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湘西北地区的第五个铅锌矿田即永顺青坪铅锌矿田,它与花垣、保靖铅锌矿田的控矿构造型式和矿床地质特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构造上处于花垣—张家界深大断裂与古丈—吉首大断裂的交汇部位。该矿田由尹家溪帚状构造、六角庄短轴背斜裙边和黄洞—天门山向斜南西段两翼等核心部分组成。综合分析与现场考察表明,青坪矿田具有丰富的铅锌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相带3分格局明显,自NW向SE依次为台地相、台缘斜坡相和陆棚相。3相区之间分别以花坦-张家界、古丈-张家界深大断裂为界。台地相欧孔王溪组属邻近盆缘陡坡地带类似于深水陆棚沉积,重力沉积发育;娄山关组北西小区记录了由台地边缘浅滩→局限台地潮坪→台地边缘浅滩的变迁过程;而东南小区则属台地边缘与斜坡的过渡地带。台缘斜坡相区敖溪组反映了缓慢的海退过程,沉积环境由陆棚向陆棚内缘带变迁;车夫组属台地前缘斜坡带,重力沉积转化为蚀流沉积;比条组为背景沉积综合产物,反映了台地前缘斜坡上带环境,陆棚相区探溪组旋回性明显。反映了陆棚内缘沉积特点;田家坪属台缘斜坡下带-陆棚内缘环境,沉积了一套多具鲍玛层序的远源风暴岩。各自有其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并讨论了岩相古地一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论述了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嘎拉金矿床含金剪切带围岩蚀变类型、阶段,讨论了构造-蚀变岩的岩石化学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阐明了构造-蚀变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即金矿化在空间上与围岩蚀变类型及强度关系密切,在时间上大致同期形成。这种由剪切构造变形作用引起的蚀变作用,对金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古丈县境内江南古陆西北缘的古丈背斜中,出露了一套基性的超浅成岩及其同源同成因的火山岩,本文称之为万岩基性火山一侵入杂岩。该杂岩受北北东向凤凰一古丈一大庸断裂带控制,并被震旦系含砾砂岩和页岩沉积覆盖(图1)。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万岩杂岩的岩石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钕同位素特征,旨在阐明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及板溪期火山作用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综合前人资料分析了川—滇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地震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滇构造带具有同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相似的某些特征;地震活动主要沿安宁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分布。震源以永仁、渡口和会理三地所在区域最浅,向四周渐深  相似文献   

6.
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洋壳俯冲、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弧-陆碰撞、侏罗-白垩纪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推覆和平移剪切构造发育演化阶段。区内金矿  相似文献   

7.
云开地块周边断裂带的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西云开地块周边断裂带包括吴川-四会断裂带、罗定-广宁断裂带和博白-岑溪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的雏形可能在加里东期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断裂带侧沉积相的明显差异。海西印支期,由于桂东南地体N→SE向的碰撞拼贴,罗定-广宁断裂带被罗宁推覆构造的韧-脆性前锋断裂带所叠加和改造。  相似文献   

8.
龙口-莱州断裂带中段韧-脆性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步总结了龙口-莱州断裂带中段的地质特征,论述了断裂构造岩的分类特征及其复合关系,概括了韧-脆性剪切带内的韧性变形构造,矿物塑性变形和岩石变形组构等构造变形特征,划分了韧-脆断裂带的活动期次,探讨了断裂带的演化特点。通过岩组分析,差应力值估算及温压条件判断,笔者还对断裂带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化指标及测井资料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断理解活动以及断裂带岩性(火山岩、碎屑岩)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认为断裂活动及断裂带岩石物性对油气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在断裂活动期间,断裂带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通道,成熟度较低的油气通过断裂带运移至上覆地层;断裂活动平静期,断裂带碎屑岩对油气起封闭作用,火山岩断裂带仍是油气运移通道。成熟度较高的油气经过火山岩运移到断裂带内缘聚集成藏,在断裂带外缘,由于碎屑岩封闭作用及成熟度料高油气的排替作用,油气成熟度呈现“上低下高”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渤海走滑断裂对古近系源-汇体系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长贵  加东辉  宛良伟 《地球科学》2017,42(11):1871-1882
走滑断裂在渤海海域广泛分布,深刻影响着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源-汇体系的形成和演化.在对渤海海域大量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走滑断裂对渤海古近系源-汇体系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走滑断裂压扭作用控制了局部物源体系的形成;走滑断裂的张扭作用控制了沟谷低地的形成;走滑断裂的水平运动控制源-汇体系的横向迁移.走滑断裂带源-汇体系发育模式十分复杂,渤海古近系常见的主要有S型走滑断裂带源-汇体系模式、叠覆型走滑断裂带源-汇体系模式、帚状走滑断裂带源-汇体系模式、共轭走滑带源-汇体系模式.开展走滑断裂带源-汇体系特征及其控砂模式的探讨,对含油气盆地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郯庐断裂带的岩石圈结构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横穿郯庐断裂带的五条地学断面揭示,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明显不同,这是平移运动造成不同块体拼合的结果。早白垩世走滑期的岩浆活动,指示当时断裂带切入了壳-幔边界。这表明断裂带在走滑中切穿了整个地壳,莫霍面当时应为平缓的大型拆离面,壳-幔之间发生了显著的失耦。断裂带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伸展活动中,软流圈进行了强烈的上隆,岩石圈出现了显著的细颈化,属于纯剪切伸展模式。在晚第三纪以来的挤压活动中,浅埋软流圈背景上较高的上地幔温度,使郯庐断裂带成为岩石圈薄弱带,从而发生了较强的逆冲活动和大规模幔源玄武岩浆的喷发。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临河—集宁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德臻  李龙等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37-342,347
内蒙古临河-集宁断裂带是华北地台北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对其中段沙湾子-大老虎店段进行了重点解剖。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构造形迹特征,对该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大地构造意义。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及深震剖面上都有明显的反映。对断裂带上韧性剪切带、碎裂岩带、推覆构造、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是一条自新太古代至今长期活动的构造活动带,控制着该区地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大脑坡矿区沉积和断裂构造特征,以及沉积和断裂构造对铅锌成矿控制作用,笔者从大脑坡矿区沉积-断裂构造特征出发,识别了大脑坡矿区生物礁沉积,并进一步将大脑坡矿区主要断裂系统划分为3个断裂带,即花垣-张家界断裂带(F1为主断层)、阿碧林场-清水塘断裂带(F2为主断层)、开支铺-凉水井断裂带(F3为主断层).通过分析断...  相似文献   

