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论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桂清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在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哈恩斯教授对水口山矿田金银矿床成因与构造研究,提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成矿模式。模式特点是:①成矿主要受火山活动与断裂构造控制,并首次提出矿田内由下至上的张开构造系统受不同岩性界面影响,对形成含矿的次火山角砾岩具有决定意义;②矿床分布与金属矿物空间分带受火山活动控制,两个系列的火山活动熔化,形成相应两类成因矿床;③反映了矽卡岩型铜铅锌矿床与浅成热液金矿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
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金银矿床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矿物包裹体流作组份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份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份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4.
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金银矿床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矿物包裹体流体组份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份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份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5.
冀桂清  邵军 《贵金属地质》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民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6.
论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东南沿海久负盛名的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床,鉴于其规模和独特的地质特征,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长期以来,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其开展过多方面的研究,然而时至今日,对该矿床的形成作用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四:(1)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成矿;(2)变质热液成矿;(3)变质热液成矿,后期火山热液叠加;(4)中低温火山热液成矿。作者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以及矿质的来源等方面的研究后认为: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床,乃是由加热环流的下渗雨水把赋矿围岩——陈蔡群变质岩系中的成  相似文献   

7.
老挝琅勃拉邦—泰国黎府成矿带位于印支板块西北缘,是中南半岛重要的金铜成矿带之一。该带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作用,成矿活动复杂,形成了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以及热液脉型金矿床。然而,热液脉型金矿的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3类金铜矿床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仍缺乏总结。本文通过对前人典型矿床研究资料的整理,并结合成矿流体来源、演化新证据,将带内热液脉型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归为造山型金矿。综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研究资料,总结了成矿带内3类金铜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特征,建立了与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及陆陆碰撞过程相关的区域金铜成矿模式,提出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俯冲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早中三叠世闭合期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晚三叠世陆陆碰撞期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8.
河南桐柏围山城金银成矿系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桐柏围山城的金银矿床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背景。对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 ,各矿床围岩均发生大规模的成矿元素活化迁移 ,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资料均指示矿化主要源自早期的矿源层 ;Pb同位素资料指示俯冲下插的南秦岭构造岩片部分融熔形成的花岗岩浆和深源流体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H、O同位素资料指示成矿流体主要由大气降水、部分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混合演化而成。工业矿体的形成与后期的构造及热流体的叠加改造有关。矿化带内金银矿床具有共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沉积初始富集、构造及岩浆热液改造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
桂东南金银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重新厘定了桂东南原定为“寒武系”地层的时代,确立了海西期云开发变质岩体结构,提出本区金银矿床分为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建立了金银矿床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分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分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指出找矿重点为云开隆起区外侧及边部断裂带。  相似文献   

10.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分析湖南水口山矿田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和深部构造对矿田内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入手,阐述了矿田内表层构造与岩浆侵位、岩体产状及成矿的关系,讨论了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研究了矿田内两类基本矿床(接触交代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和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金银矿床)与火成活动的关系,提出应在火成岩周围找矿。  相似文献   

11.
色洛河群金银别组提供了主要成矿元素来源;青茶馆—白水滩断裂带为控矿构造,金银别组内层间滑动带为主要容矿构造;中侏罗世钾长花岗岩提供了热动力源及部分汽水热液。根据不同控矿因素的控矿作用及空间组合建立了以侵入岩→断裂带→矿源层热对流循环体系为基础的成矿模式,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化中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遭受一定程度的剥蚀,层间滑动带深部及浪柴河背斜核部仍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提出许家坡金银矿床受武当山(岩)群及武当隆起—滑脱构造和武当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表现出地层和构造控矿的双重性,其成矿因素比较复杂,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干深部,成矿热液主要属变质热液型中—低温热卤水,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王兴昌  冷青林  苗迪  潘彦平 《吉林地质》2010,29(3):20-23,28
狼洞沟金银矿床是浑江古生界凹陷中发现的第二个小型矿床,通过对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硫同位素测定及矿石爆裂温度测定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岩体和地层,在成岩成矿作用中,岩浆同熔和交代作用较强烈,其成矿期可分二期,成矿温度可划分三阶段.认为狼洞沟金银矿床是与中温浅成岩浆热液有关的裂隙充填脉状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4.
正1研究目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如果能够确定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这将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鉴于此,本文初步探讨罗布真金银矿床成  相似文献   

