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地质》2012,(7):29-30
从别墅到摩天大楼,从传统农业到高标准农田、科技园,华西村向天增地的理念得到彰显,也实现了真正的“寸土寸金”。  相似文献   

2.
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上,苏仙区国土资源分局坚持从“生”到“死”、从“超越”到“退守”、从“散”到“合”、从“灰色”到“绿色”的四大转变,在2011年4月接受国家矿产资源整合检查验收组考察时,获得了“目前郴州是湖南省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最好的地区,也是郴州市历年来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最好的时期”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谢学锦 《江苏地质》2003,27(3):129-139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工作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应用地球化学虽经多年发展,但它仍不能解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重大问题。全球观点、地球化学图是促使应用地球化学起巨大作用的最基本东西,否则,应用地球化学就不可能有巨大的发展,勘查地球化学应该进入应用地球化学的行列。2l世纪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已发展到应用地球化学,从研究分散模式发展到研究分布模式,从只研究成矿后的地质过程发展到研究从地球形成开始的所有地质过程中所有元素的行为,从局部到全球,从资源到环境,从发现、开发、监控到修复,从岩石圈、土壤圈到水圈、生物圈、人类圈。这样的发展趋势必将为应用地球化学解决环境和资源的重大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姜跃 《湖南地质》2010,(10):27-28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是腐败的高发区,发达国家较好地遏制了腐败,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腐败的程度不同。比如在英国,整个18世纪腐败现象都很严重,到19世纪前期进入了高峰期。美国从18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将近一百年间,腐败猖獗。  相似文献   

5.
<正>三十载耕耘,春华秋实;三十载铿锵,初心不改。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建西部院”)从创立到成熟,从专业到精业,再从精业到卓越,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步伐坚实,逐渐成长为一支堪当重任的团队。  相似文献   

6.
张进  曲军峰  王勤  程弘毅 《地质学报》2022,96(5):1524-1543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地质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诸多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和科研机构,立德树人,培养了第一代地质学家,主导了前中央研究院的重大机构改革,为地质甚至科学事业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践行自己报效国家的理念。他是在我国开展系统性区域地质调查的第一人,开启了中国人系统地质填图的先河,先后填制了诸多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为后世我国构造地质界奠定了研究传统。他填图的区域从克拉通到造山带,从弱变形区到强变形带,填制的地质图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关注地层到构造内容的逐步增加,不仅体现了一个地质学家野外填图经验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体现了我国构造地质学逐渐从地层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国际上构造地质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从地层学中分离出来的阶段一致。因此丁文江先生不仅仅是我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开山宗师。丁文江先生始终怀揣科学救国的信念,将自己的一生融入到科学救国、传播科学思想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活动与当时的国家建设联系,积极参与多项铁路选址、矿产调查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工作,这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中国地质学乃至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质》2009,(10):38-39
广建融资网络 200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城市提质扩容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常德市本级国土资源储备中心的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3年至今年8月底,库存储备土地从500亩增长到7200亩,储备土地年收益从800万元增长到6.82亿元,  相似文献   

8.
十月的岛国新西兰,正是最美丽的春季。从绵延的山脉到高耸的火山,从辽阔的海滩到深邃的峡谷,从无尽的草原到茂密的雨林,从奥克兰的火山口到卢托鲁亚的地热区,新西兰处处都以原始、宁静、自然的迷人风光而令你流连望返。  相似文献   

9.
从湘南,到湘北,再到湘西,这是一段穿越的历程,只为寻求岩石里的秘密。这些固守亿万年的岩石,见证了我们人类从无到有的命运,也镌刻着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19家地质公园,是散布在三湘四水中19个永恒的地球印痕,是地球亿万年的沧桑皱纹。从岩溶、峰林、台地到冰川的神奇地貌,从志留系、泥盆系、二迭系到三迭系的地质纪年,都在这些地质公园中得到一一展示,也许我们难以想象,在亿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到底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地质公园中看到,当年,我们的地球,和谁在共呼吸。  相似文献   

11.
《湖南地质》2011,(7):1-1
骄阳似火的7月,中国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90年,华夏大地见证了两段最重要的历程,从几十位成员的青涩初生到8000万党员的无比壮大,这是一个政党的成长之路;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这是一个民族的复兴旅程。事实上,正是因为一代代杰出共产党人的血肉与智慧,这两段历史已经合二为一,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2.
60年很短,在历史进程中不过沧海一粟。从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到夏商周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从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从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直到现在力行“保护18亿亩红线耕地”政策,有关土地的制度变革史林林总总,绵长厚重。 60年很长,在新中国诞生后的这一个甲子轮回里,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和机构从无到有,从散到聚,期间历经坎坷,分分合合,终于使得一个更具科学规划和管理的体系趋于明朗。 这里,首先是三位老人的讲述。从他们的记忆里,我们可以窥见国土资源战线60年的风云变迁——  相似文献   

13.
王琳  戚建国  张葆华 《水文》2003,23(6):28-30,34
介绍了在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中,应用各种计算机管理技术,从硬件系统到软件系统、从本地系统和数据库到远程异地系统和数据库进行维护管理,以及建立管理防病毒网体系和Internet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生态最脆弱的省区之一,宁夏人治沙可谓历史久远。从草方格控沙到沙地里长出香甜的硒砂瓜,再到今天的沙漠月光温室,宁夏治沙已经进入了革命性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始于19世纪,到今已经历了由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从东部到西部以至全国范围,区调方法不断完善、更新的过程。据各时期区调的特点,可划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颜青 《湖南地质》2008,(6):80-80
一、建立严格问责的耕地保护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围绕耕地保护目标,完善耕地保护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乡镇政府丰要负责人对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负总责的规定,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考核。细化耕地保护责任,继续实行从市到乡、从乡到村、到组到农户五级签状,签订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  相似文献   

17.
广州珠江西航道,流溪河有机污染特征与感潮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珠江西航道和流溪河在广州市区上游,为广州市主要水源区。由于感潮作用,受市区严重污染的水体因涨潮上溯而上游传输。严重影响上游水质。因此,弄清感潮作用对广州水源区水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对水源保护与利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下游到上游,对水源区底泥中有机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上游到上游,受感潮作用影响逐渐减小,污染程度逐渐减轻;(2)水源区有机物特征呈有规律变化。从靠近城市的下游到远离城市的  相似文献   

18.
编读     
《湖南地质》2009,(10):2-2
一甲子的时光,国土资源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不仅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还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是统一的,关键在于变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1979,(5):12-16
我所是在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迎着工农业和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于1957年建立的。二十多年来做出了一定成绩,走过了从模仿到创新,从创新到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本来,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勘探技术研究工作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顺利发展下去,工作可以取得更大成绩,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全国科研机构大砍大杀,我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基地被拆毁,全体职工被下放,一切前功尽弃。一九七二年,我所科技人员在没有试制、试验条件情况下,长年累月,分别到全国各地有关工厂、队从事科研工作,后来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