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近50年降水趋势及区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滨 《广西气象》2005,26(A01):14-15,36
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35个代表站1961至2003年年、季降水的趋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全省降水以正的趋势为主,而雨季降水以负趋势为主,秋冬季趋势不明显。其后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年、季降水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省降水变化主要以南北向变化为主,东西向为次,同时给出了各季具体的分区范围。最后选取4个代表站进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50年福建气温、降水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黄文堂 《气象》1994,20(7):19-25
近50年福建气温呈下降趋势,全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114℃。年^-^1,即大约10年下降0.11℃,气温下降趋势势沿海大于内陆,冬春季大于夏季,80年代秋季则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丰水期方要在50年代,枯水期在60年代,80年代以来春雨(2-4月)显著增多,雨季(5-6月)降水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35个代表站1961至2003年年、季降水的趋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春季、夏季全省降水以正的趋势为主,而雨季降水以负趋势为主,秋冬季趋势不明显.其后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年、季降水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省降水变化主要以南北向变化为主,东西向为次,同时给出了各季具体的分区范围.最后选取4个代表站进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967~2012年青藏高原东部60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部降水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位于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低值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场可以划分为八个小区,分别是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藏南谷地区、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藏北高原区、川西高原北部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以及青海东北部区。年降水表现出强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外,其余各区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春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95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秋季降水的线性趋势趋近于零且没有表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呈减少趋势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别在1986和1996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多,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少;除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及青海东北部区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豪然  梁玲 《四川气象》2013,(4):1-7,15
选用1967~2012年青藏高原东部60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部降水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位于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低值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场可以划分为八个小区,分别是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藏南谷地区、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藏北高原区、川西高原北部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以及青海东北部区.年降水表现出强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外,其余各区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春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95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秋季降水的线性趋势趋近于零且没有表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呈减少趋势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别在1986和1996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多,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少;除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及青海东北部区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地区近50年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利用西北及三江源(黄河、金沙江及澜沧江)地区122个气象观测台站1956—2004年近50年的逐日降水量及月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6.73mm/10a;降水日数的趋势变化呈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递减率为2.7d/10a;平均降水强度总体呈弱的增强趋势,增强速率平均为0.20mm/d/10a,增强幅度比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水平强;从4~9月最长无降水日数趋于增长反映出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50年环渤海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环渤海地区1961-2008年夏季6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序列,使用EOF和REOF方法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4个区域,分析了近50年来环渤海不同区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区域一致性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夏季降水都存在2~3年的年际周期,辽东半岛和环渤海北部区域存在10~11年、环渤海西部和山东半岛存在14~15年的年代际周期;辽东半岛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山东半岛在70年代初期都发生了降水由多到少的显著突变,而环渤海北部和西部地区在90年代后期降水出现显著突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北干旱区1961-2010年7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过去50年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极端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河西-阿拉善地区变化不明显;(2)除南疆地区外,北疆、天山山区、河西-阿拉善地区极端降水量分别于1982年、1990年、1987年发生显著的上升突变;(3)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显著,在研究区西部表现为以天山山区大值为中心,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研究区的东部主要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4)极端降水频率与极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彭梅香  谢莉  陈静  王玉华 《陕西气象》2003,(1):19-23页
利用1951-2000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泾渭洛河近50a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区域降水量的地理分布不均,南北梯度大,东西差异小,且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小、阶段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等特点。此外,从近50a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看除3、6、8和10月外其它月份均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52年揭阳市降水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揭阳市1955~2006年日降水资料,从年际、季节、月等不同时间尺度,对不同降雨量级以及天数进行趋势分析,发现揭阳市近52年来降水的变化趋势是不显著的。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呈单峰性,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降水最多的月份是6月。月降水量距平〉200%的中心,有由深秋向初春传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聂拉木和定日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选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11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1971~2020年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峰地区全年以中雨日数为主,持续干期远大于持续湿期且北坡更为突出,但珠峰南坡多数极端降水指数年均值和变幅均大于北坡。珠峰地区极端降水指数表现出以减小为主要特征的不显著变化趋势且北坡更明显。珠峰地区极端降水指数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珠峰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周期差异大,相关性越高的极端降水指数其周期更接近甚至相同。年总降水量除与持续干期呈不显著负相关外,与其它极端降水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且绝大多数都通过了99%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持续干期则与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数为不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山陕区间近50a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1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山陕区间近50a来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区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并且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阶段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此外,近50a来降水量的变化除3月和6月外均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郑市近40年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郑市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资料,对近40年来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和气候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郑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6~9月,峰值出现在7月。随着年际变化,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郑市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资料,对近40年来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和气候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郑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6~9月,峰值出现在7月.随着年际变化,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分析内蒙古地区1958-2007年50年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只是变化辐度有所加大,降水的年际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欧亚纬向环流相互作用有关;气温趋势变化明显,60年代以前属于下降阶段,70-80年代中期变化较平缓,略有升高,80年代中期以后升温明显,气温的这种变化趋势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玉树地区1957—2007年的逐月降水资料用气候均值和均方差方法计算了线性趋势系数,并采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对玉树地区近50年来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春、冬季及年降水量呈现增多趋势,而夏季降水呈现减少趋势,秋季持平。  相似文献   

17.
秦岭山区近50 年降水差异及可能局地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秦岭山区54个气象站50年以上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复杂地形下小区域降水变化差异,探讨了可能的局地成因,结果表明:(1)年均降水量总体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反映出秦岭阻挡作用和山谷东风回流影响;(2)近50年来区域年降水以减为主,9个增加站位于东部,夏季降水以增加为主,减少站集中在秦岭山上和区域西部,降水向夏季集中倾向明显;(3)日雨量小于5 mm的年雨量和雨日数减少趋势明显,雨量≥50 mm的年雨量和雨日数增加趋势明显,即小雨减少大雨增多;(4)降水变化的多个方面及其与海拔高度和经度对应关系的分析结果,反映出气溶胶抑制地形降水以及成冰作用恢复被抑制降水的作用,说明局地成因中气溶胶起了不可忽视作用;(5)地形作用和区域能量平衡也是重要局地成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上思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滑动平均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50a来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总体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上思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177℃/10a,冬季增温最为显著,线性倾向率为O.253℃/10a;上思县年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7.27mm/10a,降水量增加的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逊克县近50a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160个气象台的资料统计,1991~2000年全国年降水量变化总趋势是逐年渐少的,1951~2000年线性倾向率为-0.4655mm/a,50 a内减少了23.3 mm.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逊克县1961~2005年共45a气侯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出了逊克近50a的降水这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45 a来逊克县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年平均总趋势以每年0.2796 mm的变化率减少,这种负增加是由春季、秋季降水对年降水量减少贡献的结果.春季降水变化虽不十分显著,但也以每年-0.0871 mm的速率变小;秋季则以每年0.1532 mm的变化率减少.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近50年来气温和降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许多科学家对中国气候的变化规律做了不少研究,认为自70年代后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明显,降水减少。吉林省的一些专家也对吉林省的气候变化规律做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吉林省近50a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