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范坪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四川盐源县西范坪玉岩铜矿床多种类型包裹体的特征及其温度、压力、盐度、密度、氢、氧同位素组成、成矿流体沸腾等地球化学特点研究表明,西范坪铜矿床形成在浅成-超浅成、中-高温环境中。成矿流体具有高盐度、高密度的特点。成矿流体曾经多次发生沸腾。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的斑岩浆,在成矿过程中有地下水加入。 相似文献
2.
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地区野拉塞铜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青海野拉塞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是近年来祁曼塔格地区新发现的热液铜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床的容矿围岩主要是印支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其次是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和基性火山岩。矿化主要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成矿过程划分为主要的Ⅰ、Ⅱ和Ⅲ个阶段。研究表明,野拉塞铜矿床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W型)、含子矿物三相(S型)和富CO2三相(C型)3种类型包裹体。流体盐度为3.42%~65.48%NaC leqv,集中在40.00%~55.00%NaC leqv和4.00%~10.00%NaC leqv两个区间;流体盐度、密度在直方图上主要表现为双峰特征。流体密度为0.43~1.25g.cm-3,集中在1.07~1.14g.cm-3和0.55~0.85g.cm-3两个区间。成矿温度为187~579℃,成矿Ⅰ、Ⅱ和Ⅲ阶段成矿温度分别为332~579℃、294~345℃和187~212℃。成矿Ⅰ阶段C型与S型包裹体共存,表明该阶段发生过沸腾或不混溶。可能的流体演化机制是,岩浆结晶的最后阶段从岩浆中直接出溶的极高温、中高盐度(约为15%~25%NaCleqv)的原始成矿流体(岩浆流体),通过不混溶作用形成高温高盐度S型、高温低盐度C型和高温低盐度W型流体,该过程导致成矿物质的第1次沉淀富集。成矿Ⅱ阶段流体的混合作用则是铜沉淀的主要原因。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为47.4~93.1MPa,成矿深度为1.8~3.5km。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酸性侵入岩类为高钾、铝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的稀土总量TREE为133.9×10-6~240.6×10-6,介于上、下地壳平均值之间,岩石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δEu为负异常。岩石具明显的K、Rb、Th等正异常,亏损重稀土,显示Nb、Ta负异常,尤其亏损P、Ti,与碰撞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在Rb-Y+Nb和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均落在同碰撞花岗岩区,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印支后期陆内强烈的造山时期。矿床成因类型为受线性断裂构造控制的似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青海卡而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而却卡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祁曼塔格地区,通过最近几年找矿成果显示其找矿潜力巨大。此次研究主要从包裹体测温入手,探讨流体包裹体的成因意义。并且通过对包裹体进行拉曼探针分析和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说明了流体的化学成分以及流体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卡而却卡斑岩矿化带和矽卡岩矿化带流体之间的关系。对卡而却卡矿区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研究表明,斑岩矿化带和矽卡岩矿化带成矿流体均分为高温、高盐度流体和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两个端元,其中斑岩矿化带绢英岩化阶段是成矿主要阶段,均一温度集中区间为260~400℃,而矽卡岩矿化带矽卡岩期湿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也集中于260~400℃,该时期是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阶段。可以看出,二者成矿阶段均一温度吻合。并且各自温度区间均有很好对应。通过对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卡而却卡矿区成矿流体均来源于岩浆水,但斑岩型矿床流体局部存在着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显示出明显的“d18O飘移”现象。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卡而却卡成矿流体为一套以H2O-CO2-NaCl-CH4为主,含有微弱 H2S和N2的复杂组分体系。 综上所述,卡而却卡斑岩型矿化带和矽卡岩型矿化带二者属于同一成矿系列,即碰撞后伸展导致酸性岩浆活动而形成的斑岩-矽卡岩铜钼铅铁多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4.
