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地理空间视角是看待地理事物的独特角度,是运用空间的观点认识、观察世界的独特方法。认识地理空间视角的内涵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分析和归纳地理空间视角的组成部分,进而提出对地理空间环境教学的指向性要求是探寻地理区域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把认识的对象放到特定的空间内加以认识""分析充填在特定空间内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空间的基础上叠加进时间因素"三个维度探讨了看待地理问题的角度,并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分析了应用空间视角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了解高一新生地理空间思维的现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地理空间思维培育的针对性。本文在界定地理空间思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空间思维测评试题,开发研制地理空间思维测试工具。应用统计手段,对测试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有待提升;2.学生的空间类比和空间关联思维能力普遍薄弱;3.学生的空间转换和空间建构思维表现差异大;4.不同性别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差异显著。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课程教学组织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对后续教学提出了五点建议:梳理地理教材,渗透地理空间思维培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具学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地理实践,在真实环境中培育空间思维;针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差异进行教学;关注不同性别学生空间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3.
地理新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发展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思维。针对有些学生的思维遇到各种障碍,产生思维惰性,等待教师和其他同学“喂食”的现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各种情景,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达到会思、乐思、善思和欲思的目的,从而提高地理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地理空间尺度复杂,有些超大空间超越了人类的直接感知,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近年来,地理空间思维在国内外地理教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地理空间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心理学、教育学和地理科学的交叉主题,其定义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本文提出的相关概念界定,是基于多年关注空间知识的教学实践和近两年直指空间思维培育的课题研究,以及对国内外诸多文献和相关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总结而成,旨在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视角出发,阐明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空间思维及相关术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把培养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放在学习的首位。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空间性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应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先导,从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空间结构等方面去揭示地理环境特征和差异,使学生自觉地从空间的角度看待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体现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因此,明确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特征、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思维是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素养。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在“地球公转运动”的学习中,由于空间尺度大、动态性强,教师可以通过营造适合学生操作实践的具身空间,认识地球公转现象,再通过空间转化,搭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构建地理空间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8.
王林凤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13(Z1):107-109
为培养21世纪知识、信息、经济人才,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和探索,除要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地理事物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地理现象是地理事物相互作用的表现,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空间特色,各种地理思维活动无一不借助各种形式的空间展开。因此,具有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作为核心观点,并提出地理空间观念教育是地理新课程教学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空间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会区位分析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主要工业部门的区位条件变化为例,落实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梳理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的基础上,对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进行分析,发现其对认知地理位置的三方面和相关思想方法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少部分在教科书中进行了显化指导和说明,更多是以隐性的方式进行了渗透。由此,提出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建议:厘清地理位置的认知思路,渗透认知地理位置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补充认知地理位置的相关地图,绘制直观的地理位置略图。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薄弱,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形象直观地讲解知识点,这成了初中生地理学习的难点。精心设计的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可以化平面为立体,化抽象为具体,把复杂抽象的地理概念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和地理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朱长江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21(2):153-154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标志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根本变化.本文立足于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总结了开展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标志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根本变化。本文立足于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总结了开展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借鉴SEC一致性分析模式,首先将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初中地理课标》)的不同内容主题分为五级认知水平来建立分析的二维矩阵,并通过"标准化处理"生成编码数据。然后利用波特公式计算四册教科书与《初中地理课标》之间的一致性系数,发现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地理教科书与初中地理课标的一致性程度不如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对此,提出地理课程标准应合理设置认知水平、教科书编写应努力契合课程标准、建立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评价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初中地理第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利用学生手绘校园地图优秀作品来进行第一课的教学,教学内容来自于学生,发源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挖掘图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树立了学习地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为今后地理学习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初中地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借助学情观察手段可以有效诊断。通过对学困生学习起点的调查发现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习惯与态度差、学习方式低层次、学习动机外驱化、学习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等问题。通过对学困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发现:学生学习情感不浓厚、听课习惯差、课堂互动少、自主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单一,导致学习效果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找准最近发展区,恰当定位学习起点;规范学习行为,巧设学习支架;构建积极的学科情感与同伴关系,融合心理氛围;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品质;形成学情视角下的课堂评价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