15.
智利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成矿规律、控制因素与成矿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利中生代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成矿带位于海岸科迪勒拉山带,与斑岩铜金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共同组成了南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上成矿系统组合。在成矿时代上,IOCG矿床成矿时代集中在175.6~141,140~100和99~66 Ma BP。IOCG矿床位于弧前盆地、主岛弧带和弧后盆地等五级构造单元中;而斑岩铜金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位于主岛弧带和弧后盆地中,与IOCG矿床成矿带成对出现。综述了智利超大型IOCG矿床研究和勘查进展,认为智利IOCG矿床主要为富铁质岩浆的火山喷溢作用、岩浆热液—盆地流体混合成矿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等3种端元类型。侏罗—白垩纪弧前盆地、主火山岛弧带和弧后盆地等五级构造单元是IOCG矿床定位构造,在晚白垩世发生构造反转后,在安第斯大陆边缘从伸展构造体制转变为走滑挤压收缩构造体制,同时形成了平行于岛弧带的阿卡塔玛(AFZ)断裂系统,AFZ断裂系统导致弧前盆地—主岛弧带—弧后盆地发生构造变形并伴有同构造期岩浆侵入,主岛弧带岩浆活动停滞,晚白垩世深成岩浆弧向东迁移,在岛弧带和弧后盆地反转过程中因岩浆—构造叠加程度不同,形成了IOCG矿床叠加成矿序列,同期,白垩纪斑岩型铜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相伴形成。提出富铁基性—超基性岩、IOCG矿床和斑岩型铜金矿床等与弧后盆地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古利库金(银)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兴安岭古利库金银矿床的成矿热液流体的温度测定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确定该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类型,并将成矿作用划分为2个成矿阶段,早期阶段成矿温度240~280℃,晚期成矿温度185~235℃.成矿热液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δDH2O-76‰~-94‰,δ18O-6.58‰~-14.11‰,表明成矿热液来自大气降水.矿石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热液硫来自中生代火山岩,而铅是从基底落马湖变质岩系及相伴的兴凯期花岗岩类中萃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银坑山金银矿床金银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银坑山金银矿床产在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下伏前泥盆纪陈蔡群变质岩系中。其成因和成矿时代尚有争议,根据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应属环太平洋成矿带与中生代晚期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银矿床。本文以显微镜观察为基础,并通过其它物理手段和电子探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矿物系列的共生组合及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鸡东四山林场金银矿床的初步普查结果表明,矿区内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钼等,并初步控制Ⅰ、Ⅱ号金银矿体,探求金平均品位5.09×10-6、资源量近3 t,银平均品位66.18×10-6、资源量30 t.区内由南向北依次为铜、钼矿床、金银矿床、铜矿、金矿化,具有东西成带,南北成行的分布特点.地质、地物和地化综合研究表明,上元古界阎王殿组为本区金、多金属主要矿源层,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于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中.金银矿床成因为闪长玢岩岩浆活动期和期后含金银的热液活动富集形成的热液型金银矿床,并总结了进一步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水口山矿田矿床定位模式及找矿远景区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从水口山矿田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及矿田构造岩浆作用分析入手,阐明了矿田内两大成岩成矿系列:Ⅰ与燕山中期中酸性侵入类有关的中温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铅锌铜银硫矿床,Ⅱ与燕山晚期英安质次火山-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铅锌金银矿床.讨论了两者间的时空关系,分析了控矿因素,总结了矿床定位模式,并结合地物化遥资料进行了矿田内找矿远景区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晋北火山岩型金银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兆龙  张连营  骆华宝 《地球学报》1994,15(Z1):145-151
晋北地区是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重要分布区。金银矿床与火山岩岩体密切相关。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斑岩、石岗斑岩基 Rb-Sr等时线年龄为136-167Ma,为燕山早中期产物,(87Sr/86Sr)。为0.7058-0.7065,属幔壳混源型。铅同位素资料表明,支家地银矿和刁泉银、金、铜矿铅同位素组成与高于庄组白云岩及有关次山岩岩石铅组成相似,可能均属壳幔混合源。耿庄金矿铅同位素属异常铅。金银矿床的δ34S值分布范围为-0.8‰-+9.6‰,算术平均值为3.8‰,为岩浆热液型特征。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及碳酸盐的碳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