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地调中心”)1962年创建于湘江之滨的长沙。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于1966年和2009年,两移其址,星落武汉。2022年迎来武汉地调中心60周年华诞!《华南地质》作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武汉地调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见证了武汉地调中心六十年艰辛跌宕的创业历程。为庆祝武汉地调中心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2.
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地质论评》2021,67(5):1497-1506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汉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堤防建设的地质环境及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意义.结果表明:修筑于...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12,(7):1999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承办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协办单位: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州军区空军建设局武汉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1月15―17日,武汉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承办单位:湖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三峡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11,(12):50-51
刘晓燕王树平陈波等出席并讲话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近日,由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武汉工程设计产业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武汉勘察设计行业院长论坛在武汉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  相似文献   

6.
汪啸风  毛晓长 《华南地质与矿产》2022,38(1):前插1-前插2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地调中心") 1962年创建于湘江之滨的长沙.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于1966年和2009年,两移其址,星落武汉.2022年迎来武汉地调中心6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7.
第九届岩土力学计算机方法及进展国际会议1997年在武汉召开第九届岩土力学计算机方法及进展国际学术会议于1997年11月2~7日在武汉召开,大会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袁建新研究员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白世伟研究员任组...  相似文献   

8.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汉打响。2011年11月,业内瞩目的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开幕,打响了武汉申请“世界设计之都”的第一枪。开幕式上,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强调:“我们希望通过‘申都’,与世界一流工程设计和创意城市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学习借鉴、促进推动工程设计之都的建设,还可以把武汉的发展通过设计窗口传向世界,成为武汉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武汉430205)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3日~2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和研究生院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和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协办的全国首届“盆地与能源”博士论坛在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0月17日零时33分,随着三声炮响,武汉饭店在不足5秒钟内有序倒下。武汉饭店地处汉口解放大道与航空路交汇处,属武汉闹市中心地带,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1.8×104m2。1963年建成时称“解放大楼”,1970年更名“武汉饭店”。该楼主楼9层,两侧副楼7层,呈“凹“形,曾连续10年跻身全国十大饭店,是60~70年代武汉标志性建筑。该项控爆工程由武汉理工大学与二炮指挥学院担纲、铁四院监理,共有20多位专家参与了该工程设计与施爆。本工程由于工程结构与地段等原因,其控爆难度超过武汉曾施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6,(7):82-84
武汉建筑设计院创建于1952年10月1日,原名武汉设计公司,先后曾名为国家城市建设部武汉城市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工业民用建筑设计院,1979年改现名,为大型综合性建筑设计院。1992年进入“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2002年加入中国中信集团。  相似文献   

13.
李长安  张玉芬 《地质学报》2021,95(3):940-946
武汉俗称"江城",又称"百湖之市","大江大湖大武汉"是武汉城市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武汉市的近代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和武汉市城市发展阶段的综合分析,根据武汉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人类发展对地质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认为武汉城市发展阶段与地质环境的对应关系可概括为:岗地发展阶段—史前城时期;岗地前缘发展阶段—古代城时期;平原发展阶段—近代城以来。  相似文献   

14.
正李长冬,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岩土方向)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4年9月至201 5年9月:加拿大女王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第十届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武汉岩土工程学会  相似文献   

15.
《岩土力学》2009,30(4)
中铁承建的武汉长江隧道通车试运行,施工中攻克5项世界难题。2008年12月28日10时,由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总承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进入通车调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武汉开始迎来水上(桥)、水面(轮渡)和水下(隧道)三重立体过江网络。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提交"设计之都"申报材料后,武汉"设计之都"申报工作进入后期冲刺阶段。近日,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武汉设计之都客厅翟雅阁举行。会议发出倡议——联盟10万人全力共同"申都",为"设计之都"的申报和建设共聚力量。武汉市副市长汪祥旺、武汉市城建委(申都办)主任陈劲超、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武汉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秘书长蔡辉等出席会  相似文献   

17.
窦斌  罗群 《探矿工程》2005,32(11):47-47
2005年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专业五十周年庆典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100多位该专业校友、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本次活  相似文献   

18.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5,34(1):130-130
获奖论文:《斜方辉石筛状反应边的成因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性质转变的意义》(2013年第5期)王永锋,男,1978年6月出生。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讲师,2009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2008年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地质系Harry Green教授构造物理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地幔和  相似文献   

19.
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1-67040021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汉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堤防建设的地质环境及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意义。结果表明:修筑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武昌的花蕊堤是武汉市最早的堤防,距今已有约900年的历史;明代以前为零星堤防建设阶段,主要为保护城廓安全,哪里遇险在哪里修堤,具有局部性、应对性特点。明代堤防兴建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系统性,特别是袁公堤的修建开启了武汉围垸发展的历史。清代是武汉堤防大发展时期,开始了较系统的堤防工程,奠定了武汉市堤防系统的基础,大量围垸的修建使武汉城市由沿河、沿江(天然堤)发展开始走向了内陆(围湖)发展的新阶段。民国时期,武汉市的堤防建设在清代的基础做了进一步的局部完善。武汉市的防洪堤防体系真正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又不断地加固和加高,使之真正成为武汉市的安全保障工程;汉口的形成与发展完全依赖于堤防,城区的扩大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均是以四次堤防建设—袁公堤、汉口堡、京汉铁路堤、张公堤为前提的。堤防不仅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前提,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民国以前武汉城区的主要街道大多数都依堤而建,平时以堤为街,汛期以街为堤,这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显著特点。分别以袁公堤和张公堤为界,武汉堤防建设中的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部分干预自然”维护生存阶段、“人为改造自然”谋求发展阶段和“人为控制自然”快速发展阶段。本研究可为地处洪泛区的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李长冬,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岩土方向)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加拿大女王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第十届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武汉岩土工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工程地质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