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川西义敦某地发现罕见的斧石矿床,产于黑云二长花岗岩与中下三叠统列衣组外接触带的夕卡岩中,为中高温、中温热液接触交代形成的矿床,形成时代为早第三纪。矿物呈紫色,透明至半透明,据化学成分确定为锰铁斧石。晶粒粗大,颜色鲜艳夺目,无裂纹,可作为较高档次的宝石原料。  相似文献   

2.
黄仕华 《地质通报》2001,20(2):216-220
川西义敦某地发现罕见的斧石矿床,产于黑云二长花岗岩与中下三叠统列衣组外接触带的夕卡岩中,为中高温、中温热液接触交代形成的矿床,形成时代为早第三纪。矿物呈紫色,透明至半透明,据化学成分确定为锰铁斧石。晶粒粗大,颜色鲜艳夺目,无裂纹,可作为较高档次的宝石原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个旧斧石晶体的微形貌、化学成分及生成条件的研究认为,个旧产出的斧石种类属于铁斧石,它是在fo_2=10~(-21)—10~(-31),中偏高温溶液中生成的.应用晶体人工生成的研完成果表明:斧石晶体表面台阶是溶液中的溶质通过体扩散形成的;而不同密度台阶的叠置则反映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绝大部分锡矿床均与富F、Cl、Li、B等挥发份的高分异花岗岩有关,前人对F、Cl、Li等组份在花岗质岩浆演化及锡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但对挥发份B关注较少。南岭中段的芙蓉超大型锡矿床是我国重要锡矿产地,我们首次在该矿床发现了硼硅酸盐矿物中罕见的斧石,为研究挥发份B对锡成矿的作用提供了机会。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斧石的产出特征、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而探讨了挥发份B与该区花岗岩成岩成矿的关系。芙蓉锡矿床新发现的斧石为丁香褐色、块状构造、硬度较大,显微镜下呈无色、浅黄色等,主要为自形尖劈状的楔形、长条状等自形结构、正高突起、干涉色较低,与符山石、萤石、石榴子石、榍石等矿物共生。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芙蓉矿床的斧石属铁斧石,其平均化学式为Ca_(2.22)(Fe_(0.52),Mn_(0.41),Mg_(0.13))1.06Al_(2.11)B_(0.72)Si_(3.98)O_(15.5)。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芙蓉矿床斧石、电气石、硼镁铁矿等富B矿物的广泛产出,指示了骑田岭花岗岩富含挥发份B;硅酸盐熔体中挥发份B的存在,能降低岩浆粘度,增加岩浆的结晶分异程度,延长岩浆寿命,进而有利于Sn等不相容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向残余熔体富集。B与锡成矿的关系密切,岩浆中的B能提高源区Sn的萃取效率,增加原始岩浆中Sn的含量;B能形成锡的络合物,有利于锡的长距离运移;B与Sn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富集于残余熔体中,进一步演化后富集于成矿流体中。此外,在芙蓉锡矿床,随着含B矿物的不断被发现,表明该矿床可能具有寻找伴生硼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李志文  郭福生  孙丽  黄宝华 《地质论评》2017,63(5):1281-1292
梅岭主要以新元古代花岗岩为地质基础,在长期的构造抬升和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以垄状山脊/锯状山脊和侵蚀沟谷为组合的地貌特征,其代表性地貌为大小不同和圆度各异的石块堆积,广泛分布于山顶、山谷和缓山坡上,对于其形成机制,过去常被认为是冰川遗迹或倒石堆。通过研究这些石块堆积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笔者认为属石蛋地貌,可分为裸露型石蛋地貌和埋藏型石蛋地貌。二者的广泛分布,表明梅岭处于花岗岩地貌演化的幼年期晚期—青年期早期阶段,发育机制与当地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湿热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其中的裸露型石蛋主要与埋藏型石蛋剥露、裸露岩石的球状风化和倒石堆的球状风化有关,沟谷中的石蛋流主要形成于裸露岩石崩解破碎后顺坡滚动、土体崩塌导致埋藏型石蛋出露和顺坡滚动、洪水搬运、季节性冻融作用使岩石顺坡蠕动等方式的综合作用下。埋藏型石蛋主要是在花岗岩内部裂隙和节理的控制下,形成于温度和降水对不同深度花岗岩的差异性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泰顺石"是产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龟湖镇的一种叶蜡石型雕刻石,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泰顺石"中叶蜡石根据成因可分为热液交代型和热液充填型两类.目前,关于"泰顺石"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温压条件等的认识仍然较为缺乏,尤其对于"泰顺石"形成的蚀变演化过程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对其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形成环境以及成矿过程.结果表明,"泰顺石"以高硅叶蜡石型和高铝叶蜡石型为主,主要矿物组成为叶蜡石,并含有少量的石英、硬水铝石、高岭石、伊利石、赤铁矿、刚玉等.热液交代型叶蜡石表现为叶蜡石交代围岩中长石和硬水铝石形成交代残余结构和交代假象结构,热液充填型叶蜡石表现为叶蜡石在成矿后期充填于裂隙中,硬水铝石和刚玉为叶蜡石形成过程中共生矿物,在"泰顺石"中分别表现为石钉和蓝钉."泰顺石"的矿物组合直接或间接记录了成矿过程中热液交代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的围岩蚀变过程,如叶蜡石化、硬水铝石化等,红色"泰顺石"样品中赤铁矿的存在可能指示了成矿后期向氧化环境发生了转变,这些矿物组合特征指示了"泰顺石"可能形成于300~410(±10)℃的中温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8.
李普红  宋耕海 《地质找矿论丛》2001,16(3):197-200,209
平邑铜石地区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早期铜石次火山杂岩体密切相关,受环状-放射状断裂体系控制,矿床均产于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今后应注意在隐爆角砾岩中、斑岩中、岩体接触带附近和岩体外接触带白云岩和灰岩中寻找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体)。  相似文献   

9.
