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前寒武系主要分布区之一,是27个太古宙陆核中的一个。1972年编制出版的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地质图(1:500万),将澳大利亚前寒武系分为:西澳造山省西澳地台盖层北澳造山省北澳地台盖层中澳造山省中澳地台盖层晚前寒武纪造山带(域)等构造区Rutland(1973b)认为可按三个 Chelogenic 划分三个特征省(图Ⅵ—1):(1)太古宙皮尔巴拉—伊尔岗省,相当于西澳造山省。  相似文献   

2.
被麻粒岩相岩石(紫苏花岗岩—孔达岩群)所复盖的印度地盾高级变质区(大于30亿年),类似于澳大利亚和南部非洲的高级变质区,没有很丰富的矿产。在印度地盾已确定了三个原始大陆,即达瓦尔、辛格布姆和阿拉瓦利。达瓦尔的高级变质区具有很好的矿产潜力。喀拉拉和泰米尔纳德的条带状石英—磁铁矿床,是代表太古宙含铁建造的最早岩相,可与西格陵兰伊苏阿最老的条带状含铁建造对比。已注意到一些地方,有金和  相似文献   

3.
亚洲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出露广泛,最发育的地区有西伯利亚地台,中期地台,印度地台及其周边褶皱带。本文只介绍国外部分,中国的前寒武系情况留待以后专题介绍。一、西伯利亚地台西伯利亚地台太古宇分布在阿尔丹地盾、阿纳巴尔地盾及古老的叶尼赛的坎斯克地块中(见萨洛普《北半球前寒武纪地质》一书附表表Ⅱ—1,图Ⅱ—1)(一)阿尔丹地盾阿尔丹地盾位于西伯利亚地台东南部,面积30万平方公里,太古宙地层最早是由在伊彦格尔及适普河流域工作时划分的地层表,后来这一地层表扩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地盾南部太古宙岩石构成了年代大不相同的发展历史。绿岩—花岗岩杂岩,年代是2750—2650Ma,是苏必利尔构造省大部分的典型岩石,其南部以早太古宙的混合岩化片麻岩为界,后—岩石的年代为3500Ma。花岗岩—绿岩杂岩非正式地称为绿岩层,片麻岩称为片麻岩层。以出露良好的明尼苏达州北部韦米利(Vermilion)区为例,绿岩层是由浅变质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山岩及碎屑岩和沉积岩构成,后者被伸长的边缘似花岗岩岩基侵入。从  相似文献   

5.
前言构成南部非洲地盾一部分的早前寒武纪(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层,是地球表面上已知最老的地层之一。在博次瓦纳东部、南非(阿扎尼亚)东北部以及津巴布韦,该地盾是由林波波活动带分割的两个克拉通、即卡普瓦尔和罗德西亚克拉通组成。在时间上从27—35亿年(或甚至更老)的地区,是作为30亿年前在大陆边缘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克拉通盆地基底。  相似文献   

6.
在西澳大利亚,太古宙这个名词一般应用在早于2400Ma的岩层,这与最近由前寒武地层分会提出的2500Ma界线是有一定偏差的(James,《前寒武纪研究》,7,193—204页:1978)。无论应用那个标准,西澳大利亚地盾的二个最老部分—皮尔巴拉(Pilbara)和伊尔冈地块—在太古宙期间就已清楚确立。上述两个地块均以典型的绿岩—花岗岩类为主所组成,其中许多花岗岩类深成岩由含高比例火山岩同时形成的绿岩带所包  相似文献   

7.
太古宙绿岩带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寒武纪是世界金矿的主要成矿期,有关资料统计,约60%的金矿储量、81%金矿的产量赋存在前寒武纪的地体内,据Robert J.shank的统计,1974年产自加拿大地盾中的金占加拿大全部产量92%,澳大利亚、非洲、斯堪的纳维亚、印度几乎全部的金产自前寒武纪地盾区内。Paul M.Kavanagh资料,太古宙金矿产量已达4亿盎司(约12441.6吨),元古宙金矿总产量已达12.7亿盎司(约39502.08吨)。产在太古宙中的金  相似文献   