新疆东天山土屋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土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开展了氢氧同位素研究及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法和冷冻法测温,并对石英样品进行了气相及离子色谱测量,对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25~363℃,主要集中于140~200℃,盐度变化于0.18%~58.28%NaCl,主要集中于2%~10% NaCl。流体包裹体气相的主要成分为H2O和CO2,液相成分以Ca2+、Na+、SO2-4、Cl-为主。石英流体包裹体中∑REE 为8.07×10-6~ 12.15×10-6,轻、重稀土之比值(LREE/HREE)变化于5.39~6.75,δEu为1.80~1.91。流体包裹体中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右倾型,并表现出Eu的正异常及Ce的负异常。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值为-70‰~-66‰,石英的δ18OV-SMOW为9.4‰~12.3‰,计算所得的δ18O水为-5.1‰~-1.2‰。根据离子色谱分析结果,F-/Cl-介于0.009~0.024之间,SO2-4/Cl-介于0.45~1.01之间。综合以上流体包裹体的组成和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中旬普朗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超大型矿床。通过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普朗斑岩铜矿含矿石英脉中广泛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含CO2三相/两相包裹体、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子晶种类复杂,盐类矿物主要有石盐、钾盐、方解石、石膏,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赤铁矿。流体包裹体中发现有4种流体,即高盐度岩浆流体、含CO2低盐度流体、中等盐度流体以及少量低盐度水溶液。高盐度岩浆流体的均-温度范围457,245℃,均一压力范围(259.33~25.43)×10^5 Pa,盐度为34%-54%NaCl,密度为1.12—1.07g/cm^3,富含Na、K、Ca、Cu、Fe、CO2、C1、S等成分。原始岩浆流体可能是由中酸性岩浆上升至中间岩浆房后直接出溶而成,并汇聚在岩浆房的顶部。在甘孜一理塘洋盆的俯冲过程中,岩浆流体在流体内压和洋盆俯冲所产生的主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间歇性地从岩浆房上涌,为早期岩浆活动(226±3)~(2284-3)Ma所形成的岩浆一热液系统提供了持续的矿质和热源。含CO2低盐度流体与高盐度岩浆流体的相分离作用是导致普朗斑岩铜矿主成矿期网脉状-浸染状矿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是在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盆向西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超大型矿床.通过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普朗斑岩铜矿含矿石英脉中广泛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含CO2三相/两相包裹体、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子晶种类复杂,盐类矿物主要有石盐、钾盐、方解石、石膏.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赤铁矿.流体包裹体中发现有4种流体,即高盐度岩浆流体、含CO2低盐度流体、中等盐度流体以及少量低盐度水溶液.高盐度岩浆流体的均一温度范围457~245℃,均一压力范围(259.33-25.43)×105 Pa,盐度为34%-54%NaCI,密度为1.12-1.07 g/cm3,富含Na、K、Ca、Cu、Fe、CO2、Cl、S等成分.原始岩浆流体可能是由中酸性岩浆上升至中间岩浆房后直接出溶而成,并汇聚在岩浆房的顶部.在甘孜.理塘洋盆的俯冲过程中,岩浆流体在流体内压和洋盆俯冲所产生的主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间歇性地从岩浆房上涌,为早期岩浆活动(226±3)~(228±3)Ma所形成的岩浆.热液系统提供了持续的矿质和热源.含CO2低盐度流体与高盐度岩浆流体的相分离作用是导致普朗斑岩铜矿主成矿期网脉状.浸染状矿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江西德兴朱砂红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提要:朱砂红斑岩铜矿位于德兴斑岩铜矿矿集区的西北方向,紧邻铜厂铜矿。本文在前人有关德兴铜矿研究基础上,以铜矿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内容,通过野外详细的岩芯采样,室内石英斑晶、石英脉和方解石脉中包裹体测试及数据整理分析后初步发现:朱砂红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大致可以分成五大类型(富液型包裹体、富气型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型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型和固液两相型);相比铜厂整体成矿温度略低,盐度略高;由成矿流体压力47.27~184.47MPa,推导出成矿深度达2~4km,以及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流体中含有CO2、H2S和CH4等挥发分气体,它们可能与Au等元素的运移成矿有关。