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全站仪测量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全站仪在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获得三维地形图要素的底部特征点相当简单,关键是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利用全站仪是怎样获取的,本文通过几种方法和对应的实测数据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全站仪测量三维数字地形图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数字城市GIS系统的矢量地形图数据更新策略与流程。针对不同比例尺的矢量地形图数据分别采取版本更新和增量更新的方式,提出根据比例尺、要素的凸包、属性等特征的匹配结果筛选出数据库中变化的要素。最后以贵州省兴义市矢量地形图数据为例,对提出的更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更新方法可以应用于数字城市矢量地形图数据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形图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其中地形图各要素的入库前预处理是整个项目进展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数据库的质量。本文以福建省某市1∶500数字地形图数据库建设项目为例,针对传统居民地要素预处理方法费时耗力的特点,提出了基于LISP的处理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数据库建设中居民地要素入库前预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划需要将现有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缩编成所需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本文主要介绍在MappingStar软件中利用1∶10 000数据缩编1∶50 000地形图中各层要素时综合、取舍的处理方法和原则,并对缩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刘洪  黄军胜 《测绘通报》2017,(5):100-104
论述了数字地形图中产生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的可能原因,分析了高程点和等高线在地形图中的空间位置关系及作为判断条件的数学关系,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判断规则,展示了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找出其错误的核心代码,此研究对于减轻质检人员在检查数字地形图的高程点与等高线错误时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形图数据库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数据基础,而各地早期地形图均为CAD格式,为了实现CAD数据到ArcGIS入库数据的转换,并满足入库要求,本文结合福建省数字晋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数据标准,探讨了基于CASS的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入库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形图生产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数字地形图的发展历程和数字地形图的生产过程,论述了数字地形图质量控制内容和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数字地形图质量评定标准并对数字地形图质量评定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和坐标系统,两者之间的数据转换是海陆数据共享与融合的前提。本文从数字海图陆域地形要素编制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数字地形图数据向海图数据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按照现有的模式,数字地形图生产大多以图幅为单位,采用AUTOCAD等数据格式进行存储。而GIS入库要求数字地形图数据以行政区域等区块为单位存储。两种不同的存储方式使数字地图数据在入库后,要对居民地、道路、水系和管线等地形要素做接边处理。针对海量数字地形图数据入库后的接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幅边界缓冲区分析,兼顾要素属性匹配约束,实现多图幅数据自动接边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智能、判断准确,极大提高了接边效率以及准确率,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编制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建库的前提,更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点之一.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国标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应用实际需要,提出一个面向地理实体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方案,方案中体现了实体要素和辅助要素的区分,既满足了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的实际需要,又为未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提供了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