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扎陵湖和鄂陵湖沿岸的湖积阶地中湖相沉积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盆地内的第四纪早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第四纪岩石地层单元,确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序列.建立了青海东南部地区第四纪早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单位-黄河源群(QH),黄河源群是由第四系下更新统野生沟组(Qp~1γ)、中更新统鄂陵湖组(Qp~2e)、上更新统大野马岭组(Qp~3d)和全新统黑河乡组(Qhh)等4个组组成.为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研究,以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In recent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discussions and predictions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on floods, due to its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of future flood events and their impacts, it is crucial to have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n past flood events. Lacustrine sediments have been used as a natural archive to study the past flood events. Here, we study the impact of 1954 flood event on the lacustrine environment of Bengas and Rupa Lake in central Nepal based 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XRF) element analysi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the biomarker molecular composi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1954 flood event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two lakes in terms of detrital input, organic matter deposition and aquatic production. Before the flood event, both two studied lakes had relatively lower catchment erosion rate, lower organic matter deposition and aquatic production. During the flood event, catchment erosion and aquatic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both lakes due to mass transport deposits and the increased nutrition loading attributed to flood event. Following the flood event, Begnas Lake showed the sharp increase in organic matter deposition, whereas in the Rupa Lake organic matter deposition showed minor changes. The difference in organic matter deposition in lakes during flooding event is likely due to detrital material brought and deposited by the flood activity.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acustrine sediments are sensitive to the extreme event and would be an ideal archiv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flood events.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
泥炭记录的环境演变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分析了中国泥炭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研究的区域范围,当前主要以东北哈尼、青藏高原的红原、神农架大九湖以及华南定南大湖四个位于东部季风区的研究工作最为集中。泥炭沉积高分辨率综合信息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冷暖干湿变化既有一致性又表现出区域差异,末次冰消期东北地区、东部山地、华南地区都表现出冷偏湿的气候特点,而青藏高原却为冷偏干或凉偏干;Younger Dr-yas(YD)事件之后,全新世早期和中期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华南地区气候总体以温湿为主要特征,而东北地区有效降水减少,到全新世晚期,呈现出干旱的变化趋势。并对B~A事件,YD事件,8.2ka以及4.2 ka等重大气候突变事件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今后应拓展与重建更多区域古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对比,加强泥炭沉积及环境指标的基础理论,重视和提高大气沉降泥炭档案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碳循环机制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泥炭记录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炭记录的环境演变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分析了中国泥炭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研究的区域范围,当前主要以东北哈尼、青藏高原的红原、神农架大九湖以及华南定南大湖四个位于东部季风区的研究工作最为集中。泥炭沉积高分辨率综合信息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冷暖干湿变化既有一致性又表现出区域差异,末次冰消期东北地区、东部山地、华南地区都表现出冷偏湿的气候特点,而青藏高原却为冷偏干或凉偏干;Younger Dryas(YD)事件之后,全新世早期和中期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华南地区气候总体以温湿为主要特征,而东北地区有效降水减少,到全新世晚期,呈现出干旱的变化趋势。