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秀琴  吴婷芳 《干旱气象》2014,32(6):1003-1006
甘肃敦煌地区气候条件虽然适宜棉花生长,但热量条件处于棉花正常生长适宜指标的下线,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敦煌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1983~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敦煌棉花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棉花的株铃数、单铃重及僵烂铃率、蕾铃脱落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蕾期气温、花后热量和花期气温、裂铃吐絮阶段灌水量是造成棉花僵烂铃和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花铃期的平均气温越高,热量越充足,越有利于棉铃数的增加;7月上旬至8月中旬夜温不足降低了棉株矿物质和贮存物的积累速率,导致花蕾及胚珠发育不良,单铃胚珠数减少;盛夏7月中旬高温造成棉铃代谢紊乱,导致单铃不孕,造成株铃数不足和单铃重下降,进而影响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
薛晓萍 《气象》1998,24(2):18-21
引起棉花产量波动的主要产量构成要素是株铃数和单铃重,作者将大田监测与气候统计相结合道德预测单株现蕾数,成铃雍铃重,对对最终产量进行预后,提高了产量预后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棉花产量结构及发育速度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新疆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构建棉花品种熟性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度对不同品种棉花产量结构及发育速度影响的模式,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变化对不同品种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霜前花比例及发育速度的可能影响。该文对棉花生产气象监测、预测及评价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棉花产量是由每亩株数、每株铃数和铃重三个要素构成的。在当前生产水平(农田基本条件、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棉花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年的气候条件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农业气候评价,对研究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总结抗灾夺丰收的经验教训和制定高产栽培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八三年棉花生长过程中,总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5.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长中后期的常发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1989—1998 年的资料分析,发现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是由气象条件造成的,从中找出了棉花烂铃的规律,并提出了防御烂铃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使用湖北省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年3-11月“中棉所29”、“抗虫杂交棉中02”和“楚杂180”三个抗虫棉品比及生态适应性试验资料,对其产量构成因素、棉花各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影响、气象条件对棉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个棉花品种均适宜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种植。相对而言,“楚杂180”出苗快,单株铃数多,座桃多,僵烂铃率低,且抗棉铃虫和红铃虫,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可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优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棉花生产中,为了增加产量和提高棉纤维品质,不能不充分并全面地考虑棉花产地的气候资源。棉花单产首先与生产中采用的综合栽培措施有关。同时,棉花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秋季初霜冻、植株停止生长时未成熟的棉铃受害程度等,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纤维品质。因此,鉴定第一个棉铃开裂至秋霜期间棉花生长期的热量保证率尤其有意义。因为这个时期的条件决定着棉花裂铃的数  相似文献   

8.
气象条件对棉花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分析总结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将为保证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新疆博州1997-2012年的棉花产量、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直线回归拟合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与棉花全生育期内各时段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播种出苗期,降水和日照是影响博州棉花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5月幼苗期,降雨日数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6月处于五叶和现蕾期,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7月是博州最热的季节,棉花处于开花期,并开始结铃,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因素;8-9月棉花裂铃和吐絮期,博州出现影响棉铃生长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寡照天气不明显。最后针对博州棉花生产提出了气象服务重点工作建议,为搞好气象为农服务,为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棉区棉花阶段延迟型冷害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客观定量评估北疆棉花冷害,本文利用2003-2007年在北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和莫索湾气象站进行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处于不同热量条件下的花铃期棉花进行发育期、外部性状、产量性状监测。结合两站同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整理两站开花至裂铃期间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日最低温度、及≥10℃、15℃、20℃活动积温等资料。综合气象学、生态学信息,分析棉花花铃期低温对棉花发育期、外部性状特征、产量性状特征的影响。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建立了北疆棉区棉花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与产量的回归方程,并由此得出北疆棉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阶段性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开花盛期间隔日数指标;运用相同的方法得出出现轻、中、重度级别延迟型冷害的开花至裂铃期间单铃重指标。  相似文献   

