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河流域水平衡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伟东 《水文》2008,28(3):79-82
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海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海河流域1998~2006年降雨、供水和用水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从流域水循环角度对海河流域降雨、ET耗水(流域蒸腾蒸发)和入海水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南水北调条件下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提出实现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的调水量和节水规划分析,南水北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栽力,届时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恢复将成为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海河流域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开发了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二元模型由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ROWAS)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DAMOS)3个模型耦合而成.针对各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两层耦合的技术路线,以实现统筹考虑水资源、宏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分析的功能.WEP、ROWAS和DAMOS分别采用11752个、125个和8个计算单元对海河流域进行划分,在获取各类输入参数后,应用二元模型对海河流域进行了分析计算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二元模型对径流过程、入海水量以及地下水流场等均具有合理的模拟精度,模型得到验证,可望用作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情景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马翔堃  陈发斌 《地下水》2018,(6):186-188
为加强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在流域内建立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本文对流域内现状用水在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及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对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给出了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超采控制、入海水量控制目标等因素,以及现状(2005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水平年,设置了9个情景方案,应用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管理战略情景模拟分析.采用GDP、粮食产量、ET(蒸散发量)、入海水量、总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超采量等评价指标对9个情景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给出了各规划水平年的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战略问题如ET控制、地下水超采量控制和入渤海水量控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未来虽然有南水北调工程对本流域的补水,但需要严格控制流域用水量和耗水量,才能做到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量、增加入渤海水量,实现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不仅与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联系,更与气候环境的显著变化密切相关;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会导致一些流域水资源更加短缺和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对流域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中,应十分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监测ET方法及其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流域蒸发(ET)用于流域水管理的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ET比传统地面监测ET方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遥感监测的ET,不仅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系统性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还可服务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ET的方法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2)
当前,世界各国对流域水资源管理进行了踊跃的探索,通过成立流域管理机构,来增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积累了丰硕的流域治理经验。漳河上游水资源管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通过剖析国际上有代表性的田纳西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莫雷--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提出在漳河上游理明确流域机构和行政区域的管理职责,形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等相关利益方相结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区域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资料,美国地质调查所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陆续出版美国国家地下水资源分区的总结性评价专题报告813系列。评价是按美国水资源委员会确定的水资源区进行的,全国按流域共划分为二十个水资源区(详见图1)。  相似文献   

9.
刘峰 《地下水》2019,(3):145-147
气候变化是影响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关键因素,并对流域水资源动态承载力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在分析大凌河流域动态承载力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评价分析区域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研究表明:对大凌河承载力动态变化影响最大的指标为供水紧张程度,其次为工业增加值;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在近30年间表现出动态变化的发展趋势,个别支流承载力未呈显著变化,但该流域整体处于承载力边缘。研究揭示了大凌河流域上水资源演变趋势,可为其水资源管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管理体制、配置程序、市场化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流域已建成较健全的用水者协会体系,水价和水权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水资源管理的需求。其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受地方行政、企业等多方权力博弈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处于双线管理状态,未能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全面统一管理;用水者协会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不积极;流域内水价、水权制度不完善。建议如下:应在甘肃省水利厅和酒泉市政府之间形成协调机制,以协调各相关方的权益,完善流域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统一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加强流域机构立法,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将协会的职责和义务融入到村委会的职务中,并完善水价制度,建立水权交易市场,以调动公众的自我管理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专业出版物     
《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华士乾主编,水电出版社89年7月出版发行,全书约80万字。本书将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与我国流域和地区水资源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运用实践相结合,通过优化、模拟和大系统,多目标等方法为水资源规划方案决策和编制最优管理运行策略提供定量的、科学的依据。《水资源评价论文集》水利电力部水文局编写,水电出版社89年8月出版,全书  相似文献   

12.
