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维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反映的过程。知识、智力和思维构成了地理教育中的三位一体。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是地理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能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形成科学概念不可或缺的条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相似文献   

2.
徐炫清 《地理教学》2021,(11):57-60
2020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中,"地质地貌"相关试题成为难点、亮点和焦点.本文基于高考试题的分析,提出了地质过程推理所需要的关键思维能力,包括:以层次原理、反复原理、循环原理为基础的地质思维;物质与过程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的辩证思维;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科学思维;动态时空综合思维,以期为一线备考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牛超 《地理教学》2021,(1):8-13
地理时间思维是主观思维对客观地理事象时间存在及其特征的反映。依照地理事象历时变化与共时关联的存在形式,地理时间思维分为历时思维与共时思维。地理时间思维具有动态性、关联性、尺度性、预见性与时效性的特征。本文基于地理时间思维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表现,解析了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全国卷中蕴含的时间思维及其特征的体现,意在通过地理时间思维的视野,对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形成不同层面的认识,促进与深化对地理“综合思维”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5.
李新莲 《地理教学》2021,(11):43-45,56
本文提出培养以心理地图和思维导图等各类图示有机整合的地理绘本式笔记,并给出"五步两循环"的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地理绘本式笔记受到学生欢迎,并且对成绩中下的学生有辅助作用.今后的培养应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鼓励学生基于发散思维创造性地表达知识.  相似文献   

6.
董建勋 《地理教学》2014,(12):51-54
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运用有效手段表达地理探究的见解和体会,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可视化表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指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探究活动的有效整合是突破这一关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新”背景下,地理教师的工作目标不应限于教授地理学科知识,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文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气温和降水”为例,提出“三关注”策略,即关注情境问题、关注过程体验、关注课堂生成,并基于此探索了引导学生培养和应用综合思维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空间界面理论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但其理论架构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空间界面确实存在"这一经验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其存在性还缺乏理论验证。在提炼空间界面唯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界面的数理模型,并以城乡界面为例,以空间为内生变量,空间中的元素如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外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河南省108个县域为空间单元,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建构了城市系统和乡村系统的函数,并进行了数理推导与求解。研究表明,城市函数与乡村函数存在着交集,且其交集为无穷多个点组成的域面,即存在一个城市与乡村系统空间及其要素相互交织而成的独立系统,进而从理论上证明"城乡界面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CiteSpace对地理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绘制文献数量、作者群体、关键词与发文机构等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地理教育研究主要领域有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分科教学法、地理素质教育等;作者和机构主要是师范大学中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学者。除传统地理教育研究视角外,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差异等也是研究热点。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地理教育实证研究、地理教育可持续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对地理教育的新要求等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张爱娣 《地理教学》2013,(16):37-39
在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区域特征的分析是高考命题核心内容。区域地理教学容易出现为掌握大量的区域地理事实让学生机械记忆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增加学生的负担,并出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分析应用能力较差、地理空间尺度意识较差、知识不能有效迁移等问题。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应重在让学生学会构建和运用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的思维框架,培养学生通过空间尺度的变化进行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能力。依据认知心理学原理,结合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阐述了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思维框架的构建和应用过程,以及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思维框架构建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关于地理体系下核心素养的研究已广泛深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确定为地理核心素养,其中综合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思维,是近年来地理高考重点考查的关键能力之一。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中,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性出发,认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多维度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模型,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本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驱动学生思维的“载体”,通过研究问题的设计、分类、筛选、呈现的优化策略,让学生思维过程、思维水平、思维状态可视化;以思维导图、可视化教具、数字化技术、测试评价量表的应用为学生思维可视的“工具”,构建“基于问题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模型,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进行诊断,调控教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地理能力和解题策略的培养,然而教师却常发现学生上课听懂了,但实际做题时总会遇到很多障碍。这种"能懂不能做"的现象说明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具有内隐性。《地理学习论和学习指导》一书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学习过程是学习的心理过程。"[1]在认知心理学看来,我们不仅要关心解决问题的结果,而且更要关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它认为:"采用什么策略去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15.
非连续分布面状地理现象的图形自动概括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齐清文  刘岳 《地理研究》1996,15(1):1-10
本文首先阐述了图斑概括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即正确处理几何精确性与地理真实性、清晰性和详细性两对矛盾,继而提出了自动化制图综合的设计策略。然后探讨了非连续分布面状地理现象(即图斑)的自动取舍、化简、夸大和移位、以及合并等算法,介绍了上述算法的实现方法,并给出几种地物图形自动概括的应用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6.
17.
地理教学中启发学生提问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城 《地理教学》2001,(12):21-2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沙"为主人公,列举近年来与"沙"有关的高考试题,讲述风与沙、水与沙、风沙与水沙等地理"神奇故事",探究各种"沙"象的具体形成过程,从要素综合、地方综合、时空综合等三大视角,探究地理事象的原理与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达成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晓秦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22,(6):43-46+3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不同情境下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选拔性考试。”针对高三复习课普遍存在的低效、重复、模式化、题海战等问题,本文以“河流地貌”专题复习为例,通过问题进阶设计与真实情境的融合,合理配置课前复习任务和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期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地理问题有效设计的切入点选择 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少则十多个,多则有五六十个提问。这么多的提问都有效吗?英美最近的研究表明,教师课堂每五个提问中,有三个只需要简单地回忆事实性内容,一个是关于课堂管理性的,只有一个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事实上,许多的课堂中的提问事先没有经过精细设计,教师是在不合理的时间,提问了不合适的学生,问了不恰当的内容,这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