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周峰年之后太阳活动的趋势是天文,空间、地球物理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用峰值与降段长度间的回归关系给出二十一周的结束期;用经过概率函数改正的相似周期给出降段各月的黑子相对数预报平滑均值。  相似文献   

2.
从地面发射月球探测器的窗口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典型的月球探测器飞行轨道包括地球停泊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月球卫星轨道段和着月轨道段。首先介绍了设计从地面发射月球探测器轨道典型的约束条件;然后,借助于二体假设,建立解析表达式,分析各种约束对窗口选择的影响,给出了各轨道段概略的飞行时间和粗窗口;最后,利用精确的探测器轨道动力学模型,计算精窗口,并给出了一则算例,所得结论可为月球探测器轨道发射、轨道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般常用的人造卫星轨道改进方法要求观测弧段不太短而观测资料分布时间又不太长,这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长时期来,我们依靠自己一个国家的观测,而且主要依靠光学观测,进行人造卫星的预报工作,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长弧段(跨越升段和降段)的密集观测。这就迫使我们利用分布在较长时间内的稀疏观测进行轨道改进。为此  相似文献   

4.
授时大统历法五星推步的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天文学报》2008,49(2):207-215
用元明授时大统历步五星术和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大明嘉靖十年(1531)五星每日夜半位置.利用比较法,对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五星会合周期、逆行段和合冲(或上下合)角速度进行比较,通过行星平运动和实运动的比较,分析研究授时大统历步五星精度,给出定量分析结果,探讨了授时大统历步五星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氢脉泽由C场不均匀导致的跃迁频率相对变化率,提出了三段螺线管和四组线圈两种C场组件设计方式。利用轴线上磁场的高阶展式计算了L=0.05~0.5的三段螺线管构造匀强磁场时的安匝比以及螺线管间距,并选择L=0.2~0.45的三段螺线管进行了磁场的有限元分析,给出了不同宽度的三段螺线管磁场非均匀度分布。其中L=0.45的三段螺线管在储存泡区域的最大非均匀度为0.105%,相应的跃迁频率相对变化率为1.02×10-13。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了四组线圈以及五组线圈构造匀强磁场时线圈间的安匝比和间距,并对线圈内的磁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给出了非均匀度分布,四组线圈式C场筒内磁场在储存泡区域的非均匀度最大值为0.066%,相应的跃迁频率相对变化率为6.42×10-14。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一种基于变比冲核电推进载人飞船探测小行星的轨道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双脉冲单圈Lambert轨道转移,对地球出发段和返回段进行搜索剪枝,再从两个可行区域中优选最佳飞行路径.设定"推进-滑行-推进"的分段飞行策略,以工质消耗最少为指标,利用混合法优化核电推进飞行轨迹,最后以分段优化参数为初值,基于整体任务约束将全飞行过程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将各飞行段进行拼接,获得整体参数优化解,并给出了数值和图形结果.  相似文献   

7.
厘米波段背景噪声电平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厘米波段天线背景噪声电平测量的重要作用、基本条件和要求。介绍了其测量系统灵敏度的估值方法,及在工程上用定标的技术参数计算灵敏度的公式。测量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测量数据处理结果符合得很好,证明该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估算、工程计算方法及实施的测量方法是科学的、严密的,测量的数据是真实的、准确的。同时给出系统测量原理方框图,定标的技术参数和技术路线等,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太阳活动对中国中纬度地区8级大地震的可能触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发生在中国中纬地区(20°~40)°Ms≥8的大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地震的发生时间多处在太阳活动周的降段至谷段,并且具有统计意义,显示出太阳活动和地震活动的相关联性。联想到中纬度地区洪水与太阳活动负相关,即在太阳活动低年,降雨充沛,甚至发生水灾。作者认为大雨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岩石被水浸泡后,耐剪强度下降,从而使已孕育的大地震容易触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2000 - 2049 年行星天象的第二部分,包括外行星纬度最南、最北的时刻及纬度,外行星过升、降交点的时刻;金星、火星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和其它外行星经过赤道时刻及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行星之间相合,行星与恒星相合的时刻、赤纬差及它们与太阳的距角( 冥王星除外) 。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1981年2月用Hγ和Hδ窄波段对 Vela X-1进行的光电测光观测结果,讨论了用谱分析所得到的可能周期。同时给出1980年4月对同一天体的光谱观测资料。与这一时期x射线波段自转周期突变行为相比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给出了太阳光谱望远镜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测定方法.以及给出了我们用星光作为目标来测定望远镜光学系统传递函数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和理论基础。实测结果给出望远镜空间分辨率的上限为0.6“,95%光能集中度在1.2“以内。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研究人造卫星的运动,常使用近点周期和交点周期.前者是卫星连续两次飞过近地点所用的时间,由于轨道近地点不易精确测定,通常不由观测直接确定近点周期.后者严格说来是卫星连续两次由南向北飞过地球赤道面所用的时间.Н.Д.戎哥洛维奇曾给过以上两种周期的有关公式和转换关系.但通常由观测得到的交点周期,多是卫星连续两次在升段(S→N)或降段(N→S)飞过某一特定赤纬圈的时间间隔.例如:紫金山天文台是以卫星飞过δ_0=35°赤纬圈、英国 RAE 是以卫星飞过轨道最北点等等作为测  相似文献   