8.
离子探针已用于研究~(207)Pb/~(206)Pb比值变化在15微米场之间的锆石单颗粒上(Hinthorne等人,《化学地质》,25,271—303页:1979),这些标本是从西南澳大利亚和威尔克斯地(东南极洲)之间冈瓦纳大陆前寒武地盾中断裂两侧的海岸岩石中采取的。西南澳大利亚的岩石系采自雷切希(Recherche)群岛诸岛屿和西澳大利亚埃斯佩兰斯的环海岸线一带。它们产在形成太古宙伊尔冈(Yilgarn)地块东部和南部边线的  相似文献   

9.
皮尔巴拉地块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面积60,000平方公里,这里有一些世界上最老的(3500Ma)并且出露最好的太古宙岩层。花岗岩形成了100公里宽的卵形岩基,构成该地块约60%,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1)混合岩,片麻岩和叶片状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钠质花岗岩,年龄从至少3400Ma到约2900Ma。2)不同年龄的叶片状斑状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但以3000Ma的为主。3)年龄为2700—2600Ma的构造运  相似文献   

10.
阿尔丹地盾的太古宙杂岩可划分为两大构造单位:1.早太古宙基底,2.晚太古宙-早元古代上地壳海槽(绿岩或片岩带)。最老的基底岩石,已确定年龄比3500Ma(远太古宙)更老。基性片岩(主要为正辉石和二辉石麻粒岩)已知是出露的最下部基底变质岩层。这些岩层被石英岩、高铝片岩和碳酸盐岩(延格拉岩系)所复盖。复盖在该岩系之上的是基性片岩和含有碳酸盐岩夹层的黑云母-闪石-石榴石片麻岩(提姆普顿-扎尔土拉岩系)。由于交代作用而转变成  相似文献   

11.
一、区域地质概况伊尔岗地块(Yilgarn Block)位于西澳大利亚地盾的南部,是地盾的两个太古代古陆核(nucleii)(伊尔岗和皮里巴拉)之一。这两个古陆核间被不同程度变质和形变了的元古代盆地隔开,周围被宽阔的元古代变质岩和深成岩的线形岩带或称活动带包围着。伊尔岗地块的东南部边缘以变质作用年令为13亿年的阿尔巴尼弗雷塞省(Albany  相似文献   

12.
南美洲的面积约17783000Km~2,由于在60年代初期才开始对前寒武纪岩层进行放射性年龄测定工作,因而所得少量资料与如此广大面积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据此仍有可能描绘出该大陆前寒武系发展的总轮廓(图Ⅳ-1)。一、分布和主要特征下前寒武系—南美洲的北部、中部和东部有五个克拉通核,即:圭亚那地盾、圣路易斯克拉通、中巴西地盾、圣弗兰西斯科地盾和马拉圭—坦迪尔克拉通。它们都曾受前寒武纪早期造山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含辉石硅质片麻岩常认为属于“紫苏花岗岩”层,是南印度太古宙地盾南部的一种主要特征。其出露面积超过50000平方公里,并且形成凹凸不平的地块,海拔达2600米。岩石被薄层尼尔基里地块覆盖,其中包括了世界上最高的深部地壳岩和科因巴托尔附近的帕耳加特—加普低地。从岩性上看,辉石片麻岩在成分上是分层的,并含有大量变基性岩包体。然而,主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西南部太古宙花岗岩中全岩样的O~(18)/O~(16)比值(σ值,‰)属于加拿大地盾部分的相似太古宙岩石的范围(即5.0到8.9‰)。具有不同Rb-Sr年龄组合和不同的构造位置的片麻岩和侵入的花岗质岩石表现有广泛σ数值组合。虽然现有的氧同位素和其它化学资料不足以作年龄或化学组分紧密对比,最老的片麻岩的氧看来是非麻粒岩相中最年轻的(即σ值约6.6‰)。从杜姆布列杨格(Dumbleyung)区取的一些太古宙酸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是华北古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发展演化过程。早太古宙高级区为一套深变质的麻粒岩、片麻岩、紫苏花岗岩地体;晚太古宙为花岗岩—绿岩地体。晚太古—早元古宙为大陆边缘活动带。早太古宙高级区零星分布在吉林桦甸,辽宁清原、新宾、凌源,河北平泉、承德、迁西、张家口等地(图1)。区内出露总面积约11200平方公里,麻粒岩与紫苏花岗岩面积之比为7∶1。地体呈不规则的卵形,在冀东迁西和辽北清原等地具有穹窿状构造,其核  相似文献   

