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专著反映了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张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长期勘探实践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由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在石油生成问题上历来存在着有机说和无机说两大学派的争论,这种争论推动了油气生成学说的前进和发展。多年来油气生成的有机说占有主导地位,根据有机生成学说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在油气勘探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有机生成说不能满意说明的问题,而近代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又提出了在地壳深部存在甲烷  相似文献   

2.
致密页岩油气已经成为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领域,致密页岩油气的赋存运移机理研究对于这项资源的勘探、资源评估、开发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兴起,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进展包括: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观察与描述,表明致密储层中的微纳米孔隙大量发育,对油气的赋存与运移有重要影响;页岩气在低渗储层中的流动运移机理,其中以渗流-扩散-解吸附为框架的模型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单井产量与可采资源量预测,以L型衰减曲线为代表的单井产量模型和EUR预测模型在生产中已经大量采用。然而当前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例如:微观孔隙结构的表征尚未能为宏观分析提供很好的量化参数;现有的页岩气流动运移理论不适用于页岩油;非常规资源评估方法经验性太强等。  相似文献   

3.
据计划部门统计,为实现本世纪末油气产量分别达到2亿吨和300亿m~3的目标,油和气要分别找到120亿吨和10,000亿m~3,也就是要找到前四十年储量发现之和,才能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这个数字,与公认的我国油气资源潜量(原油614—787亿吨;天然气26—33万亿m~3)相比,看来似乎放心。但以我国当前油气勘探的投入和增长水平,要实现每年找到不少于10亿吨原油和1000亿m~3天然气的任务,又不容乐观。 我国油气工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油多气少”。天然气现有发现储量和产量,只是  相似文献   

4.
封存箱与油气成藏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兴熙 《地学前缘》2004,11(4):609-616
自然界的任何一种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物质结构中发生的 ,油气成藏作用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与封存箱结构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封存箱这种地质结构在沉积盆地中 ,尤其是盆地的深部相当广泛地存在。它不仅是流体的分隔体 ,而且也分隔着不同的能量区。具有异常压力的封存箱比较容易认同 ,实际上正常压力的封存箱也是其重要的类型。自源式封存箱及靠近其顶板封隔层箱外的勘探目标常常是大、中型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主要结构类型 ,在其箱内和临近其顶板封隔层的箱外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地带。把封存箱的研究作为油气勘探决策程序的一个环节 ,找到大、中型的油气藏的几率将会大大地提高。塔里木盆地已经发现了各种类型的封存箱和在封存箱不同部位的大中型油气藏 ,它们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封存箱系列和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已经被证明来自地幔,这一地质事实预示幔源油气具有工业前景。地球演化是地球排气的根源。对石油天然气产出状态、地球化学分析、地球排气测定资料的研究表明幔源油气是可再生能源。幔源油气是地幔烃碱流体上升过程的必然产物,其分布可根据层控构造理论进行预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幔源油气研究及开发利用应得到国家扶持。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几个问题丘东洲(中国地质科学院沉积与能源地质研究中心)西藏地区的油气资源历来为国内外众多油气地质学家所关注。特别是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总方针———“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提出后,除了塔里木巨型盆地外,21世纪在西部能否找到第二个油气...  相似文献   

7.
惠民凹陷钱官屯地区沉积,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钱官屯地区地层展布,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找到了以往油气勘探的失利因素,继而重点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精细解释及储集层的横向预测描述,在该区发现了工业油流。文章还分析了本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认为钱官屯地区是一个多含油层层系具大致有四种油气藏类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的非常规能源,是非常理想的常规油气接替资源,世界各国都掀起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热潮。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页岩气具有自生自储、无气水界面、低孔低渗、大面积连续成藏等特点。甘肃省境内含油气盆地众多,具有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势,酒泉、民和等盆地都已经发现了一定规模的泥页岩油气藏。在后续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必须重视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应用,地震、测井以及非震等勘探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时频电磁法、大地电磁测深法、连续电磁剖面法等非震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页岩气勘探中。  相似文献   

9.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含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运用含油气系统这门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资料掌握较少的南海万安盆地伯含油气系统。在区域地质、沉积相特征和生烃、运移、聚集以及保存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等研究的基础上。将万安盆地划分为三个含油气系统,指出北、中两个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远景较好,从中已相继发现和找到不同产能的油气田南部含油所系统远景较差。  相似文献   

10.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世纪前十年(2001年-2010年),国内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包裹体流体体系PVTX性质的模拟、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以及油气包裹体和成藏过程研究等——进行了总结。国内包裹体流体体系PVTX性质的模拟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各种天然流体体系的状态方程被应用于包裹体研究中。结合国际上流行的流体包裹体合成技术,国内学者利用人工流体包裹体,已经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形成机理、包裹体中流体体系相平衡和流体包裹体分析设备标定的研究工作。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仍然是流体包裹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一些国际前沿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金属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单个流体包裹体成矿元素的LA-ICP-MS测定方法,以及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研究方法等,被国内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油气包裹体研究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其在油气成藏机理尤其是油气充注以及成分演化史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主要研究领域,利用熔体包裹体研究地幔流体,通过超高压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变质流体,应用表生环境下蒸发岩(石盐)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古气候,这些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本世纪的前十年,国内流体包裹体研究与国际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学者创立的ACROFI系列会议目前也已经成为国际流体包裹体界的重要系列会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威东区块地处威远 (威远油田 )背斜构造东倾伏的大单斜坡地带 ,受构造作用弱 ,各层断层极不发育 ,砂岩孔隙储层段分布极不稳定 ,多数井见油气显示 ,未获工业油气流。在这样特殊的地质条件下 ,单从地质上难以评价找到工业油气藏。后经地表油气化探测量 ,研究油气活动规律 ,圈定油气富集地段 ,取得很好的找油气效果  相似文献   