10.
2003—2005年在新疆石河子棉区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内,通过智能人工气候箱实施低温处理试验,研究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对花铃期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河子棉区棉花在花铃期遭受异常低温处理之后,其叶片和蕾、铃都会发生异常脱落,并且其叶片和总蕾铃数的减少会随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呈现明显增加;棉花在花铃期遭受异常低温之后,其蕾、铃受害对低温的响应速度快于叶片,其受害程度也大于叶片。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棉花产量与日温度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石河子地区棉花产量与日温度因子(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影响本地区玛河流域下游西部团场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因子及其关键时段均在棉花籽种一现蕾生育期内,影响玛河流域下游东部团场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因子及其关键时段在现蕾一裂铃及播种生育期内,并建立了相关模式。然后,用炮台、莫索湾、沙湾的日温度日子分别与121团、150团及沙湾县的棉花产量做了一致的分析,建立相关模式,通过比较,得出石河子地区的日温度日子与当地棉花产量的关系具有代表性,影响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日子及其关键时段与调查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2.
棉花产量及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1995年地膜棉花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分别建立了籽棉产量和霜前花率积温模式,并建立了影响棉花品质的纤维长度、衣分、衣指及子指的温度、耗水量模型。分析了各自的影响机理,并推算了宁夏各地在气候正常年份下新陆早1号的产量及品质范围,发现宁夏存在棉花花铃期冷害,其出现概率为20%。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疆大部棉区开春期偏早,开春后气温回升迅速。播种出苗期间,南疆和东疆大部气温偏低,对当地棉花的早播有一定影响,并延缓了早播棉花的出苗速度;而北疆大部降水偏多,对棉田补墒、棉花播种及出苗有利。出苗至开花期间,全疆大部棉区的光、温、水配置对棉花生长较有利,部分棉区形成了“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的丰产格局。棉花花铃生长期和裂铃吐絮期,大部棉区温高少雨、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对棉花花铃生长及吐絮采摘有利。但喀什部分棉区由于前期高温干旱,部分棉田未能及时浇灌头水,且蚜虫发生严重,造成开花期及裂铃期均较常年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棉花生产气象服务决策系统》分五个模块:周年服务、农业气候条件分析、发育期预测、产量预测和基本资料查询.能在棉花生育过程中,根据当前情况及对未来天气估计,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事建议,具有预测发育期、预测产量、进行棉花生产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以及查询基本的农情资料、气候资料等功能,为有关部门指挥棉花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该软件结构设计合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5.
宁夏灌区春小麦LAI与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永宁农试站1994—2012年2个品种小麦观测资料,对2个小麦品种的生长性状、产量和产量结构进行方差分析,然后选取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的样本,建立小麦不同发育期叶面积指数(LAI)与株高、密度、产量、穗粒数、结实小穗数及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的LAI能反映小麦株高、密度和单位面积结实穗数。抽穗至乳熟阶段的LAI可估测株高,三叶至乳熟阶段的LAI均可监测同期密度,以拔节至乳熟阶段最好。抽穗至乳熟阶段的LAI可估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以抽穗期效果最好。抽穗至乳熟阶段LAI能较好地反映小麦产量的变化,可利用小麦冠层高光谱测定值构建的植被指数或MODIS植被指数反演LAI,利用LAI与产量的关系估产。如果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用遥感植被指数估测LAI,就可通过LAI与小麦株高、密度的关系监测小麦长势。抽穗至灌浆前期的LAI相对稳定,利用MODIS植被指数反演的LAI可估测小麦密度、产量和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农作物产量预报方法研究中,多是气候统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从统计局取得产量数字,掺有许多社会因素,难以得到确切的实产数据,这对气候统计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带来困难。以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之积建起的农学模式,虽用实测资料建模,但精度较高的预测必需待掌握三要素的实测值,预报时效较短。 已有人在水稻,大豆、玉米等作物上采用铃形增重曲线作预报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引用于冬小麦,并以布点,监测的试验手段取得大量农业,生物、气候资料,从模拟冬小麦干物重形成过程入手,力求探索时效长,较实用,人为影响较少的具体测点产量预测方法,由此推测全县或全省产量。  相似文献   

17.
气候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产棉区,在中国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目前新疆棉花单产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生产仍存在潜在的风险。本文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产量统计资料和历年气象数据,划分气候丰歉年型,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月平均温度、月总日照时数、月总降水量3个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棉花产量丰歉的气象指标因子,为新疆棉区棉花产量丰歉年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稀植间套多头整板棉田棉花铃重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主茎叶枝铃重与热量条件的相关关系,提出了计算铃热系数和单株锦铃量利用效的计算模式,分析计算了棉田不同时段和不同结构的热量利用状况,综合评价了稀值间套多头整枝棉田叶枝结铃的热量补偿效应和产量补偿效应,为合理调整棉田结构,把握棉田热量资源开发的关键时段和主导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棉铃发育所需积温及温度变化对铃期、铃重、籽重的影响,为棉花栽培管理,特别是修棉提供依据,我们分别于  相似文献   

20.
奢水环境下棉花稀植间(套)作气象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棉花子棉产量与5~9月雨日、棉花现蕾到吐絮期间平均地下水位的相关分析以及单株成桃数与棉株密度、现蕾到吐絮盛期日平均日照时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奢水环境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提高棉田综合效益,通过对棉花采取适当稀植而间(套)作经济价值较高的瓜菜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