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棉花蕾铃脱落是夺取棉花高产的一个关键问题。遵照毛主席关于“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的教导,去年我们气象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7月到10月上旬,对7株棉花作了连续100多天的观察,8月12日到9月8日又在公社的种子田里,对100株棉花的落桃情况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6,(1):27-28
在毛主席的三项重要指示指引下,1975年省气象科研所的农业气象人员,深入哈尔滨市郊民主公社新  相似文献   

3.
《气象》1977,3(1):10-10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在整个棉花生产技术上,首先是播种。棉花播种是否适宜对产量影响很大。 我们10年前就开始做棉花播种期预报,但效果不太显著。近几年来我们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初步摸到了春播预报的规律,从1973年起,已连续几年比较成功地制作了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并积极开展服务,取得了一定效果。 1975年3月中旬,我们分析了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6,(7):38-38
河北省青龙县双山子公社瓦房大队气象哨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作出科学鉴定,于1974年秋至1975年春,进行了冬小麦播期的对比试验。得出了“秋分前七后八,适合冬麦安家”的结论。从1974年9月6日开始,每隔五天播一期,共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6,(3):15-15
1975年我所早稻生产经历的“一类禾苗三类谷”的过程,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这说明,在农业上夺取丰产丰收,必须掌握气象规律实行科学种田。该年早稻生长季节,从播种育秧到抽穗扬花期间,降雨频繁、阴雨连绵、日照较少。据公社气象哨记载,三月份阴雨23天,四月份阴雨18天,五月份阴雨29  相似文献   

6.
王德瀚  韦统健 《气象》1980,6(7):9-9
1975年6月24日,长江下游梅雨锋上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24小时最大降水量378.7毫米(江苏泰兴县马甸公社雨量站记录)。 我们分析了本次过程中梅雨锋附近地面、500、1000、和1500米上空的流场,发现500米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7.
《气象》1977,3(5):9-9
我们公社地处嘉兴北部,与江苏吴江县交界,河港纵横,气候多变。为了夺取农业高产稳产,公社党委于1974年底决定成立了气象哨。气象员由公社农科站和大队农业技术员兼任。公社党委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非常关心,鼓励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管好天,向有看天经验的老农学习,当好农业生产的参谋。 1975年冬种,我们针对公社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严重影响春粮生产这一老大难问题,在大麦早熟三号田块进行了“三条沟”的试验(明暗沟结合,深沟1.5尺,浅沟8寸)。试验结果表明,明暗沟结合千粒重为43.65克,亩产597.4斤;深沟千粒重为40.05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5,(3):31-31
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1975年全省春播、春插长期天气预报讨论会,于1974年12 月14—16日在福州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省台、各地(市)气象台、少数县气象站和公社气象哨及老农的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有关专业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6,(6):27-27
《气象哨天气日记》由河南省林县小店公社七泉大队气象哨张启才同志和安阳地区气象台以及林县气象站共同写成的,于1975年9月由安阳地区台和林县站印发。《天气日记》的前言中介绍了林县广大农村气象  相似文献   

10.
1976年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劳模种的4.3亩“友谊麦”田,平均亩产806.1斤,创造了我省小麦生产历史上的单产最高记录,比1975年平均亩产729斤增加77.1斤。在他所在的庄家桥大队117.2亩移栽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1.
熊宏斌 《气象》1979,5(2):24-25
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云岭山脉的高原平坝之中。纬度为26°N多,海拔为二千三百多米。近年来,由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和科学实验活动,丽江的冬小麦连年获得增产,尤其是丽江大研公社红卫大队红卫一队,连续三年夺得大面积高产。在200亩冬小麦中,1975年平均亩产634斤,1976年亩产960斤,  相似文献   

12.
于仁成 《气象》1982,8(12):28-29
1975年7月14日,在晋中出现了一次强烈的降雹过程。从14时到18时,和顺、昔阳、寿阳、阳泉等县(市)先后出现强降雹,仅昔阳县9个公社受重灾农田达5万余亩。这次过程开始时,晋中地区处于高空500毫巴槽前,槽线约在17时左右过境。在槽线过境前后,雹云回波的结构、形态及运动特征都有明显差别,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县自1964年以来,共降雹38次,其中灾情最重的是1975年6月6日、1982年4月12日、1982年6月17日、1983年8月28日。这几次降雹均出现在西北涡形势下。灾情最重的1982年6月17日冰雹,全县十六处公社受灾,受灾严重的地方,平地积雹三十多公分,总受灾面积三十万零五千七百八十亩。西北冷涡形势造成我县降雹,占总降雹次数的36.8%,这种形势造成的冰雹,灾情最重、  相似文献   

14.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1974年种的五亩麦—稻—稻—年三熟试验田,平均亩产3129.4斤。他65岁时,曾向党组织表示要“年满七十,粮过三千”,即他满70岁时要达到亩产三千斤粮,结果他提前一年(即在1974年)实现了自己的誓言。1975年产量又有所提高,为革命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开发气候资源,为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做贡献,建阳地区气象台组成了气候普查组,于1975年6月中旬对建阳县12个公社、78个大队进行了气候普查工作。5个月来,普查组同志步行2,400余里,召开各种座谈会160余次,参加会议的贫下中农和社队干部达1,200余人,写了72个大队的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五日下午,我县出现了一次冰雹天气,降雹自十五时三十分开始至十五时三十九分结束,历时九分钟。这次降雹来势急、密度大、灾情十分严重,使我县张华、腰站等十三个公社遭受雹灾,受灾面积二十七万一千七百亩,其中重灾面积十万九千三百五十亩。至使棉花重播,小麦减产大约一千万斤左右。  相似文献   

17.
1975年冬到1976年春我省在海南岛南部崖县、乐东、陵水一带,搞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不育系种子(以下简称冬季南繁)三万三千余亩,获得全省平均亩产70多斤的好收成,其中十二个县和农场的育种队平均亩产过100斤,慈利县育种队50多亩突破亩产200斤大关。冬季我们从大陆到海南岛的目的是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从1963年开始同县邮局合作,在全县17个公社邮电所全部建立了雨量哨,至今已经坚持12年了。 雨量哨的观测人员由公社邮电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 这次全省棉花工作会议开得非常及时,开得很好。会议开始对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郑斯林副省长的讲话,今天农牧厅和各部门领导的发言,都讲的很好,对去年棉花遭受严重灾害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对当前一些干部和不少棉农中普遍存在的泄气,畏难思想的解决,将会产生积极作用。1993年可能会出现的棉花种植、产量大滑坡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76,(8):29-31
北半球概况 1975年年初和年底北半球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冰岛低压比常年强些,大西洋高压位置比常年更偏北,因此低空强劲的西风带从北美大陆伸展到亚洲中部,致使美国的大部分、欧洲、中亚和西伯利亚东部1974—1975年的冬季较常年温暖。这也是初冬至1975年底的天气特征。春季月份北美大陆为阻塞形势,造成了美国东部的许多地区和加拿大较常年偏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