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地学断面数字化图形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原地质矿产部系统所完成的6条地学断面图为源数据基础,选用MAPGIS软件平台对6条地学断面图进行了数字化,根据“全球地学断面数字化指南”,并参考了各地学断面的制图标准,建立了中国地学断面图形库和属性库。开发,研制了图形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学断面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介绍全球地学断面(简称GGT)计划和中国地学断面计划的产生;中国地学断面计划宗旨;中国地学断面的布署及其实施、完成概况;中国地学断面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与新认识;最后,对中国地学断面计划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全球地学断面(GGT)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球地学断面的特点 ,以及《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和《GGT数字化指南》等标准 ,研制一套全球地学断面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码标准 ,为建立中国乃至全球地学断面地理信息系统设置主题、分层标准和命名规则 ,以及实体编码标准 ,并把它们应用于中国地学大断面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中。该编码标准为地学断面信息系统的建立 ,为深入研究大陆岩石圈结构构造、地球动力学、物质成分及不同地学断面的对比 ,进而建立大陆岩石圈的三维结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质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承担。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地学科技查新站为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单位以及地学院校等单位的科研立项、成果报奖、职称评定、博硕士毕业等提供了大量支撑。该文在总结国土资源部地学科技查新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查新课题角度出发,分析了科技查新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学断面CorelDRAW图形数据库资源整合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了历时数年(2001—2006)数字化研究取得的中国全部11条地学断面图各种专业图件的CorelDRAW图形数据资源及其说明书。参照国际全球地学断面(GGT)数字化编图指南,独立研制了全球地学断面图的GGTCorelDRAW制图色盘和模板,为应用和普及制作地学断面图提供了软件工具。建立了网页类型的中国地学断面元数据库,编撰了地学断面电子字典帮助文件。上述综合研究工作为中国地学断面图资源共享提供了底层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10日—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了综合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论文375篇。会议共分十四个专题,会议还就九十年代地球物理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地学大断面组织了专  相似文献   

7.
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GT)是80年代国际岩石圈计划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下设了GGT协调组,由地矿部牵头(赵文津研究员任组长)与石油部、中科院、国家地震局等四个部门共同设置了11条一级地学大断面,它们跨越和控制了我国主要构造(见图).全部完成后将为研究我国岩石圈格架打下基础,为研究矿产分布规律和减灾提供深部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江苏地质学会构造专业组与江苏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并委托扬州市地质学会经办的“扬州~镇江地区主要断裂专题研讨会”于1990年11月6日至11月8日在扬州市瓜州镇召开,出席会议的省内地矿、石油、地震、冶金、水利以及南大、南京地校等单位代表40余人。会议共分四个内容:一是约请华东石油局陈沪生总工程师作“HQ—13线地学断面”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地学断面的工作方法和主要地质解释成果,讲述了岩石圈分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1990,36(3):285-288
批谁号项目名称申请人工作单位执行年限89001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孙叶地质矿产部562综合大队1990。3一199薄。12。89002中国海新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研黄福林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1990。3一1992。12。89003 湖北阳新岩体西北段构造地球化学研究郭学全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1990。3一1992。4。89004干式高岭土分级设备研制孙中信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1990。3一1992。4。89005激光荧光法测定痕量,超痕量元素李蓉华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1990  相似文献   

10.
袁琦 《中国地质》1999,(7):12-13
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工作自1991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令第14号《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至今,8年来,对维护地质勘查工作正常秩序和地质勘查单位合法权益,保障地质勘查工作顺利进行和勘查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