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据日本《信使周刊》1977年9月16日、《读卖新闻》1978年10月5日和《东京新闻》1978年1月23日刊载的消息,摘编如下:一、含羞草对地震有反应日本地震预知俱乐部会长龟井义次认为不仅动物对地震事先有反应,植物也有,含羞草就是一例.他说:“通过含羞草能预知地震,这是京都的一位民间学者椋平广吉告诉我的.我委托含羞草专家东京女子大学鸟山英雄教授和他一起进行了研究,椋平先生说,含羞草叶的开闭是可预知地震的一个标志.”含羞草的叶子平常在白天是横着呈水平状张开,夜里合闭.但在地震之前,既使在白天它的叶子也呈合闭状态,或者在夜晚仍然半开着.例如,1927年3月7日京都府奥丹后地震发现含羞草叶异常;1938年和歌山县田边近海地震前尽管是白天,含羞草叶却紧闭着.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信使周刊》1977年9月16日、《读卖新闻》1978年10月5日和《东京新闻》1978年1月23日刊载的消息,摘编如下:一、含羞草对地屁有反应日本地震预知俱乐部会长龟井义次认为不仅动物对地震事先有反应,植物也有,含羞草就是一例。他说:"通过含羞草能预知地震,这是京都的一位民间学者惊平广吉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日本政府、企业和国民在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总结中国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从中得到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日本出版《日本的活断层──地图和说明》地震预报和预测的研究是日本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许多相关领域一直都在努力寻求答案。对于过去发生过而且今后仍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活断层的研究,可给地震预报和预测提供基本数据,也一向是地形、地质学领域积极进行的工作。1980...  相似文献   

6.
7.
8.
近几年在日本和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严重的地震灾害。事先没有预警而发生的较大地震仅几分钟就可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并摧毀许多城市。生活在常发生较大地震国家里的人们盼望着有朝一日有可能预报出何时何地会发生较大地震,以便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日本是世界上最易发生地震的国  相似文献   

9.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日趋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在3·11日本9.0特大地震时发挥了作用.本文介绍了日本预警系统在3·11地震时,东京地区公众在地震S波最大震动之前收到地震报警信息,得以避险.介绍了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技术和在全国实施的概况,指出地震预警工程是一个复杂社会工程.日本从预警技术到能够为公众服务,采用的方式和体制,是值...  相似文献   

10.
11.
日本的各个地震观测台网共有500个固定台。这些台站分属于许多个台网:由日本气象厅管理的全国性台网。以及由一些国立大学和其院所管理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台网,包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大多数非JMA台网是在全国预报计划之下建立的,该计划于1965年开始。JMA台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在包括约190个配备有短周期和中周期的地震仪的台,其他的多大数台网所配备的仪器则是高灵敏度的短周期地震仪,其典型的固有周期为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第一个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日本地震观测是由日本气象厅和几个大学负责的,观测点密度很高,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但这些观测设施都设在陆地上。对于日本来说,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太平洋一侧的海底,尤其巨大地震多发生在海底。因此,仅依靠地面台观测地震,显然有很大局限性,进行海底地震的直接观测势在必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日本气象厅经过长期努力研制出海底地震仪,并首先于  相似文献   

13.
14.
日本地震学会已成立一百周年。1981年日本地震学界的一些著名地震学家撰文进行纪念。现将日本地震学会的概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静 《地球》2011,(4):26-28
“这是我们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经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的女博士生何露对《地球》记者说。  相似文献   

16.
魏江 《地球》2011,(4):29-32
近几年来,在各国地震及其他重大灾害的现场,国际救援队的身影频频出现,他们精诚合作,在灾难中拉近了不同国别人民之间的距离,让人记忆深刻。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截至4月12日,已确认造成13219人死亡,14274人失踪,4742人受伤。  相似文献   

17.
正像以前曾报道过的那样,日本气象厅将对以前所使用的震级(以下简称M)计算公式进行修订,并预计从2003年9月起采用由新公式计算的M。下面就针对现行气象厅M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新M与现行M的比较,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以前的地震防灾是以建筑物的抗震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可是,现在重视了更系统的考虑方法,将扩大到城市。然而,作为评定城市抗震性的标准,还没有像被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采用的设计烈度那样明确的标准。因此想要使城市的抗震性定量化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政府担负着推进城市的地震对策的责任,但届时必须经常研究与行政和居民有关的问题。因为政府切实制定出地震对策,居民作为行政体的一员,正确对待才可能大幅度地  相似文献   

19.
日本活断层研究中心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坚  沈军 《内陆地震》2003,17(3):283-288
~~日本活断层研究中心简介@刘志坚$新疆防御自然灾害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沈军$新疆防御自然灾害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相似文献   

20.
日本从1965年就有关于地震预测的国家计划,但是都没有成功。所谓的地震预测必须是基于物理现象或前兆的短期预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获前兆现象。国家计划大部分的资金和人力都致力于加强地震台网,但这对检测地震前兆并不十分有效,因为大多数前兆都是非地震性的。从目前笔者的观点来看,前兆研究从来没有得到适当支持,因为这些项目通常都是被一群拿着预测地震幌子的地震学家所掌握,他们对地震学更有兴趣。1995年神户地震之后,国家计划决定放弃短期预测并且在2011东北大地震后日益加深。除了国家计划之外,也有一些政府计划,不是很正式的但是与地震预测有关,它们消耗了数量级很大的资金,但它们其实也对短期地震预测不感兴趣。财政上,它们是巨人,国家计划就是小矮人。因此,日本目前实际上没有资金来支持短期预测研究。然而,最近,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已在短期预测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实质性进展。通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正在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