并对B~A事件,YD事件,8.2 ka 以及4.2 ka等重大气候突变事件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今后应拓展与重建更多区域古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对比,加强泥炭沉积及环境指标的基础理论,重视和提高大气沉降泥炭档案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碳循环机制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地区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湖周围堆积着很多黄土和风沙沉积,这些风成沉积序列是过去气候变化的良好记录.相对于湖泊沉积,这些沉积物受到的研究较为薄弱.对青海湖南岸的黄土堆积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学、磁化率、Fe/Mg值、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测量.在具有绝对年代标尺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替代性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冰消期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气候经历了多次的冷暖和干湿变化过程:14~9 ka间气候前期相对冷干,后期转为凉干,其中可能在11 ka左右存在一次暖湿事件;9~2.5 ka间气候呈暖湿状态;2.5 ka以后的地层扰动较大.黄土和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过程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在对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的分析基础上,结合黄河以及河套地区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乌梁素海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演变过程。乌梁素海沉积物中黏土(<4 μm)平均含量28.7%、细粉砂(4~16 μm)平均含量34.4%、中粉砂(16~32 μm)平均含量17.3%、粗粉砂(32~64 μm)组分平均含量14.1%、砂质组分(>64 μm)含量整体较低,平均含量为5.5%。沉积物不同粒级范围颗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1965年左右(岩芯深度20 cm)乌梁素海沉积物组分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此,结合前期对湖泊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特征的分析,利用粒径-标准偏差方法,通过对比黄河泥沙以及流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研究了约1965年前后两个时段的沉积物来源。尽管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携带的泥沙以及河套平原灌溉退水携带的大量流域表土侵蚀物质,但同一物源组分在1965年前后这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粒级特征。1965年之前,<19.95 μm的粒级组分反映了河套平原灌溉退水携带的流域表层侵蚀物质组分特征,而19.95~181.97 μm的粗颗粒组分反映了黄河径流携带的泥沙,后者决定了乌梁素海沉积物的粒级特征。1965年以来,这两种不同来源组分的粒级变细,灌溉退水携带的流域表土侵蚀物质(<5.71 μm组分)控制了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并与总排干入乌梁素海的水量变化、围湖建堤以及扬水站的修建等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总体来看,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受人类施加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自然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是北黄海全新世高海面以来的沉积中心之一,末次冰盛期以来,随着海平面的阶梯式上升在该区域形成了特征的沉积地层,这些地层是研究陆架区沉积环境演化与事件沉积的良好载体。本文通过对取自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4个柱状岩芯的岩性、微体古生物以及AMS 14C年代学的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与海平面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末次冰消期至约10396cal.a B.P.期间的低海面沉积阶段对应海水尚未到达研究区的河流沉积环境;海水自约10396cal.a B.P.开始侵入研究区,海平面变化在-43~-47m,海水在此停滞徘徊了近千年,对应代表陆海沉积发生转换的盐沼沉积环境;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形成了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约10369~6778cal.a B.P.海平面上升期间和约6778cal.a B.P.高海面以来两个沉积阶段,分别对应潮流作用下的潮坪-滨海沉积环境和沿岸流及黄海暖流为主的环流体系影响下的浅海沉积环境。研究区泥炭层的AMS 14C日历年龄介于约10396~10369cal.a B.P.之间,与Younger Dryas事件在北黄海响应的泥炭层或硬质粘土层为不同时期的沉积,与发生在末次冰消期以来两次融水脉冲事件MWP-1B(11.6~11.3cal.a B.P.)与MWP-1C(9.9~9.0cal.a B.P.)之间海平面缓慢上升期相吻合,表明北黄海这一时期泥炭层的形成可能与两次融水脉冲事件期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这一海平面事件在北黄海陆架响应的一个重要证据。而这一时期泥炭层的出现表明北黄海这一海平面缓慢上升过程中存在停滞阶段。截至目前,这一海平面变化过程的响应沉积在中国东部其他陆架海区证据相对较少,有待进步一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湖泊沉积微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长江中游的洪湖、东湖、网湖和大九湖等四个地点取得湖沼沉积物的钻孔样品,用偏光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三种湖相粘土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在长江沿岸湖泊中,0.4~ 0.5kaBP以来形成的浅色粘土的微结构类型主要有 :显微层理构造、颗粒的定向性、较大的微孔隙和颗粒粒径,面与面或边与边接触方式。物源主要来自河流带来的泥沙.当时河湖相通,河流入湖水沙量大。 1~ 2.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是 :凝胶结构、絮凝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低球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江汉平原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 0.4~ 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是 :凝胶结构、大的圆孔隙和植物纤维的生物框架结构、呈双峰分布的孔隙。它主要是由于维管束植物残体大量积累形成的。当时江汉平原湖泊湖水变浅,大量挺水植物生长,有些湖泊沼已经沼泽化了。鱼骨框架结构证明,在 2.9~ 4kaBP的全新世温暖期山间盆地大九湖出现大量鱼类,但并没有导致喜温鱼类向上游明显迁徙。 相似文献
10.
