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文献资料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广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空间分异,探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程度,为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功能调整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空间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偏低.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珠江三角洲外围城市则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滞后型.广东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与社会经济效益逆向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碳排放”混合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利用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对广东省2002-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从2002年的5 820.55万t增长到2010年的12 097.91万t。2)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分析,经济规模和人口增长是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生产结构在当前仍然是碳排放增长的正向驱动因素,但是生产结构对于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遏制广东省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最终需求结构对于广东省碳排放总量变化由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逐渐成为遏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因子。3)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间接效应分析,国际出口、进口贸易和省域间调进、调出贸易对于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影响显著。同时,固定资本形成和城镇居民消费对于广东省碳排放的增长有较强影响。4)不同最终需求对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分析表明,出口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电子与机械类行业和纺织服装业;省域间调出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固定资本形成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时空差异特征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许学强  李胜学 《地理学报》1995,50(2):128-137
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时空差异特征,结合国际内国政治经济形势将广东省利用外资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借助于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外资在广东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不稳定增长过程和明显地域差异是省内各区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国家外资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利用外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历年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数据,引入重心测度模型,综合分析了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空特征及投资重心演变,并结合2007-2015年投资东道国国际面板数据运用OLS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研究表明:(1)广东省投资分布极不平衡,以亚洲为主,重点流入避税地,整体投资重心沿北纬23°西移,投资来源地主要为珠三角地区;(2)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行业、方式等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民营企业是投资主体,重点投资第三产业,跨国并购活跃;(3)东道国市场、科技水平、资源丰裕度是影响广东省投资的主要因素,东道国制度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成本和集聚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黎明  陈创买 《热带地理》1996,16(2):136-144
本文以广东省47个测站近40年来5-9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总日照时数和一些主要农作物农年单产量资料为基础,用主分量分析,周期回归等方法、分析广东全省性的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一些主要农作物农年单产的变化规律;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广东全省性气候变化与同期及后期主要农作物单产量间的关系并作了预报。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发展效率和资源环境效率两个维度构建广东省产业生态化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2005—2015年广东省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东省产业生态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总体呈现以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珠三角外围地区为边缘的"核心-边缘"格局;经济效益与结构、污染控制、能源效率、循环利用各主因子高值主要位于珠三角地区,不同主因子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将广东省各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分为高水平、次高水平、次低水平和低水平4个类型,各类型基本保持稳定,总体上从高水平到低水平类型的各主因子发展水平依次递减,表明产业生态化是内部各因子协同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东省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空间关联性,空间上具有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7.
陈烈  许成辉 《热带地理》1994,14(1):41-50
房地产开发热潮令理论界,新闻界和广大民众所关注,本文试图对广东省房地产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主要问题作全面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及对广东省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作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整个广东省的经济有极大的影响。目前,其整体水平高于国内其他省份的沿海经济带,但是其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单要素方面。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结构层次,并分析不同层次的特点。进而揭示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巨大的区域差异给整个区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最后,在分析区域差异及其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广东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玲 《热带地理》1996,16(1):47-55
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化特征,认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指出今后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产业结构的深入高速为动力,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劝,促进各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郁文  刘益 《热带地理》1997,17(4):319-326
本文根据1985 ̄1994年10年的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等多种计量手段,分别从时间和空间序列上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广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南沿海产业空间集聚适度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唐根年  沈沁  管志伟 《地理科学》2010,30(2):168-174
借助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计算分析了中国东部沿海制造业的总体集聚态势,并选择其中15个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二位数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规模指数进一步分析东部沿海典型二位数制造业的集聚态势;构建利润—综合规模指数关系变化趋势图,分析判断了这15个二位数制造业集聚的合理性,并将15个二位数制造业归类为集聚推进、集聚适度、集聚过度三大类型,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判断哪些具体制造业在哪些地区已集聚过度,借助差额变数分析,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re has been substantial change in the Australian clothing industry over the last 20 years. Forms of restructuring in the industry include both the re‐emergence of outworking and subcontracting, and locational changes (decline in inner metropolitan areas, perhaps offset by outworking, but relative growth in other regions). The total turnover has slightly increased whereas employment has declined sharply. The changes in employment and output have led to major growth in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in capital intensity. Yet labour productivity growth may not be the outcome of significant technical change: productivity growth is sometimes the result of plant closure; the formal social relations of outworking may permit plants to capture some of the profits produced by subcontractors. In any ev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improvement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the clothing industry. Despite popular conceptions, the clothing industry has been able to achieve high rates of profit. Thus, the prices charged by the clothing industry have exceeded those needed to earn an average rate of return. But that rate of profit produces only small quantities of profit in its typical small plants. The general problem of the clothing industry is the very small scale of the most plants, resulting in lack of income for enterprises and of funds for new investment. The issue, then, is more complex than simply cost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t is more a question of investment dynamics and scale.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21世纪食物保障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粮油等主要食物的供需平衡比较困难,其它食物生产存在一些问题,保障食物供给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食物保障的现状、问题,并重新构建了长江三角洲的食物保障体系,对确保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食物供给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战略产业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方创琳 《地理科学》1995,15(2):118-127
  相似文献   

15.
苗长虹 《地理研究》1994,13(3):25-34
80年代以来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依据对河南省178家农村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四个亿元村的访问以及有关统计资料,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和区域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区域型式,并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城乡过渡地带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发展问题,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北京市为例,探讨了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了其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特征,揭示出影响城乡过渡地带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北京城乡过渡地带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出简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王凯  易静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3):465-474
利用Gini系数、E-G指数、行业地区集中度等产业集聚指标以及产业利润率、就业系数、劳动生产率等产业绩效衡量指标,基于2010年的截面数据,探究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及其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较低,但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区域集聚特征明显;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区域差异与区位条件差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旅游产业集聚总体上对产业绩效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其中,旅游产业集聚对产业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于就业机会的增加影响甚微。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分析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工业行业的产业梯度,测算两者的产业梯度系数,反映二者的产业差距和优势产业。根据计算和两个区域比较的结果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区域转移是今后珠三角与其外围区域产业优化调控的方向,也是珠三角产业分工和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产业结构特征与跨世纪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厦门市在经历了改革开后的一段高速增长之后,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分析厦门市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跨世纪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新世纪主导产业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0.
自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后,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运用文献、资料查阅法对大连市体育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大连市体育文化产业现状是拥有优良的自然基础和经济基础,市场腹地广阔,各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较好,但仍存在人才缺乏、知名企业缺乏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培养人才,营造宽松政策环境,加大开发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等改进对策,为今后大连市体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