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日语人才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传播主体意识不强、日语水平不够、实践能力不足3个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医院校日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教学中加入“四个介绍”:中医药文化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介绍、中日医学交流史介绍、日本汉方医药发展现状介绍;采用“一个主体,两个结合,三个贴近”: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贴近教学对象、贴近教学目标、贴近实际运用;做到“三个融合”: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与中医药词汇的融合、与医疗场景对话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对日传播能力,以提高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2020年初,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实行“线上”教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学团队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基础上,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多网络教学平台相融合,整合优势,备案充分,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并因势教学,结合时事进行思政教育、心理疏导、科学普及、教法创新,积极探索符合针灸学科特色的网络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成为人们治疗疾病、健体强身、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责任担当,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并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是每个中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医院应当加强青年医务人员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创新。中医医院青年医务人员作为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力量,应当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光荣任务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2021年11月,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为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本文基于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优势充分彰显,“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供的广阔海外发展空间以及湖南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基础、巨大潜力,分析我省对标中医药强省存在的中医医疗服务、人才队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不足等差距,提出打造中医药“六个高地”,即高质量服务高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国际出海高地、文化传播高地、产业发展高地,以期为湖南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势头良好,却也存在不足。本文借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等方面分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症结。透过李子柒海外走红现象,初步探索新媒体时代下讲好中医药故事的新思路,即“民间主体+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载体+小亮点=好的中医药故事”。  相似文献   

6.
线上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慕课、微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线上教学手段和方法更趋于完善,但全面使用线上手段完成教学仍处在尝试阶段。面对特殊的情况,充分利用前期网络资源库,做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切实落实完善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开展思政教育,是我校线上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新方向。同时,面对教育部提出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课程建设口号,我校以线上教学为切入点深挖学科特点,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的尝试,更是为探索中医药类金课建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以在天津的国际学生及外教为调查对象,调查了新形式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发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中存在传播路径狭窄、文化层面传播较少、中医药合法地位没有彻底解决等问题,提出获得政府支持、创新传播方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和重视海外中医人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回顾耳穴疗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历程,探讨“刺法灸法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思路,从中总结出耳穴疗法“耳听为需,演践为实”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新医科提出的加强医学生“五术”的培养目标,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针灸推拿学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围绕刺灸技术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途径、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训教学活动安排、虚拟仿真平台融入实训教学、完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红楼梦》中包含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容与专业知识,是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学习基础,也为中医护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本文从中医护理的特点、基本理论、评估方法、方药基础知识等方面探索整理《红楼梦》中的中医护理学术思想与内容,探究其深层的中医护理内涵及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方面的护理方法,期望能够在中医护理教学中援引举例提高教学效果,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培育护生中医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药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涵养时代气质。新时代中医药办学教育面临着学科门类逐步增多、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等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课程思政教学未受重视、人才培养目标与新时代要求存在差距、通识教育未受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不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深入。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各类教育评价标准、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得当的课程体系;把握学科专业的内在规律、优化设置课程模块。同时须同步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教学过程设计,要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中医药科普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对于中医药科普优质内容的创作生产,可以从创作原则、创作方向和传播策略三大方向发力。创作原则上要坚持专业性、传达实用性、体现通俗性、追求趣味性,创作方向上要结合热点事件做科普、结合节气养生做科普、结合临床实践做科普、结合中医药文化做科普,传播策略上要让科普传播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让科普传播与新媒体相结合、让科普传播与品牌活动相结合、让科普传播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中医药科普内容的创作原则、方向及传播策略可为中医药科普创作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中医药院校和企业医院逐步开展合作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以国医精诚班为载体,从双向互动育人才、双师带队促实践、三巡管理出成果、线上线下增影响等方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机制,企业医院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人才联合培养,以期培养更多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基于该模式探索下,湖南中医药大学已成功培养了第一批创新型应用人才,对各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健康教育的提出背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健康教育的逻辑起点及实践策略三方面出发,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与中小学健康教育双向链接的路径,实现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环境育人”职能的优化。研究认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健康教育的行动路向包括运用场景思维连接学习需求与场馆空间、聚焦新一代信息和技术推动健康教育个性化、转向开放性的健康教育学科服务职能。其实践策略包括以下3个方面:1)价值契合。促进中小学价值观培养;2)角色重构。健康教育的设计者与参与者;3)环境支撑。协同推进健康教育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世界卫生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来华学习。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教育模式等差异,国际学生在针灸临床技能学习中存在语言障碍、穴位多而难记、教学课时少等学习障碍,使众多学生未能学到中医针灸的精髓。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以下简称普陀医院)针灸推拿学教研室刘桂珍主任三十余年的国际学生带教经验,基于国际学生(短期班)针灸临床技能的学习障碍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穴位名称出发学习穴位,精选带教内容、确定带教重点,多形式带教、激发学生主动性等带教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传承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探究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真实态度,对长沙市中小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了解在校中小学生对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看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网络问卷的方式,随机选择长沙市麓山国际中学、枫树山美联小学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中医药的了解程度、影响中医药进入课堂的主要因素等。结果: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有了解的占大多数,对课堂开设中医药课程的态度大多是积极支持的。中小学生认为影响中医药进课堂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不重视、师资短缺以及配套教学设备不完善。结论:学科之间应相互渗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邀请中医药专家进行讲座、培训中小学教师、完善配套教学道具,同时予以多种方式授课,从而达到全方位多层级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医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特征为基础,从师承教育是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重要形式、师承教育是提升中医教育质量的现代模式、师承名医是中医成才的捷径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中医师承教育的时代价值。本文围绕如何传承发展中医文化,对当前师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院校教育资源的建设、守正创新、强化科学验证和现代研究等方面发展中医师承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华北国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影响,为当代中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华北国医学院及其毕业生的文献资料,探究学校的地理、师资建制,详细分析其学习培养模式,并将其培养模式置于历史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与学生的走向与成就相结合,讨论该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华北国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招生、培养、考核三方面,严格周备的培养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结论:华北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既符合传统中医教育的需求,又进行了汇通中西医的创新,顺应了民国的时代特点,且重视学生的临床与医德教育,培养出一批良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斗争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从理论内涵上来说,抗疫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各行各业职业精神的生动体现。抗疫精神为新时代中医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厚植了文化土壤,强化了价值引领,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中医药高校要在教材教案中用活抗疫素材、深化抗疫精神课堂教学、加强网络平台抗疫精神正能量传播、建强抗疫精神教育队伍力量,不断拓展和优化抗疫精神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为中医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国际WHO生存质量量表研制的原则及方法,在中医文化背景及理论指导下,形成临床初步调查表,通过预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筛选,最终完成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结果:研制出含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社会功能及精神支柱6个领域、20个方面及45个条目的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结论:晚期结直肠癌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具有评价中医药介入下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探讨近代湖湘地区中医药教育在新旧观念交锋和中西医学对话中的转型过程,在详尽回顾湖湘中医药教育历史及其课程体系演进的基础上,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为案例,着重研究其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结构特性以及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教材知识建构如何受当时社会变迁和政策导向的显著影响。通过融合中医知识与西医科学,近代湖湘中医药课程与教材在促进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此项研究对理解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现代演变提供了新视角,对当前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