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和1×1°、4次/d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6月湖南两次大范围大暴雨过程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行诊断分析,所得结论对湖南6月特大暴雨的形成机制与大暴雨过程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1°×1°再分析产品以及雷达回波资料,对陕西北部榆林市2012年7月14—28日3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华北冷涡后部有强冷平流,850hPa偏南风较大,气层有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可引起陕北北部局地突发性大暴雨;雷达回波显示反射率突然增强到60dBz以上,并有中气旋出现;副高西伸北抬,其外围形成较强的西南风急流到达陕北北部,当有西风槽东移或有北路冷空气下滑时,触发陕北北部区域性大暴雨;大暴雨前期对应有假相当位温高能区、高位涡和能量锋,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均较一般暴雨量级明显偏大;来自东海、南海及孟加拉湾的水汽均是大暴雨的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3.
一次大暴雨过程低空急流脉动与强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曹春燕  江崟  孙向明 《气象》2006,32(6):102-106
应用香港天文台提供的时空分辨率都非常高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深圳2005年8月19—20日大暴雨过程强降雨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资料每小时风场揭示每次强降水的发生都对应一次西南急流的迅速加强和向下扩展。低空急流指数I可以说明低空急流的脉动向地面扩展程度与中小尺度降水的密切关系,对强降水的出现及雨强大小有一定的预示性。  相似文献   

4.
2011年梅汛期影响江苏两次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梅汛期江苏省6月17-18日和7月11-13日2次典型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类型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不同、动力热力机制不同:“617”过程为江淮切变线大暴雨,切变线南侧的强劲西南低空急流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低层强冷空气活动触发了强暴雨;“711”过程为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中低层弱冷空气垂直叠加在倒槽东侧偏南低空急流携带的海上暖湿空气上,构成了产生暴雨并持续的不稳定条件.垂直螺旋度上负下正的配置及非地转垂直环流上升支为两次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机制.暴雨发生在能量锋区南侧、湿位涡正压项零等值线靠近负值区一侧.位势不稳定度由强变弱,能量开始释放,预示暴雨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5.
一次大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演变与强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金巍  曲岩  姚秀萍  黄素文 《气象》2007,33(12):31-38
利用营口新一代天气雷达提供的每6分钟一次的风廓线资料,详细分析了2006年6月29日辽宁省西部大暴雨过程中强降雨时段的低空风场结构。得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与低空急流的迅速加强和向下扩展相对应,短时大暴雨发生前低空西南急流提前2小时左右开始有动量快速下传,当20m.s-1的急流中心下传到≤1km超低空,1.2~2.1km低空出现24m.s-1东南急流,有利于产生短时大暴雨;说明低空脉动及向地面扩展程度与短时强降水之间关系密切。低空急流到达测站上空不一定立即产生强降水,有时会滞后1~2个小时,强降水或强烈天气的发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动量下传,引起低空扰动加强,同时低空急流的强度和伸展高度,以及动量下传的能量大小,都直接制约着强降水的强弱。低空急流指数增大的程度和降水量的强度呈正比关系,低空急流指数不仅可以说明低空急流的脉动以及向地面扩展程度与中小尺度的强降水存在密切的关系,同时对强降水的出现以及雨强的大小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2—3日青岛地区出现一次大暴雨过程,全区平均降水量达到114.5mm。利用青岛上马对流层风廓线雷达资料,计算了整层和高、中、低不同层次风暴相对螺旋度(SRH)、最大风速及其高度、急流强度指数等,并分析了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计算的风暴相对螺旋度能够清楚地反映高空整层和高、中、低三层暖平流的变化。风暴相对螺旋度对降水系统的移近和降水的开始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较大的雨强出现在高、中、低三层风暴相对螺旋度峰值之后。中层急流向低层扩展的程度与降水的强度有密切关系。