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丽水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全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全市自1990年以来,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有86起,死亡人数达233人,有8664户、30310人受灾,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亿元。丽水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而且表现为点多面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是一种阻碍正常经济建设,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其危害性已日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谈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建设顺利开展,影响社会稳定,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努力抓好上下两头,上头即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五条线”建设,即地质灾害行政管理一条线、防治技术支撑一条线、应急处置一条线、专家咨询一条线和中介服务一条线的建设;下头即基层国土资源所,要认真抓好“五到位”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  相似文献   

4.
12月20日召开的全省汛期地质灾害监测研讨会提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所有这些地质灾害现象,都成为困扰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杀手。在"4·22"地球日到来之际,我们再次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梳理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及地质环境保护案例中,进行一次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科普之旅——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县地处浙江中部,下辖2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07万人口,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境内有称谓的大小山峰5200多座,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山多坡陡,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省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及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加剧,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工业化及城市化建设发展,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呈多发、高发趋势,防灾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因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大的损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5月26,记者在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人员保持零伤亡、经济损失为零的可喜成果。会议确定了今年防灾减灾工作目标是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确保全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完成。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周亚明到会并讲话,厅副巡视员刘升林传达了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现状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2009年以来,省厅在全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和基层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建设工作后,各  相似文献   

10.
正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统计,株洲市查明的7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威胁人口2.2万余人、房屋2万余间、田土9600余亩。如何有效地预防、最大限度地消除地灾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建网络、强预警、重防治,充分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开展了一系列实打实的工作,在"预防、应急、治理"3个环节奏响地质灾害防治"三部曲"。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地质环境特别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是减少地质灾害损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工作。所以,实施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营造安全的地质环境,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是做好防灾减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跨越,特别是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项目的实施,使岳阳进入历史上固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发展高峰期,国土资源工作面临极其艰巨的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重任务。围绕保障岳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岳阳国土资源工作将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做活“双保”文章。  相似文献   

13.
《河南国土资源》2014,(4):18-18
正近年来,我们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一、以强化宣传教育为切入点,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地质环境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养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每年在4月2 2日"世界地球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大意义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地质工作,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地质工作和地勘队伍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积极改革与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2000年以来,我省各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积极探索不同的地勘队伍管理体制和机制,追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开创地质工作新局面,在基础性地质调查、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等方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但是,地勘队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和体制创新工程,如何理性分析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使新的地质勘查生产关系适应新的地质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是我们在推进地勘队伍改革中急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储量动态监管工作在全国崭露头角,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地质灾害防治、土地矿产储备、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跻身全省先进行列,全市经济建设更是日新月异,让我们共同解读"娄底"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