潘彩英 《水文》2006,26(5):91-92,71
针对目前太湖流域片水文测站隶属所在省(市)的管理体制的不足,提出流域机构与相应省(市)对流域内重要水文测站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模式,是对水资源实行流域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探索。这一模式将在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和水环境保护等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是将气候变化影响纳入水资源规划管理、提出缓解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适应性对策的重要科学依据。针对与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系统的敏感性和抗压性相联系的脆弱性与适应性问题,提出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理论体系和一般性公式。进一步,以水资源供需安全为出发点,采用温度、降雨双参数弹性系数和有水资源基础,直观、简单的水资源关键性指标体系方法,提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模型。将模型应用于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评价了现状和未来情境下流域水资源的脆弱性情况。结果表明:整体上海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偏高,且平原区较山区更脆弱;气候因素对流域水资源的脆弱性影响明显,未来如不采取措施,海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将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管理制度超模博弈分析——以钱塘江与黑河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惠雄  徐菲菲  王晓鹏 《冰川冻土》2017,39(5):1089-1097
运用超模博弈理论,以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的角度来解释流域各区段水资源管理政策执行面临的外部环境约束与激励,并通过模型描述了水资源管理域与外部关联域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发现:超模结构在当前钱塘江与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博弈中发挥着重要影响。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收益函数对水功能区治理变量和经济域治理变量有递增差异。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收益函数对分水治理变量和社会域治理变量有递增差异。由于这种关联作用对各区段主体策略集的限制,流域间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渐异质化,各流域管理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偏重于扁平化、职能化管理,黑河流域为科层结构下水资源的层级分配。并依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CMIP5和VIC模型的长江上游主要水文过程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江上游流域82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的2种排放情景下的8个气候模式1961~2099年的降水、气温数据,通过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Equidistanc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EDCDFm)进行气候模式的统计降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0.5°×0.5°网格空间分辨率的可变下渗容量水文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对历史流量进行模拟,并进一步模拟分析长江上游流域2006~2099年径流量、蒸散发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VIC水文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的水文过程,从长江上游流域未来时期(2006~2099)主要水文过程变化趋势的预测来看,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蒸散发呈增加趋势。此研究对于合理规划配置长江流域水资源及为气候影响评价和决策系统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辽宁地质》2010,(12):40-41
国务院近日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的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宏观配置、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科学管理工作,着力解决我国突出的水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凌河流域MIKE BASIN水资源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俊秀  郭清 《水文》2011,31(1):70-75
Mike Basin模型是一个集总式综合河网模拟系统,与GIS系统全面链接,具备清楚的数据与模型结构,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参与式对话和矛盾解决方案。它由两个模型单元组成:水文模型(NAM)和水资源分配模型(MIKE BASIN)。它是认识和分析流域水资源状况,进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十分重要的工具。本文从模型数据的需求、分析与应用以及参数的率定,较详细地阐述了大凌河流域MIKE BASIN水资源模型的建立过程,为其他用户进行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文模型的乌裕尔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夏清  章光新 《水文》2015,35(2):49-52
基于水文模型的流域水资源评价可以为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改善水资源管理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存在的问题,以乌裕尔河流域为例,利用研究区已建立的SWAT模型进行流域水资源评价,并分析了流域蓝水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绿水资源量在乌裕尔河流域水资源量中占得较大比重,对维持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把绿水资源量评估纳入到传统水资源评估体系中,并对传统的水资源管理进行革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胡勇 《地下水》2023,(4):130-132
河流水量分配工作是解决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本文以合肥市滁河为例,根据流域特性以及境内各县区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年需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据此确定各县区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形成合肥市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为规范流域用水秩序,协调用水矛盾提供基础与依据,为实现水量分配工作从大江大河走向跨县流域全覆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辰 《地下水》2022,(1):222-223,253
本文全面阐述了水资源配置的任务、目标、含义以及一般水资源配置情形,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基础解析了约束条件选取以及水资源配置目标设定受"三条红线"、"三项制度"的影响作用.以丹东市大洋河流域为例,以2025年为规划年、2020年为基准年,通过建立和求解大洋河水资源配置模型,深入对比了一般情形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