纳木错湖相沉积与藏北高原古大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藏北高原古湖岸线分布广泛,湖相沉积与湖成地貌发育。目前,在纳木错沿岸可清晰地划分出4~6级湖岸阶地,最高湖相沉积高出现代湖面150 m,沿岸堤可多达50条。雄曲-那曲谷地是连接纳木错盆地与其以西的仁错-久如错盆地的分水谷地,也是构成纳木错2级湖岸阶地顶部的第四纪湖相沉积,构成宽谷的谷底。从最高湖岸线的分布与湖相沉积物、湖成地貌等标志综合判定,古大湖泊的面积要比现代湖泊面积大数十倍,末次古大湖的时代发生于末次冰期间冰段。 相似文献
11.
近2600年来内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积物的色素含量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东居延海S1探坑剖面色素含量,结合碳酸盐、介形类化石、腐殖酸、磁化率及化学元素等多环境指标分析结果,探讨该区近 2 6 0 0年来环境气候波动特点。研究区气候变化大致经历几个阶段:温暖湿润(2 6 5 0~ 2 5 6 0aB.P.)→湖泊菱缩,气候偏干暖 (2 5 6 0~ 2 36 0aB.P.)→暖湿气候背景下湖泊的扩张 (2 36 0~2 1 2 0aB.P.)→冷湿向冷干转换,湖泊由大湖开始菱缩 (2 1 2 0~ 1 6 0 0aB.P.)→气候暖湿,湖泊再次扩张,(1 6 0 0~ 6 5 0aB.P.)→湖泊由扩张到菱缩,气候由冷湿向暖干变化 (6 5 0aB.P.-至今 )。同时尝试把色素与其它指标的结合作为指示湖泊古初始生产力的有效性,以及识别沉积记录有关人类活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沉积分析和ESR、OSL、14C测年数据,对阿拉克湖地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成因划分和时间约束,为第四纪以来高原隆升重大事件及其引起的环境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时代依据;根据沉积特征和孢粉植物演替对第四纪的环境变迁过程进行了探讨:早更新世湖积地层中出现具亚寒带气候特征的针叶林植物群和中更新世冰碛物覆于早更新世地层之上是研究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转折标志;第四纪盆山耦合关系非常明显,山系隆升与沉积盆地具有由北向南迁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14.
15.
西藏错鄂及邻区晚更新世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西藏那曲县西的错鄂(31°24′~31°32′N,91°28′~91°33′E,湖面海拔4515m)东南岸(嘎杂西北坡),发育了拔湖18~271m的湖相沉积。错鄂及邻区湖相沉积的U系法测年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至少在75.3~48.8kaBP间,当地植被经历了早期以松、蒿、桦为主的森林草原和晚期以松、蒿、水龙骨科为主的森林草原或森林等两个阶段,反映了气候由温和较干到温和偏干的状况,但晚期温度与湿度均较早期为高,而干燥度则略有降低。同时,包括错鄂盆地在内的“那曲盆地”则是古“羌塘东湖”的东半部。约在37kaBP左右,可能由于怒江的溯源侵蚀,切开了“羌塘东湖”与怒江的分水岭,使“羌塘东湖”的东半部古湖外泄,而成为外流区———怒江(上游那曲)流域的一部分。正因为有古湖外泄的一段历史,故可以理解钻穿了整个第四纪地层的错鄂孔B/M界线以上部分的地层较薄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千年来的水文气候变化大致以暖期时季风区相对湿润而西北西风区相对干旱为特征,处在季风边缘区的青海湖对验证此特征因此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相互不一致的青海湖研究结果还时常出现,多数时候与沉积物年代及所采用指标的解释的不确定性有关。本文重新分析了青海湖东部靠近沙岛水深5m处的一根2m的沉积柱里的有机指标,长链烯酮和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长链烯酮U37K'古温度指标、%C37:4古盐度指标和直链烷烃的水生植物比(Paq)指标显示当代暖期(1850~2000A.D.)和中世纪暖期(800~1400A.D.)时湖水相对温暖,盐度较低和湖水深度增加,而小冰期时(1400~1850A.D.)相反;并且中世纪暖期相对当代暖期要温暖湿润,证实了以前从湖心深水沉积柱获得的烯酮结果。本文结果也显示至少在盐度变化明显的青海湖长链烯酮古温度指标不包括C37:4可能更合理一些;另外,气候从冷到暖的转变过程中,湖水温度和盐度变化似乎不同步,可能与径流输入的突然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17.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尕海湖沉积物碳酸盐含量、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等指标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尕海湖地区自冰消期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冰消期(12710~11360aB.P.)