16.
1 概况在31届地质大会发表的论文中,关于前寒武纪构造方面的论文摘要共66篇,其中专题性7篇、北欧波罗的地盾6篇、非洲古陆8篇、中朝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6篇、印度古陆3篇;其余36篇都集中在南美地台(包括圭亚那地盾、亚马逊地盾和圣佛朗希斯科地盾①)。专题性论文,论述了地球第一个超大陆的重建(Evens.A.D.David),太古宙陆壳的岩浆和构造构成(M.F.Osmaston),地壳的再循环和生长(R.W.Kay,S.M.Kay),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大陆生长(V.A.Glebovitsky),早前寒武纪陆核的形成和演化(A.K.Sokolow…  相似文献   

17.
芬诺斯堪的亚(波罗的)地盾的前寒武纪历史可以追溯到3.1Ga以前。按照Gaal and Gorbotsclev(1987)的意见,其主要的构造单元可划分如下:太古域(3.1—2.5Ga),位于地盾的东部,由Karelian(卡累利阿拉)省的花岗绿岩地体和Belonorian与Kola(科拉)半岛省的中高级变质岩所组成;地盾西部由元古宙所组成,由东向西年龄逐渐变新,即Svecofennian(瑞芬系)域(2.0—1.75Ga)、Transscanidinevian花岗绿岩带(1.78~1.6Ga)和西南部的Scandinavian域(1.7.5—9Ga)。早元古宙岩石以太古宙陆壳盖层(2.5—2.1Ga)或克拉通间活动带(2.2—1.9Ga)的形式存在,构成Pechenga-Tmaolra-Varzuga带、Ioplancl麻粒岩带和Kainuu片岩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2500Ma,伊尔岗地块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原状的巨大的太古宙克拉通。伊尔岗地块最显著的平坦地形可能是一个掘出的元古宙不整合,表明现代地壳层姿态是一种太古宙特征。地震折射数据证明在卡尔古利地区地壳厚度为32公里,而在西部和北部边缘具有更厚的地壳(50公里),那里有高速的下地壳层。该地壳层伏于以高级片麻岩层为特征的伊尔岗地块边缘地区的下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澳大利亚前寒武纪地质最近发表了许多文章,现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综合提出关于澳大利亚古构造演化情况。 (一)16.5—13.5亿年(早里菲):此时澳大利亚大部地区是古陆(图1)(略),其各部分构造条件不同,固结程度不同。在澳大利亚西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和隆起,并形成大的太古代地盾。在澳大利亚南、中部和  相似文献   

20.
波罗的地盾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古宙大陆壳,主要由具有不同构造环境的三个块体组成。1)科拉半岛省,由麻粒岩—片麻岩(含 Fe、Ni-Cu 矿床)、含 Ni-Cu 及条带状铁建造和 REE 矿床的绿岩带、含蓝晶石矿床的强烈变形的火山—沉积盆地和赋 Fe-Ti-V 矿床的晚太古宙辉长岩—斜长岩侵入体等组成。2)卡累利阿省,是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地体。绿岩带是在洛平(Lopian)造山运动期间形成的(2.9—2.6Ga),其构造环境类似裂谷和岛弧。该省含有 Ni-Cu 和块状黄铁矿矿床,并有铜矿化,以及条带状铁建造。晚造山期花岗岩含有斑岩型的 Mo、Cu-Mo 矿床。3)自海省,是一个麻粒岩—片麻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