然地理,而自然地理中的原理、问题绝大部分体现在示意图上。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来引导学生剖析图意,是决定一节课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自然地理》中的“地球仪”一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和赤道;二是经纬度的划分和经纬网的作用。地轴、两极和赤道是讲清经纬线概念的前提,掌握经纬线和经纬度知识又是学会看地图、  相似文献   

19.
邵梅 《地理教学》2010,(4):40-41
苏州市的初级中学从2002年9月起,成为江苏省内整体进入实验的几个地级市之一。统一选用《历史与社会》及《自然地理读本》。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每周开设3节课,另外每周再补充一节《自然地理》课。为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我校特对2008级全体高一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初中学习地理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市区部分学校的《自然地理》课安排原地理老师上,  相似文献   

20.
以4道自然地理考题为例,从3个角度讨论分析了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学科内知识迁移能力进行"有意识"培养的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