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和优化作业设计质量,是落实双减政策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意义重大。基于双减背景,本文从高质量设计作业的角度出发,探寻中学地理作业创新设计的七大路径:活化、特色、精选、原创、个性、实践、评价,力图通过作业的减负、增效、提质,实现作业的育才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作业”视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如何更好地设计作业,以高质量的作业引导学生高质量学习,成为教师高度关注的专业话题。同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凝聚了作者对作业的系统思考,吸纳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团队有关“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品质”项目的部分重要研究成果,为当下作业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正伟 《地理教学》2011,(16):28+37-38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生教育”的理念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掌握生存规律;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4.
程子序 《地理教学》2013,(23):11-15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地理实践作业设计的质量关乎能否有效检测学生运用已有地理知识、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北大附中初中地理备课组面向八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项关于“居住地环境状况调查”的地理实践作业。通过对该项作业的效度分析,发现该作业在检验学生地理野外调查技能、运用地图意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能力、提出地理问题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作业在时间进度安排、区域尺度选择、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欠缺。以此作业为例,为初中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提出了降低难度、优化尺度、多层设计、及时指导等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5.
如今,作业存在与课程改革要求相脱节的现象,且社会对作业也有一定的负面评价,因此作业问题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瓶颈与关键。《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于201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月芬和张新宇等人编著,隶属“作业,教育变革的力量”丛书。该书基于“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研究项目”,着重剖析作业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及成因,以期为逐步提升作业的实施效果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唐蕾 《地理教学》2022,(12):27-30
初中地理项目化长作业解决了传统地理作业形式单调、机械重复的问题,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应用和再创造,凸显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双减”政策下,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提升教学效率的举措。本文阐述了项目化长作业的特征,以沪教版七年级“地形与地势”为例,归纳出初中地理项目化长作业设计之五步骤、实施之四策略、反思之两关系,为初中地理减负增效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蔡明忠 《地理教学》2021,(16):21-23,30
本文探讨如何立足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开展促进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进阶的问题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利用不良结构的情境材料,随主题要素递进叠加,设计有序的问题链,不断提升问题的难度和思维的深度.通过解决问题,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将不良结构材料解构为良性结构的材料;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等级的进阶.  相似文献   

8.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1.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中心任务的,其本质要求是要培养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一个核心就是“尊重”,主要内容是:①尊重人(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②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差异性,承认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③尊重环境(不危害、不破坏环境,要看到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④尊重地球资源。它既要受教育者学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又要学会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符合人的学习认知规律,符合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可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人力资源含量。  相似文献   

9.
朱丽 《地理教学》2012,(8):39-42
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地理高效课堂。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应以"惟生"、"惟学"、"以学论教"作为基本视角,具体包括:教学目标主体必须是学生,学习目标设计要明确合理,课堂时间应由学生掌控,教师要适时引导,为学生服务;教学内容应由师生共同创生与开发,地理问题设计要有效、有梯度,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使用适度、恰当,作业布置有选择、有层次;地理教学评价"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10.
蒋黎敏 《地理教学》2021,(6):45-47,24
地理综合思维包含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本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探索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文章提出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地理学科优势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地进行表格设计、逻辑推理、区域分析、现象释因、头脑风暴五类实训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学习活动,提升地理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许多高中生的假期是用来打“题海战役”的,面对海量的作业学生很难提起精神,能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少之又少。设计怎样的假期作业既能吸引学生又能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做的功课。笔者借助杂志与手机软件设计了两项地理假期作业,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