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地质》1985,(Z1):139-157
正确的地层划分是进行地层对比的基础。地层对比的目的在于查清沉积物的时空关系,重塑古地理环境。为普查找矿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关于前寒武纪地层的对比,目前应用最广的主要方法是古生物学方法、地质学方法和同位素方法。古生物学方法对于前寒武纪地层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同学者对于叠层石和微古植物的生物地层潜力存在不同认识。从我们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利用叠层石和微古植物进行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是可行的。地质学方法是进行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常用的主要方法。对前寒武系巨大地层单位的划  相似文献   

2.
《甘肃地质》1985,(Z1):78-100
第一节 地球化学特征 中祁连山西段中—晚元古代地层厚逾万米。我们在进行专题研究过程中,采集了岩石全分析样56个,半定量光谱分析样1379个。现根据各地层剖面中岩石化学分析资料及微量元素分配情况,简要分析各地层单元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常量元素地化特征 沉积岩石的化学成分,能反映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方式、沉积环境和变质程度。它不仅对探求元素富集规律有价值,而且对推断沉积年代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古构造和岩浆活动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绪言     
《甘肃地质》1985,(Z1):1-3
中—上元古界在甘肃分布广泛,发育良好,以北山地区和祁连山西段最为完整,自长城纪至震旦纪皆有沉积。 该地层由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岩系组成。沉积类型既有活动的槽型沉积,也有稳定的台型沉积和过渡型沉积。其中叠层石、微古植物丰富;常有铁、锰、磷、镁等元素富集。 近年来,为适应生产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我国晚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工作已作为国家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在全国一些地区开展了中—上元古界层型剖面及地层划分对比的研究。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20年来微古植物研究成果的总结,得出如下五个结论:1)中国的晚前寒武纪发现了微古植物约128属,569种,可分为四大组合。2)长城系(14-18亿年左右)主要是以细菌和蓝藻为代表的原核细胞生物占有生物界的时期,但其中已有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另外有Chuaria状等化石的出现和广泛分布。3)蓟县系(10-14亿年左右)是真核细胞中的高级藻类大量出现时期,红藻、褐藻,蓝藻相对减少。4)青白口系(8-10亿年左右)是褐藻植物相对繁盛时期,并有Chuaria及Shouhsienia等化石。5)震旦系下统(7-8亿年左右)生物群特征与青白口系相近似,仍以藻类植物为主,有少量后生动物。震旦系上统(6-7亿年左右)动物界和植物界都有显著变化,微古植物出现新的类型,后生植物和软躯体的后生动物大量繁衍,末期有海绵及个别软舌螺类等具骨骼的后生动物。寒武纪开始,有大量多门类小壳动物,植物界则有刺球藻亚群,这表明生物界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结语     
《甘肃地质》1985,(Z1):157-159
中祁连山西段中—上元古界研究历史较短,研究程度较低,但分布广泛,蕴藏铁、石膏、白云岩、熔剂灰岩、菱镁矿等矿产资源。近年来,通过专题研究,在生物地层、岩石地层等方面都获得许多新的进展。这些新成果对本区中—上元古界的重新厘定、划分及对比提  相似文献   

6.
图版说明     
《甘肃地质》1985,(Z1):166-211
1.所有照片未加任何修饰。 2.叠层石和微古植物的产地可参看本报告《绪言》部分之图0—1,产出层位阚代号表示:Ch一长城系小别盖组,Chw一长城系乌达兰乌组.Jx伟一蓟县系南白水河组,Jxh一蓟县系花儿地组,Qnq一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Qnw一青白口系五个山组。Qnh~青白口系哈什哈尔组,Q,ly一青白口系窑洞沟组,Zs一震旦系石板墩组。Zb一震旦系扁麻沟组.Zc一震旦系查干布尔嘎斯组。 3.微古植物除标明放大倍数者外。其他皆为600倍。 4.叠层石标本现存甘肃省地矿局博物馆。 圈版 l 1.2, 临洮县五户乡中岭村长城系兴隆山群第四岩组(大理岩)与太古…  相似文献   

7.
北天山西段果子沟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由下到上分为喀英迪组、塔尔恰特组和塔里萨伊组。喀英迪组和塔尔恰特组为间冰期沉积,塔里萨伊组为冰期沉积。喀英迪组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粗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平行层理、水平纹层、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为海相沉积,可划分为滨海亚相(包括混合坪微相和沙坪微相)和浅海陆棚亚相(包括正常浅海微相和浅海风暴沉积微相);塔尔恰特组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泥质含量较高,大量发育水平纹层,具3个由深变浅的沉积序列,为浅海亚相碎屑沉积;塔里萨伊组为冰期沉积的冰碛岩,划分出基底冰碛亚相、冰前滨海亚相以及冰筏海洋亚相。通过沉积类型、沉积序列、沉积相划分以及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地层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该套地层不应该属于震旦系,而应归属于南华系,并认为该区喀英迪组和塔尔恰特组可以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中统的黄羊沟组对比,塔里萨伊组可以与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上统的特瑞爱肯组对比。此外,还根据南华系岩石学特征对伊犁地区是否存在古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甘肃地质》1985,(Z1):4-39
甘肃的中—上元古界根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结合构造格架展布特征,可分为:Ⅰ—北山地层分区马宗山小区(Ⅰ1);Ⅱ—阿拉善地层分区龙首山小区(Ⅱ1);Ⅲ—陕甘宁盆地西缘分区陇东小区(Ⅲ1)Ⅳ—祁连地层分区走廊南山小区(Ⅳ1)、托来南山小区(Ⅳ2)及兴隆山小区(Ⅳ3);Ⅴ—南秦岭地层分区摩天岭小区(Ⅴ1)等地层区(图1—)我们研究的区域隶属于祁连地层分区托来南山小区。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年代框架始终是地学界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然而多年来关键层位仍缺乏高质量同位素年龄的约束,随着SHRIMP测年的引进和大量层凝灰岩或斑脱岩在前寒武纪地层中不断被识别,测年技术提高后,可完成对斑脱岩中岩浆型微小锆石颗粒的测年要求,使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学的研究获得极大的突破,改变了我国使用了近80年的传统中、新元古代地层对比的认识。随着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不断地为中、新元古代地层柱中的定位增添新的数据资料,它不仅再次准确地确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而且对整个地台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地质演化史的认识和生物演化在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柱准确定位都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寒武纪(pre-Cambrian,Precambrian)是一个非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泛指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代,在地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约占地球历史88%时长的前寒武纪岩石和地层经过长时间各种地质作用改造,不仅记录不完整、保存差,而且原始地层层序复杂不清。同时,前寒武纪没有像显生宙那样可以用于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准生物化石,因而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和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