因此,从包裹体性质推测朱砂红铜矿不只是斑岩铜矿,可能是浅成热液斑岩型铜金矿床。此外,朱砂红矿区成矿流体来源至少有两种:高温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伴随流体演化期次大致可以划分出三个成矿阶段:硅酸盐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即主成矿阶段,温度:200~340℃,盐度:2.0~15wt.%NaCl)、碳酸盐-硫酸盐硫化物阶段。同时,均一温度、盐度及压力等暗示在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中岩浆流体发生过沸腾或不混溶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藏冈底斯朱诺斑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是我国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带,东段已发现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且研究程度较高,而西段仅发现朱诺一例大型斑岩铜矿床,且研究程度较低,这不利于冈底斯东西段的对比研究。本文对朱诺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包裹体测温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与冈底斯东段的驱龙斑岩矿床开展了对比。研究表明朱诺矿床共发育四种类型包裹体,分别为富液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LV)、富气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VL)、含子晶多相(LVH)及富CO2三相(C)包裹体。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即由A脉向B脉至D脉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350~550℃、250~350℃、250~300℃,盐度为5%~55%NaCleqv、5%~40%NaCleqv、2%~10%NaCleqv,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呈递减趋势。而在B脉阶段,在显微镜下同一视域内可见不同类型(LV、VL、LVH)的包裹体共存,并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而盐度变化较大特征,这是流体沸腾的明显标志,预示压力的降低及硫化物的沉淀。通过压力估算得到朱诺矿床A、B、D脉阶段的成矿深度分别为2.9km、2.7km、2.3km。通过与驱龙铜矿的对比,朱诺矿床硬石膏发育相对较弱,预示成矿流体氧逸度相对驱龙矿床低,此外二者在包裹体类型、温度、盐度等方面相似,但朱诺的成矿深度比驱龙的略浅,这在冈底斯西段总体剥蚀程度相对东段低的背景下是有利于矿床的寻找。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成矿斑岩为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属于印支期产物。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硅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粘土化-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工业矿体赋存于斑岩体中心强硅化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内。矿化类型以网脉状矿化为主,细脉浸染状矿化不发育。本文对主要矿化阶段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水溶液包裹体、CO2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3类,子矿物主要为石盐、方解石、赤铁矿和少量CaCl2水合物及不透明硫化物。其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0~420℃,盐度为33.48%~75.40%NaCl equiv.,密度为1.01~1.09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气相成分为H2O和CO2。早期水溶液包裹体和CO2包裹体共生,其均一温度相近,以及纯CO2包裹体的发现,指示成矿流体存在不混溶现象,这种不混溶是由原始岩浆流体“二次沸腾”作用产生的。CO2相分离、温压条件降低和pH值升高是雪鸡坪斑岩铜矿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原因。晚期低温、低盐度的流体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岩浆流体的混和,对矿化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普朗斑岩铜矿床位于云南滇西北中甸岛弧带,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少数几个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地质学家和矿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角度,获得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盐度、成分等物理化学特征,并结合矿床地质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1.
12.
13.