12.
建议在湖南寻找与陨击作用有关的金刚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各大洲发现陨星撞击构造近200个(有些尚有分歧),其中约有1/5发现伴有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产以及油气和地下水资源,特别是近来还在陨击构造中找到了金刚石。陨击构造已被列为一种新型成矿构造进行研究。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天体地质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大地构造,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利用重力资料圈定沉积盆地,沉积厚度以及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在四川盆地,松辽平原、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平原不仅利用重力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而且为找寻油气产地提供了有意义的地质资料。例如,在博野坳陷中找到了任丘油田,黄骅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盆地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油气远景,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沉积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尚缺少直接的钻探资料来证明其油气资源,或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证明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与否。笔者拟通过该区的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普查,探索该区油气渗漏体系的存在性及其地表响应特征,为进一步的海域油气详查提供有力证据。结果表明,各项油气化探指标在该区均有一定的地表响应,为低背景场反映,表明研究区下伏地层中存在烃类渗漏现象;通过化探指标有效性遴选及综合异常评价,在九龙江凹陷和晋江凹陷共遴选了7个异常区,且均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是下一步油气详查的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断裂在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在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油源断裂优势通道本身的发育特征和源岩品质,构建了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参数指标,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留楚地区东三段储层10条主要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的评价中。结果表明,留楚地区东三段储层10条主要油源断裂共34条优势通道,其中:有8条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强,主要分布在北部留楚背斜区;有15条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主要分布在留楚南背斜区;有11条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为弱,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边部地区。这与目前留楚地区东三段储层只在北部留楚背斜核部找到大量油、中部留楚南背斜找到少量油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某高原盆地的油气资源量较为丰富,可找到大型油气田。根据含油气盆地地质构造特征、生油岩的厚度与热演化程度、储集层和区域性盖层的发育情况等因素,确定了两个含油气远景区,拟作为重点找油气靶区。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油气勘探布署方案。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成本预算基本参数,进行油气勘查成本估算,并对两个方案进行了优选对比与具体的风险分析,提出方案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17.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目前已被提到议事日程。油页岩就是首先要考虑开发利用的、现实的、有可能部分代替常规油气资源的非常规能源之一,并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里研究的热点。甘肃省的中生代盆地里不仅赋存有良好的煤炭、石油资源,而且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油页岩资源。现已查明,省内油页岩预测资源量至少约2 000亿t,折合页岩油约1...  相似文献   

18.
人们已经研究并完成了使用计算机技术评价油气资源的数量和结构.这包括经济因素和研究工作主导趋势的分析、勘探过程(或采油动态)的模式化和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根据一般的地质和经济的数学模式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不同规模、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矿产资源勘测程度的对象中.以烃类资源的含油气远景评价为目的的各个勘探阶段的技术方法已经得到认可.沉积地层的模式包括关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各种假说的统计学检验.检验的结果是选择符合原始资料和特定地质环境的假说.当分析定性定量指标时,人们必须注意勘测对象的规模和可见资料的数量.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可能会被进一步改善和愈加详细.勘测的第一阶段所得的结论是含油气地质标志的综合体,它可用来对地质体油气参数作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海相、陆相油气及其成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油气主要在海相地层中发现,而中国油气主要在陆相地层中找到,根本原因在于地层形成顺序两者相反,前者浅层以海相为主,后者浅层则以陆相为主,大量油气是通过壳深断裂从深部垂直向上运移所形成,储集于浅部的首先被勘探开发。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中面临三大问题:(1)海相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均很低,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烃源岩;(2)无法解决碳酸盐岩中的油气运移问题;(3)一些海相地层油气田的油气来源存在争议。共可归纳出三种油气生成模式,即壳源有机质、壳—幔相互作用以及费-托合成。目前人们过于执着于壳源有机质生成,而对费-托合成模式还没有足够认识和重视,这种思维定势阻碍了油气勘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发展。大量油气是在地幔深部通过费-托合成或在地壳深部通过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并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除了浅部有大量聚集,在地壳深部的花岗岩、火山岩、变质岩等基岩中,在我国深部的海相地层和国外深部的陆相地层中同样可以大量聚集。  相似文献   

20.
深层油气勘探势在必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在埋深大干3500m的深层不仅可以而且也能找到工业性大型油藏。随着Tissot传统烃源岩演化理论的被修正,勘探深度可大幅向下延伸。深层可通过原生孔隙的大量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形成而发育工业性储层,尽管深层的高压、超高压条件给钻探带来诸多困难,但对深部油气藏的形成却是有利的。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深层具有相当的油气资源量,深层勘探是有资源基础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针对深层勘探的技术系列,为深层勘探的实施和争取更大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深层勘探具有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特点,本文为此分析探讨了如何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