傅正园 《地质与勘探》2016,52(3):472-479
长期以来,石平川钼矿床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石英脉型矿床,矿体分布于石平川岩体内外接触带上下100m以内。经过近年的地质工作发现,距石平川岩体外接触带400m~500m的侏罗系西山头组第二岩性段地层中存在细脉型辉钼矿体,从而形成下部大脉型石英辉钼矿体、上部细脉型辉钼矿体的二元结构。这一发现为开展深部及外围找矿,扩大资源储量规模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沉积鲕石和尿路结石若干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仿生学的思路出发,将几种沉积鲕石、核形石、结核等从其结构、成分和形成条件等方面与四种常见尿路结石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这些产物虽然发生在自然界或人体内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但是在研究其形成机理时,彼此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之处。沉积鲕石、核形石的分层结构和再结晶交代现象等,可以对比应用于尿石的形成和发育机理的解释;同时,尿路结石形成理论中的局部过饱和以及取向附生学说,也可引进于沉积鲕石、核形石和结核的形成理论中。此外,本文首次介绍了热发光方法研究沉积鲕石和尿路结石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研究方法仍有继续深入探讨其应用范围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甘肃崖湾金矿微量元素特征及矿床剥蚀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启明  李岳 《甘肃地质》2005,14(1):27-32
崖湾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大断裂西端的分支断裂罗坝—礼县断裂中段,是李坝大型金矿床的外围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区水系沉积物、岩石微量元素特征的总结,结合地质因素,指出矿床的主要微量元素为As、Bi、Sb、Ag、Hg。与Au矿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依次为Sb、As、Ag、Hg、Bi。矿床微量元素具有垂直分带性,从上至下的序列为:Ag—Mo—Hg—Pb—Bi—Sb—Au—As—Zn—Cu。对矿体标高和微量元素垂直分带性的研究后认为矿床总体剥蚀程度为上部,矿床向西、向东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曾德启 《矿产与地质》2000,14(5):281-284
广西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一种新的工业类型,规模大,埋藏浅,易采易选,矿床地质特征独特,属低硅中铝高铁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顺才 《矿产与地质》2006,20(4):403-408
通过对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大别山地区钼多金属矿床具有从中心向外由高温矿床到中低温矿床依次展布的各自独立的内成矿带、中间成矿带、外成矿带分布特征,从而构成“卫星式”环带状分布的成矿系列格局。将这一规律用于指导综合找矿,一可以在已知中高温热液矿床的外围注重寻找中低温热液矿床,二可以从已发现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环带状或弧状分布的格局来预测中高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以期发现隐伏盲矿。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东闯铅,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闯铅,金矿床是一大型石英脉型矿床,依据实际的观察,测试结果,论述了矿床的矿物充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成矿溶液为H2O-CO2-NaCl体系,富含H2,N2,CO,NH3,H2S,CH4及其他烃类气体,矿液呈弱酸性一弱碱性,还原条件,氧逸度低,温度高,矿液进入断裂扩容部位后发生的不混现象对矿质的沉淀有着重要影响,是一高温深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仙人岩铝土矿床是遵义铝土矿中规模最大、以高铁铝土矿为主,产于碳酸盐岩古岩溶侵蚀面之上的沉积型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本文对仙人岩铝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在大塘期前,由于加里东运动,息烽-遵义上升成陆,致使基底地层(∈-S)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较为丰富的风化残积物和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密葫芦岩浆Cu-Ni矿处在土墩-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杂岩带的东部,矿区出露石炭系上统梧桐窝子组变质火山岩地层,橄榄岩、辉橄岩多见,是这个带上典型的镁铁-超镁铁岩型硫化物矿床。研究总结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有助于深化整个杂岩带Cu-Ni矿勘查。根据新近在矿区开展的1∶5 000高精度磁法和瞬变电磁测深成果以及前人的激电剖面成果,将各种方法探测的异常与葫芦岩体和矿体的位置进行对比,发现葫芦岩体对应的是中高磁性、高极化率和中低电阻率异常组合;ΔT一般在500 nT以上,ηa大于6%,ρa小于200 Ω·m,是这个带上寻找这类含矿岩体的重要标志。根据钻探结果,在立体空间分析了这3种异常的成因和与矿体的关系,指出更低的低阻异常并不一定是矿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2013年最新勘查成果、详细的地质编录,对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是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中发育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致密块状明矾石、地开石,深部发育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的含量为3%~35%,矿石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斜方蓝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等组成。综合研究表明,推断浅部或外围发育独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银)矿体。该矿体的发现结束了西藏至今没有发现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历史,对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坪宝矿田银矿床为伴、共生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是其成矿母岩,但银含量远离岩体有增高的趋势;银矿床与铅锌、锰矿床共生时银含量高,与铜钨钼矿床共生时银含量较低;银矿床还存在次生富集的现象。本文总结了坪宝矿田的银矿床成矿规律,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伟  汪青松 《安徽地质》2014,(4):268-271
杨桥孜铜金矿是皖北覆盖区以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物探手段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是皖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金矿床,对三铺岩体成矿预测、皖北地区找矿、研究华北陆块找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覆盖区综合找矿方法提供了成功经验。重磁勘探在该矿床的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磁组合异常特征倍受关注。杨桥孜金铜矿位于重力梯级带的次级鼻状重力高异常区,重力二阶导数异常与矿体分布相吻合;地磁场以正异常为背景,局部叠加明显的强磁异常,强磁异常与铁矿体分布一致,铜金矿体对应于磁力梯级带。重高磁高、重高磁梯组合异常在矿床普查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