青海共和县加当根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当根矿床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研究程度较低的斑岩型铜矿床,文章对含矿斑岩、石英脉和绢英中的石英岩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以大量发育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为特征,子矿物种类多样,包括石盐、钾盐、石膏、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等.石膏、赤铁矿的出现,暗示着岩浆结晶早期处于氧化环境.成矿流体由来自岩浆的高温、高盐度流体和以天水成因为主的中-高温、低盐度流体2个端员组分组成,高温、高盐度流体为主要载矿流体,形成温度> 440℃,w(NaCleq)为30%~82%,其是在浅成条件下于岩浆结晶的最后阶段从浅部岩浆中直接出溶形成的;中-高温、低盐度流体主要来源于天水或天水与晚期岩浆热液的混合,温度主要集中在220~360C,w(NaCleq)< 20%.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混合在卸载成矿上的重要性,石英脉和绢英岩化阶段是含矿物质沉淀的主要阶段.脉石英的流体温度集中在280~440℃,绢英岩化蚀变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240~340℃.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大东沟铅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克兰盆地内,矿体呈层状展布,与地层产状一致,直接容矿围岩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浸染状、细脉状为主,矿石矿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等.文章对大东沟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方解石和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温,对石英和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对部分石英样品进行了气相及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大东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NaCl-H2O、CO2-H2O±CH4和CO2-H2O-NaCl三种类型;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为973~480℃,主要集中于140~300℃,流体盐度w(NaCleq)为02%~571%,主要集中于32%~148%;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N2、H2等,液相成分以Na+、Ca2+、F-、Cl-为主,K+、SO42-次之,并含少量Mg2+、Br-和NO-3,计算所得的离子浓度为366%~580%.结合已有的稳定同位素资料,方解石中的δ13CV-PDB值为-42‰~04‰,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δDV-SMOW为-89‰~-127‰,计算所得的石英及方解石的δ18O水值在-114‰~76‰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黑龙江乌拉嘎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乌拉嘎金矿床是受断裂构造和中酸性侵入体联合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区内黑龙江群变质岩为成矿提供物源.燕山期花岗斑岩是主要的容矿围岩.深部岩浆源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矿体受构造引张部位和构造交汇部位控制.在空间上侧伏斜列。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白铁矿、辉锑矿、自然银等,脉石矿物有玉髓状石英、胶状蛋白石、碳酸盐、冰长石、绢云母、高岭土等;矿石结构主要为胶状结构、细粒状结构和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为脉状、网脉状和角砾状构造.矿石的矿物组合和组构均显示典型的低温矿物组合和组构特点。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少量单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1.22%-5.4%NaCl)、低密度(0.88--0.96g/cm^3)的特征,成矿温度为140~220℃,成矿平均压力为23.24MPa,形成深度为2.32km。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δDSMOW,值为-78.25‰-132.64‰,6moHp值为-3.7‰~6.23‰,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综合研究表明.乌拉嘎金矿属于由中性、近还原和低温流体形成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四坊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矿区各类热液脉体分为早、中、晚三阶段,分别为:早阶段钾长石-石英±磁铁矿±辉钼矿脉,产于钾化蚀变带;中阶段石英±辉钼矿脉±黄铜矿±黄铁矿脉和硬石膏-黄铜矿脉,产于被绢英岩化叠加的钾化蚀变带和绢英岩化蚀变带;晚阶段石英±石膏±黄铁矿脉,产于绢英岩化带和明矾石-迪开石-绢英岩化蚀变带。早、中阶段脉石矿物中以富气相水溶液和含子晶包裹体为主,其次为CO2包裹体和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偶见纯CO2类包裹体;晚阶段仅发育富液相的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420~540℃之间,盐度介于0.4%~62.9% NaCleqv,流体属NaCl-CO2-H2O体系。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40~480℃,盐度为0.5%~56.0% NaCleqv,CO2含量降低,压力、氧逸度低于早阶段。晚阶段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280℃,盐度为0.4%~8.4% NaCleqv。中阶段流体沸腾作用强烈,导致大量硫化物沉淀,晚阶段流体演变为NaCl-H2O体系,可能有大气降水混入。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小圆山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祁漫塔格东段,其成矿作用与斜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矿体产于斜长花岗斑岩的外接触带。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获得斜长花岗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16.9±1.9)Ma(n=16,MSWD=2.9),厘定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斜长花岗斑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U、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显示了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式稀土配分型式,呈明显负Eu异常。综合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已有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小圆山斜长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为区域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