13.
刘林  胡松杰 《天文学报》1996,37(3):285-293
对于改进的Encke方法,选择适当的参考轨道是一个关键.然而,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弧轨道计算,目前所给出的几种参考轨道均需要逐段校正,这将给定轨问题带来附加的复杂性.本文将仔细探讨如何选择参考轨道和减少校正次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各向同性坐标系中推导了用统一参量表示的球形静态天体的体内、体外Schwarzrchild线元。并进之在三个常用的所谓的Bondi-Sachs坐标系中分别计算了Einstein,Bergman-Thomson和Landau-Lifshitz能量-动量膺张量所给出的球形孤立天体的体内、体外的能量。结果指出前者在体内外给出正能量值而后二者在体外给出负能量,同时在体内给出大于Mc~2的能量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星和资料归算的原理以及软件设计方案,并给出软件设计的主要框图。  相似文献   

16.
Fermi卫星对GeV能段的河外伽马射线背景(Extragalactic Gamma-ray Background, EGB)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量, 极大提高了对高能伽马射线背景的认识, 但是在TeV能段, 使用空间探测器进行观测非常困难, 只能依赖地面伽马射线探测器, 如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 目前, 对于TeV能段的河外伽马射线背景的认识还不完善. 使用有低活跃状态能谱的61个TeV源(包含2个星暴星系、6个射电星系以及53个耀变体)的累计流量给出河外TeV伽马射线背景的下限. 结果显示, 低能段(0.5--4.5TeV)流量由两个临近的耀变体Mrk 421和Mrk 501主导, 贡献了大约58%的累计背景流量; 而大于4.5TeV的能段, 由3个已观测到10TeV以上能段流量的极端耀变体H 1426+428、1ES 1959+650以及1ES 0229+200主导. 最后分别探究了星暴星系、射电星系以及耀变体对河外TeV伽马射线背景的贡献, 不同耀变体子类对河外TeV伽马射线背景的贡献以及不同红移区间TeV源对河外伽马射线背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使用跟踪打印经纬仪观测人造卫星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用多项式拟合来评定该仪器的动态精度并给出取定多项式项数的三条原则,最后就我国70001和71004两颗人造天体的观测资料,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大型太阳望远镜观测数据的分布式高速实时存储过程中,作为元数据的FITS头和FITS数据文件的不一致,导致应用程序不能根据构建在元数据上的索引信息检索到相对应的FITS数据文件。研究了这种环境下,两类数据的一致性模型;分析总结了二者在实时存储时的一致性保障机制和解决方案,提出了应用改进的两段提交协议来协商这两种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并给出了两段提交协议在高速数据存储背景下的算法实现,研究过程和方法能够对其他科学领域的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太阳射电精细结构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调研,发现由于观测仪器技术指标(时间、频率、频率覆盖、偏振、灵敏度等)相对不高,有很多的精细结构,在时间上、在频率上并没有被完全分解开来,或是没有被检测到。对FFS的研究,还处于发现-认识-逐步深化的阶段。观测资料还很单薄。在微波高端(厘米波段),精细结构的观测资料更是很少。另外,对FFS也只是有一个侧重频谱形态的分类。本文利用我国的“太阳射电宽带快速频谱仪”的观测资料,几年来,对微波频段的射电快速精细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发现了弱偏振微波尖峰辐射中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和偏振反转现象;首次发现了微波(短分米波段)高偏振U型爆发并给出解释;首次发现了厘米波N型和M型爆发并给出解释;首次发现了高偏振微波斑点并给出解释;首次利用甚高频率分辨率频谱仪,通过对大样本的分米波尖峰辐射的统计,给出了更为可靠的、更小的相对带宽的下限;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对运动Ⅳ型爆发及其伴生的精细结构作了探讨;对双向电子束的起源及其加速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MX1502接收机测量电离层电子柱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给出测量精度估计和测量结果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