14.
拉分盆地指沿着走滑断裂带弯曲部位,由于拉张而产生的地形上的低洼处,多形成于走滑断裂带次级断裂的间列部位.拉分盆地研究对于探讨走滑断裂扩展方式及分段性意义重大;分布于大型走滑断裂带上的拉分盆地,对于断裂带上地震临震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此外,该类盆地往往与油气资源、成矿热液的运移、聚集、产出关系密切.本文在综述前人对拉...  相似文献   

15.
蒋金元  祁亮 《铀矿地质》1999,15(2):91-99
通过对江西省10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研究成果和区域重磁、莫霍面对比分析研究,讨论了赣中南地区深部地质构造格架。本区属华南块体。与扬子块体接壤地带的萍乡-广丰一线呈现为近东西向展布的幔凹-幔坡带。华南块体内部为北北东-北东向幔隆-幔坡-幔凹结构。莫霍面变异部位多为深断裂带反映。推断了近东西向展布的萍乡-广丰深断裂带、北北东向抚州-安远深断裂带和北北东向丰城-大余深断裂带;同时推断了北东向于都-宁都逆冲推覆滑覆构造系、近东西向乐安-南城逆冲推覆构造系等。根据铀矿产的分布,论证了莫霍面变异部位、逆冲推覆构造与铀成矿作用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时空关系,为寻找隐伏铀矿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6.
地震前卫星红外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1999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几个强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分析,得出认识:地震前增温异常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形态上的孤立性、分布上的局限性、异常昼夜对比具有稳定性、异常位置具有迁移性和演变规律具有阶段性;不同构造区强地震前的卫星红外异常分布不同,沿海平原区表现为大范围的面状分布,而山区则以带状延伸为主;在强烈活动的断裂带,异常分布表现为与构造的密切相关性,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分析法定量分析红外增温与活动断裂的时空关系,是提取震前增温异常的有效方法.活动断裂是红外异常反应的最敏感地带.在断裂变形的不同阶段,断裂带内外的卫星红外亮温关系是有差异的.在断裂活动的正常时期,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在某一范围内波动,而在断裂活动的异常时期,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变化到一个新的水平,断裂带内的增温将大于断裂带外的增温.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和2000年云南姚安6.5级地震都是如此.利用发震断裂带内外亮温的相对变化提取异常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消除地形和云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常德太阳山断裂及其与地震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山断裂包括太阳出东侧断裂和太阳山西侧断裂。实际上,它们是一个北北东向的断裂带,具有规模大、长期活动的特点,与地震关系十分密切。1631年常德6.5级大地震,即发生在该断裂带上。该断裂带具备孕育中强震的地质构造条件,有再度发生中强震的可能性,建议加强地震监测。  相似文献   

18.
初论邵武-河源断裂带的活动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大任 《江西地质》2000,14(2):81-87
邵武-河源断裂带包含3条形态各异,特征不同的较大断裂带,北段为邵武-石城断裂带,中段为瑞金-寻乌断裂断,南段为龙川-河源断裂带。本文侧重阐述,分析江西境内该断裂带挽近地质时期的活动及与之有关的地貌,地震,温泉和地裂缝特征,探讨其活动性以及对地壳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认为,邵武-河源断裂带现今还处于活跃期,但引起高级别地震可能性比较小,分散小震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郯庐断裂系的北延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郯庐断裂系的北延(东北部分)的性质及形成机制是东北东部重大基础地质和应用地质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过对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以抚顺-密山断裂带,伊通-依兰断裂带为骨干,长春-哈尔滨(四平-德惠)断裂带、东吴-昌图断裂带、新民-康平、洮安-阿荣旗断裂为主要成员的东北部平移断裂系,均可包括在郯庐断裂系北延的“大家庭”中。从晚三叠始,随着中生代走滑-拉分张裂型火山沉积盆地的“开合”运  相似文献   

20.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这些钠长岩是由深部钠质熔浆沿断裂带上侵到地壳浅部发生侵入-交代作用而形成的观点。其成因模式为:侵入-隐爆-充填交代。这与前人在研究西秦岭造山带钠长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