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说三个观点。第一,我不同意城镇化支持农民进城。城镇化是通过两个流动实现两个转化的过程,一个流动是人口的空间流动,从农村流向城市。第二个流动是社会流动,由中下收入的阶层,逐渐通过城市化过程中的培训、教育、就业,逐步上升为中产阶层。当一个国家建立了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结构的时候,城市化进程完成。第二个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在工业化发展前期工业化决定城镇化,工业化的中后期城镇化决  相似文献   

2.
针对郑州、开封、洛阳(郑汴洛)三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人口和产业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评估城市扩展及其对应人口/产业土地承载密度变化的方法,并在郑汴洛地区开展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三市的城市用地均处于快速扩展中,且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变化呈负相关,说明:城市扩展更多是以侵占周边农田为代价;三市单位城市用地的人口承载力下降(郑汴洛三市对应的趋势值分别为-0.05,-0.06,-0.08),而经济承载力上升,说明其经济城市化表现突出,而城市的人口聚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需提升单位城市用地的人口承载力,协同推进人口、产业和土地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曾鸿程 《地图》2000,(4):25-28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的物质状况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对本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正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城市化研究也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动态变化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本文将探讨以地图的形式来表现城市化动态变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的物质状况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对本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正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城市化研究也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动态变化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本文将探讨以地图的形式来表现城市化动态变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城市化、数字城市建设以及测绘工程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培养服务城市化的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4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城市化水平预测、人口统计口径、人口规模预测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大连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旨在找出两规之间的协调途径 ,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化发展信息的获取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文中以2003年、2005年和2007年3期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提取出西南地区城市空间信息。考虑区域差异性,将西南地区分为川渝、云贵和广西3个区域,分别进行城市化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分析。将夜间灯光数据应用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数据提取精度上还需进一步结合中尺度遥感影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不断的加速,城市化水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提高到目前的43%。每年城市化率提高0.8—1个百分点。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央的重大决策,各级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但是,对城市化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追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不少的问题。问题一:把城市化简单地理解为农民向城市集中,特别是向大城市集中,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研究的GIS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城市化的研究方法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建模方法,根据中国城市化特点提出了城镇人口比与城镇人口绝对规模相结合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集成该模型,将中国城市进行了城市化测度分级;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距离为选择要素,多指标综合的城市群分析模型,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为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群现象提供了一种灵活工具。  相似文献   

10.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城市化空间进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多时相TM数据,对上海西南快速城市化地区近10 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揭示了该区域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城市扩展强度; 计算城市化成熟区中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通过城市化成熟区和各实验区建成区用地面积密度值的比较,制定“城市化进程指数”,进行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刻画。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征用制度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一个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集聚过程。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大量的农村土地转换,在我国,这个转换过程必须经由征地活动来完成,所以土地征用制度的安排不仅关系到城市土地利用及城市发展的顺利进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住房及社会保障体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暴露出了很多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发展,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研究城市群联动空间增长动态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在城市扩张的研究中,传统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为代表的城市扩张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单一的城市展开,缺乏对城市群空间交互作用和联动增长效应的建模,难以真实反映城市群的空间扩张过程。通过引入城市流模型来量化城市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并将其作为转换规则嵌入CA模型,构建了一种顾及空间交互作用的城市群联合空间增长扩张过程分析模型,并以武汉都市区为例,模拟了武汉都市区(1个主城区+6个远郊区)的城市扩张过程。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CA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更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群联动增长扩张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刘兵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i004-i00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对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土地主管部门,我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在治理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既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要切实保护好耕地,结合永川城市建设实际,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加强土地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并重之路。一、全面贯彻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增强耕地保护意识贯彻“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持舆论先行,正面导向为主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三宣传”、“三到位”,即向领导宣传,向工作人员宣传,向群众宣传:从上到下形成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国土资源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决好。二、正确处理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全面落实“五个不准”和“六个不报批”在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占用耕地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处理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我们在做城市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项目用地报批程序上,做到先进行用地预审,再立项、选址,不能先斩后奏。重大项目用地,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也必须在调整规划后再用。  相似文献   

14.
稳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土地制度合理与否,在稳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20年,中国将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验及其与土地制度设计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提出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土地制度,才能确保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软着陆的论点,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土地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催生了我国学者对于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本文选取河南省的108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对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在逐步提高,由时空图可知,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且不断向四周扩张。  相似文献   

16.
国际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态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引言 迅速扩张的城市化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现象。50年来,世界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到2000年,世界上70亿人中的约50%居住在城市地区;约6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0万。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和南亚(图1);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测绘》2020,(1):38-41
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交通供需矛盾,道路拥堵、交通事故、资源过度消耗,成为摆在交通管理部门和用户出行面前的三个难题。数据显示,在所有获取交通信息方式中,通过手机地图APP获取交通信息的高达72.3%。因此,以移动导航应用为抓手的"智能+出行"模式,就成为连接出行者与管理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流域不透水面是流域水循环模拟的重要参数,科学的估算方法对于城市化地区的水量与过程模拟、面源污染的估算、气候变化模拟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利用1988年、1994年、2002年三个年份的TM数据,以区域不透水面及其变化信息提取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计算机辅助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方法对区域不透水面进行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混合法探测技术提取不透水面变化区域和变化类型。变化监测的总精度平均达到89%,足以满足水文模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泉州市城市扩展的遥感监测及其城市化核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以泉州市为研究区,采用仿归一化植被指数(NDBI)和监督分类法对1989年和2000年的TM/ETM+图像进行城市空间信息提取,分析了城市空间扩展的趋势,探索出泉州市是以乡镇企业为城市化核来进行城市化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刘贤赵  王巍  王学山  杨文 《测绘科学》2008,33(1):163-166
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为土地定义为建设用地,利用2004年TM影像得到烟台沿海区县建设用地数据。用缓冲区分析提取乡镇水平上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数据,缓冲半径从100m到2000m,利用ArcView空间分析功能对建设用地比率、人口密度、河网等级和水质进行叠置分析,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烟台沿海区县28个水质监测站各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共同作用可以解释85%以上的水质参量模型,反映城市化的建设用地比率比人口密度能更好地解释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大多数水质参量的最佳模型出现在2000m的缓冲半径上,表明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是影响研究区域水质的首要因素。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