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融合的一种教育方式,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推进以教学改革为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研学旅行,同济中学在研学旅行的内容设计、研学过程和综合评价上做了有效尝试——京蒙天文地理研学活动,践行着"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相似文献   

2.
当前,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研学旅行活动正在全国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众多部门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公司都以研学旅行的名义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各地中小学也依托自身和社会力量组织各种研学旅行实践。语文、英语、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都开展了对研学旅行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尤其是地理学科,改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相互交织形成合力,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素养基础,而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实施途径。基于各地、各学科、各种主体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有益尝试,应当认识到,研学旅行不是随意的市场化游学,也不属于某一学科,而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属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各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综合用作研学旅行活动的基础,研学旅行活动又是对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效的实践检验。当前,研学旅行的开展方兴未艾,难免出现一些目的不明、属性不清、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规范、有效、均衡地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促使研学旅行成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特拟定了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以连载方式分四期刊登于《地理教学》杂志,作为研学旅行指导性规范,促进研学旅行规范化、课程化、优质化。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九个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郭锋涛、周维国,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袁书琪,福州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李文等编写。  相似文献   

3.
朱玲  殷航 《地理教学》2019,(13):51-53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各地中小学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呈现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规划和设计。文章从地理课程系统性开发的视角,根据每种研学旅行基地的特点,提出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整合方案,并以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的地貌部分教学内容为例,结合镇江本地资源,构建了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实施方法,尝试为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明涛  李开明 《地理教学》2020,(4):48-50,56
研学旅行是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河西走廊研学旅行”为例,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跨学科综合型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尝试将研学旅行课程化。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人地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乌兰哈达火山地貌实况,从资源概况、研学活动设计及研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了火山地貌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为当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人地关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乌兰哈达火山地貌实况,从资源概况、研学活动设计及研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了火山地貌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为当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赣南地区286名已参加过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进行实证调查,并借助Amo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研学旅行感知质量与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学旅行感知质量显著正向影响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组织管理、研学旅行课程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分别显著正向影响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提出:中小学尚需进一步做好组织中小学生汇报研学成果、提高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效果以及保障交通安全等工作,通过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感知质量来促进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开展研学旅行的必要前提,结合博物馆展品设计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是满足当前县级中小学在本地开展研学旅行刚需的可行途径。利用地理核心素养与县级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之间的契合之处,从地理核心素养的视角解读馆藏展品,并以县级的曲周博物馆为例进行课程设计。经过反思发现,博物馆展品是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根本,博物馆科研成果决定研学旅行课程质量,博物馆本应成为区域研学旅行的集散地,博物馆联动促进区域研学旅行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三个阶段探究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和评价策略,提出研学前明确目标和提出问题、研学中瞄准核心素养开展主题探究、研学后开展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综合性评价的研学旅行设计策略,并以山东省东营市研学旅行为例,设计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春杰 《地理教学》2021,(15):57-60
高中地理作为唯一将实践力列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现了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引导未来职业规划的研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依托桂林市的岩溶地貌,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总结等方面,通过区域内典型岩溶地貌地点进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广东省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立足关注学生在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撰写报告过程中表现出的信息搜集与分析、组内交流与协作、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等能力;关注学生在复杂真实情境中探究问题的综合思维、认知深度、素养表现;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流露出的地理探究兴趣与地理审美情趣等,进而制定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活动内容、达成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活动任务、创设测评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表现评价。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立足于真实情境,促进学生合作、自我发展、参与体验与创造,是"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得以习得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初步探究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的体现,并尝试提出了研学旅行中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研学"和"旅行"的教育活动,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拥有了广大的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研学旅行基础能力建设的不足也逐渐显露。笔者在对研学旅行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研学旅行基础能力建设中的问题,包括研学标准体系不完善,难以管理和规范研学市场;研学人才队伍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研学基地类型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并且从标准建设、师资建设和基地遴选及建设方向对研学旅行基础能力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研学旅行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研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亦提出了中小学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议,以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质公园建设的目标之一是科普,因此以地质公园为依托建设中小学研学基地,会是未来研学旅行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研学旅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公园和研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在地质公园中建设研学基地的五大策略,以实现将地质公园打造为研学基地,从而更好地为中小学研学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PBL模式是践行研究性学习最有效和最系统的方法,其与研学旅行的融合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提升体验品质。本文将PBL模式应用于研学旅行,以驱动问题为统领,以子问题为支撑,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落脚点,深入分析研学问题设计的常见偏误,列举真实研学活动案例,系统设计研学实施过程,助推研学旅行走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刚 《地理教学》2023,(1):60-64
在“三新”背景下,研学旅行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本文以丹霞微地貌区的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新课标和新教材为依据,通过思维建模,按照观察现象、质疑提问、初步研判、地理建模、释疑展示以及评价反馈的流程开展深度研学旅行,帮助学生培养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为深度研学旅行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14—2021年有关研学旅行的3407篇论文,采用CiteSpace可视化方法分析研学旅行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趋势。结果表明:第一,研学旅行主题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学旅行”“中小学”“核心素养”等主题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家教育部门、高校、中小学是三大研究主体;第二,我国研学旅行领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何优化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是近年来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第三,“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等更多地被运用到研学旅行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研学旅行发展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周泽甬 《地理教学》2021,(10):54-56
研学旅行火热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走上了研学课程组织开发的道路.然而,如何令研学课程真正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发挥出研学课程的实际意义,是一项巨大挑战.本文将从研学手册的设计与编订着手,结合实际开展过的研学案例,以示例的形式为广大研学课程建设者提供些许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必须创新学习方式。地理学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学习领域使得地理学科成为研学活动的主角。通过带有自主、合作、探究特点的研学旅行综合课程的实施,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验证知识,生成新知识,感受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体验人地协调。本文以研学实践为背景,综合阐述了地理研学实践的过程、方法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研学活动是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本文立足乡土资源,以昆明轿子雪山为研学实践点,构建了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研学内容体系,设计了一套包括“教学设计过程—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的研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将教科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进而提升地理综合能力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