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堤防隐患探测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堤防隐患探测中,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电测深法、地震折射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并结合少量的土工试验资料,提高了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堤防隐患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石油物探的历史阶段和前景展望了主要思路,用翔实的资料综合回顾了50年来新疆石油物探事业从零起步,达到今日辉煌的历程,叙述了新疆石油物探50年的主要成果,石油物探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并指出了准噶尔盆地石油物探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领域和今后石油物探工作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6,(7):22-23
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Water Supply and Engineering Regiment of Beijing Military Area)组建于1974年,是集水文地质勘察与凿井施工于一体的国家甲级工程勘察单位。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文地质钻探设备、凿井设备及各种物探找水仪器,固定资产总值1.3亿元。先后有100余人到北美、欧洲、西亚等地区考察和技术培训,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井钻探和物探找水技术。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评价、凿井工程、物探找水、物探测井及水质化验等。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土资源》2007,(3):39-39
日前,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发现号”物探船向极限挑战,首次进入北极极寒工区成功作业,用67天时间完成了北冰洋波弗特和楚科奇海域两个工区6617.5km二维地震作业。这也是中国船舶在北极圈极寒地区首次进行的成功施工,填补了该海域缺物探野外采集最作业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隐伏铜镍矿异常灰色关联滤波圈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忠祥  陈守余 《地球科学》1997,22(6):614-618
在新的铜镍矿异常圈定方法的研究中,我们把灰色系统理论与地质、物探、化探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以已知矿床上建立的参考数列系为灰色子波,对研究区的比较数列系进行关联度扫描,从中圈定关联度异常,预测矿床赋存部位的灰色关联滤波法.该方法在新疆哈密研究区作了隐伏铜镍矿床预测试验,在找矿信息的采集中,选取了地质、物探、化探标志13个.预测实践表明,关联度异常的展布与铜镍矿床的位置相对应.根据研制的方法设计的ZKY1孔,在离地表110~190m,钻遇50多米铜镍矿,证实了该方法适用于大比例尺隐伏矿床预测.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于《华东铀矿地质》(2003.1期)上撰写了“浅谈南方老区铀矿资源潜力评价中的物探工作”一文。最近,又有机会同年轻同行一起参与此类项目的成果报告编写工作,期间,年轻的同行们围绕着物探工作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深为他们好学上进的精神所感动,故以对话的形式再次撰写“再谈南方老区铀资源潜力评价中的物探工作”。作为与年轻同行的再次业务交流吧。  相似文献   

8.
胡生法  冯必达 《铀矿地质》1997,13(6):364-369
本文简单介绍了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领域及主要特点,以简表形式列出了当前工程物探技术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当前工程物探技术应用状况及市场前景,着重讨论了工程物探技术进一步开发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国外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3年崔霖沛,吴其斌(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1993年末美国勘查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公布1991年世界范围的物探工作费用为22.5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5%,其中石油物探占96%,工程物...  相似文献   

10.
水工环物探仪器研制特点与实例李惠民,吴海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地质矿产部,北京100812)物探之所以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测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了技术性能良好的各种类型物探仪器。近十多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次工作基于朱仙庄煤矿区地质资料及采矿资料收集,在分析研究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大功率激电测深、瞬变电磁法、背景噪声成像法等物探方法对朱仙庄煤矿采空区进行勘察。野外勘察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物探勘测数据。通过系统地进行地物探勘测数据处理、异常解释、综合研判,不同勘测方法成果互为佐证,查明了朱仙庄煤矿采空区范围。物探工作探测煤矿采空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文龙  王海 《冰川冻土》2003,25(8):29-34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多年冻土是一个关键问题,开展物探工作时,会遇到较非冻结区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勘测对象,论述了目前开展的各种物探方法的优劣,给出了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勘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的结果,实践证明,开展综合物探是勘探多年冻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陆克 《物探与化探》1989,13(6):476-477
应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邀请,苏联伊尔库茨克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C.瓦赫洛梅叶夫(),于1989年8月29日至9月2日来我国访问。访问期间,参观了有关单位,并作了学术报告,介绍了苏联物探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图形图像处理方法图示航空物探数据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盛青 《铀矿地质》1996,12(5):295-300
本文在介绍航空物探微机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地区实测航空物探资料的处理,对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和图示航空物探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总结出适用于地质填图、突出局部弱异常及与矿化有关的弱信息等不同地质任务的有效方法组合。分析了各种航空物探图示方法的特点,并就如何发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航空物探资料的解释处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认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图示航空物探数据的有效方法,可以作为等值线图的补充和改进形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物探工作的新仪器设备、处理软件以及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列举了物探方法在资源、环境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在金属矿方面的应用。物探方法技术的长足进步、发展及其应用,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个旧锡矿区,氧化深度一般为200-700m。因此,在找浅部矿和深部矿(400m或更深)时,物探通过找矿化物而达到找锡矿的作法效果不好。为此,根据工作地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点,建立了区域找矿物探异常模式、矿田物探异常模式及在矿田中寻找矿床的物探异模式。通过解决找矿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物探在圈出找浅部矿体的远景区和找深部矿床的远景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大洪 《矿井地质》1995,(1):65-68,76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矿井物探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物探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及对今后矿井物探的发展趋势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衢州—窑上高速公路D、E合同段综合物探应用为例,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探地雷达等工作原理和方法,总结了综合物探在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岩性、构造、岩溶等方面地球物理探测的应用成果,从而说明在高速公路路线勘察及施工过程中,物探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不同阶段工作中的任务与适用原则;阐明了目前在地质灾害领域使用较多的物探方法及其应用前提和效能;通过列举部分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实例与效果,说明了物探是当前地质工作中的一项现代化勘查技术,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它的特点是快速、全面、准确、省时、经济,尤其是在较敏感的地区,可以做到无损检测,为地质灾害防治施工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只要遵循物探工作的应用原则与规律,就能取得较好的探测效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