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城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北坡,旅游资源丰富。为使商城县的旅游气候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根据商城县1958-2017年60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4个对旅游气候舒适度有较大影响的气候因子,计算表征商城县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等级,并运用Mann-Kendall检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计算出的各指数进行分析,为商城县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商城县一年中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呈"W"型变化,舒适期长,不舒适期短。舒适期集中在春、秋季的4月上旬-5月中旬和9月下旬-11月上旬,不舒适期出现在冬、夏季的1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上旬;2)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舒适等级日数,开始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从2016年、1993年、1999年;3)影响商城县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气候因子首推温度,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日照,而风速对商城县旅游气候舒适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洛阳旅游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气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作者重点讨论洛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以及适应洛阳旅游的最佳季节,提出要大力发展洛阳的旅游业,应充分利用,改善和开发旅游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3.
从温度条件及生育期不利气象因素分析了彬县川塑料中棚早春茬黄瓜、秋延茬番茄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提出该区塑料中棚早春茬黄瓜的适宜播期为2月下旬-3月上旬,秋延茬番茄的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并提出主要气候灾害防御措施。可用以指导同类地区的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4.
利用辽宁省59个国家气象站2008—2017年6—8月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确定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公众及旅游相关部门了解当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强, 59个地市(县)中,很适宜避暑的有14个,适宜避暑的有22个,较适宜避暑的有16个。②夏季辽宁大部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辽东和辽南气候舒适度优于辽宁中部和西部。辽宁东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东、大连、葫芦岛和锦州南部气候舒适度等级最高,避暑气候条件更好。③辽宁夏季暴雨高风险区在东南部的宽甸、丹东和凤城一带。高温高风险区在朝阳大部和锦州西部。大风高风险区在铁岭北部、彰武、锦州、营口和长海。雷暴高风险区在铁岭、抚顺东部、朝阳西部和庄河一带。④6月、8月是辽宁适合避暑旅游的月份,尤其是 6月,避暑旅游适宜度最高,适宜面积最大。8月份次之, 7月避暑旅游适宜度较差。  相似文献   

5.
基于华家岭国家基本气象站 1951-2020 年气候资料,应用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华家岭雾凇气候变化特征,应用箱线图法分析适宜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应用Bayes逐步判别法建立雾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华家岭年平均雾凇日数69.1 d,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5 d/10a,2018年后减少显著,2015年为突变年;呈现稳定的5 a短波动周期和25 a长波动周期。各季节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春季(-1.2 d/10a)、秋季(-1.5 h/10a)呈减少趋势,冬季(0.05 d /10a)呈微增加趋势。从月分布看,华家岭除7、8月份其余时间均有雾凇出现,2月最多;各月雾凇日数的线性变化趋势不一致,4、10月下降显著;1、2月雾凇日数年际变化小。适宜华家岭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是日平均气温-10.8~-1.0 ℃、最低气温-13.5~-3.5 ℃、风速2.3~6.3 m/s、相对湿度大于65%。选用日平均气温等13个变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雾凇预报模型,经回判检验,分月检验准确率84.0~90.0%。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冰雪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参考,加速推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6.
从气候特点、漂流气候适宜性和漂流气象障碍等方面,分析杉木河景区气候资源,得出杉木河适宜漂流期为5月下旬~9月中旬,最佳舒适漂流期为6月中旬~9月上旬,这对旅游经营者合理安排和开展漂流活动,游客选择最佳舒适期漂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6—2018年贵州省89个4A及5A级旅游景区与同期县级气象站气温、湿度、风、降雨等自动站观测要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重建景区1961—2014年逐日的温度、湿度、风等历史资料,计算了旅游气候适宜性指数,分析贵州省旅游景区的旅游适宜性,挖掘景区避暑避寒优势。结果表明:景区历史资料重建值较温度递减率计算值更接近实际观测数据,重建值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贵州省旅游景区适游期长, 4—11月是全省旅游适宜期;全省4A级以上景区旅游气候适宜性为非常适宜和适宜等级的总占比大于2/3,比较适宜等级约占1/3,全省全年无旅游气候适宜性为较差等级的景区;贵州夏季非常适宜避暑的景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避暑条件属于适宜区,冬季避寒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避暑旅游气象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体感温度确定的避暑旅游气象舒适度为正贡献指标,修正完善强降水、高温、大风、雷暴等负贡献的高影响天气指标,综合建立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选取2008—2017年6—8月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该避暑气象适宜度模型对贵州省县级以上城市避暑旅游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整体上是非常适宜夏季避暑旅游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夏季不同月份和盛夏关键旬,最佳旅游目的地略有变化。贵州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低海拔地区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相对略低,地处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的都匀、麻江等地适宜开展山岳型避暑旅游。铜仁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范围在-17~100,是贵州避暑旅游气象条件较逊色的城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避暑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仙居县漂流旅游的气候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仙居县漂流旅游项目营业开始迄今的客流量和同期的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气温等气象资料对仙居县永安溪漂流的气候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标,统计了月平均舒适天数,同时探讨了降水和高温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气候条件,计算了各指标的距乎百分率,并与客流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气候适宜且旅游流量高;4月、7月和9月也为适宜时段,但客流量少,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玉门市1971—2014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4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玉门市旅游舒适度指数,确定了玉门市旅游气候舒适期及天数;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并对各指数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玉门市较舒适期为4月下旬中期至9月下旬末,约160 d;舒适期为5月中旬至9月中旬,约124 d。其中,5、6、8月最适宜旅游,7、9月为适宜旅游,11月—次年的3月,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宜旅游。玉门市的温湿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83年开始明显增多;风寒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90年开始明显增多;着衣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91年开始明显增多;人体舒适度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86年开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