气候环境变化较大;进入全新世(自11360aB.P.开始)后,早全新世(11360~8370aB.P.)气候波动明显,整体较为干旱,温度有所回升;中全新世(8370~3200aB.P.),早期为湿润气候环境,是全新世气候环境最稳定的阶段,晚期气候环境仍较湿润,但环境条件变差;在晚全新世(3200aB.P.以来),早期湖泊水体仍然较淡,但气候环境明显趋向干旱,后期气候变得干旱,气候环境存在波动变化。约1500aB.P.存在一次湿润事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笔者根据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200余篇与沉积学相关的论文摘要综合编写而成。评述了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及混合沉积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变;沉积盆地分析与大地构造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冰川事件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环境沉积学;资源沉积学;生物礁及白云岩成因;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等。重点阐明了现代沉积学研究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多种高新技术的引用和多领域应用的方向发展。未来沉积学研究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气候和资源为服务对象,才会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末次冰期以来鄱阳湖东北缘下蜀黄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游、鄱阳湖东北缘,末次冰期以来发育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沿现代冬季风方向自北而南选取了10个剖面(通称D-D断面)采集下蜀黄土样品,并用湿筛法提取<20 μm粒级颗粒进行XRF元素分析,结果揭示:①自北而南,元素含量具有系统性变化特征,SrO、Na2O、CaO、K2O、MnO、CaO呈负对数函数关系,SiO2、ZrO2、Al2O3、TiO2及化学蚀变指数(CIA)呈正对数变化;在距离长江河谷5~20 km的范围内,变化最为剧烈,随后趋于平稳。稳定元素-稳定元素、次稳定元素-稳定元素、活动元素-稳定元素对散点图同样具有系统的变化特点,显示D-D断面具有高度同源性。这些特征进一步揭示D-D断面属同一粉尘堆积体系。②现代长江河漫滩沉积物、渭南黄土、南京下蜀黄土与D-D断面上北端剖面稳定元素组成极其相似,与南端剖面则差异较大。这揭示了长江碎屑物质和风尘堆积一样具有广泛的来源及高度混合性,利用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粉尘物源示踪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20.
利用湖泊钻孔的孢粉及炭屑分析资料,探讨了安徽巢湖湖泊沉积物孢粉-炭屑组合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变。孢粉-炭屑记录表明:本区9870-6040 cal.{a BP},植被是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呈现温和略干的特点;6040-4860 cal.{a BP},植被是以落叶栎类、栗属、青冈属和栲/石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由前一阶段的温和略干变为温暖湿润,进入全新世最适宜气候期;4860-2170 cal.{a BP},植被是以落叶栎类占绝对优势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温逐渐降低、湿度下降,气候温和干燥,环境整体向着干旱趋势转化,2170 cal.{a BP}左右出现一次明显的干旱事件;2170-1040 cal.{a BP},森林退缩,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迅速被破坏,演替成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地,气候处于转型时期,总体上温和湿润;1040-200 cal.{a BP},木本植物仅零星分布,可能存在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植被类型逐渐演替成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其中包括较多的农作物,气候温凉稍湿;200 cal.{a BP}以来,湖区周围零星分布有阔叶乔木,松林在远处可能有分布,植被仍是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但也有若干变凉干的波动,湖泊富营养化水平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已经对环境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