计算得到的急流强度指数与降水强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2018年8月7日和8月10日,陕西省榆林市先后出现了两次局地短时大暴雨过程(以下分别简称过程I和过程II),过程累积降水量分别为103.4mm和142.5mm。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观测数据、卫星云图数据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对这两次短时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及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I是典型的副热带高压外围短波扰动引起的强对流天气,过程II是冷涡南下冷空气触发的强对流天气; (2)过程I对流发展剧烈,产生了雷暴,雷暴高压造成了地面冷池堆积,使地面气温和气压呈明显反比,过程II对流相对较弱,无雷暴,地面气温和气压呈正比;(3)过程I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TBB低值区,过程II则发生在TBB梯度大值区;(4)过程I是由地面辐合线、阵风锋触发的多个小对流单体发展及合并的过程,强对流云团不断经过榆林城区上空产生“列车效应”,造成了较强的短时强降水和局地的短时大暴雨;过程II由上游地区较强的对流云团东移,在不断经过神木县境内加强而造成“列车效应”,且持续时间更长,从而造成局地的短时大暴雨。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初四川中部至东部出现一次持续的强降水过程,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FY-2E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和中尺度对流云团,副高西伸带来充沛的暖湿气流向川内输送,与北下干冷空气在四川上空汇合,增强大气层结不稳定;雨区上空对流层内有强上升运动且中低层不稳定呈高温高湿状态;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分析显示本次暴雨水汽源于孟加拉湾,水汽辐合区内有TBB大值中心及视热源、视水汽汇大值区;本次降水为对流性降水,水汽凝结加热对大气加热起重要作用,视热源、视水汽汇及垂直螺旋度与暴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强降水出现时螺旋度呈(高空)上负(低空)下正分布,高层负螺旋度的生消与降水有更好的对应关系;雨区上空水汽收支显示南、北两边界是主要水汽来源,且水汽以南北向辐合为主。   相似文献   

9.
一次秋季大暴雨的风廓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0月21日青岛胶南地区出现大暴雨过程,胶南站降水量达到了149.5mm。利用胶南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这次大暴雨过程中风廓线资料演变以及利用风廓线资料计算得到的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特征。结果表明:当风廓线资料中存在弱风区时,虽然上下层间有风向顺转和有暖平流,但对应地面降水较小。随着最大风速增大及其高度的下降,地面降雨逐渐增强。12m·s-1风速的最低高度不断降低、大于12m·s-1的风的整体厚度不断增大的过程,对应了地面降雨强度不断增大过程。低层SRH与降雨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应该重点考察低层SRH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应实时计算SRH,与风廓线风羽图对比使用将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万明波 《山东气象》2014,34(2):6-12
通过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7月7—10日连续发生在鲁东南地区的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分析表明: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和稳定维持使西南低空急流长时间维持为大暴雨连续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第一次过程鲁东南位于切变线南侧和西南急流左侧;第二次过程鲁东南位于低涡东南象限和地面气旋东北象限。强降水中心位于850hPa高能舌顶端和925hPa高能中心重合处。第一次过程无明显冷空气,是边界层的强辐合和上升运动造成了强降水;第二次过程近地面有冷空气侵入,辐合和上升运动中心到达700hPa把水汽输送到较高的高度,有利于高效率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FY-2E静止卫星和MODIS极轨卫星反演产品,研究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云降水结构及云雨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过程三阶段的云降水垂直结构不同。1)在暖区对流降水阶段,降水以暖雨机制启动,雨滴在暖区存在深厚的碰并增长过程,暖雨过程对降水起主要贡献。随着云体的发展,冷雨过程加剧。T-Re分析表明,-10℃层以下云滴凝结碰并显著,-10℃层以上为深厚的冰相增长带,云顶以冰相大粒子为主,云水向雨水转化迅速。2)在锋面对流降水阶段,降水系统为高度组织化的"低质心"强降水液态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系统。回波强度在冰水混合层增长较快,冻结层是此阶段成雨微物理的关键层。降水粒子在暖云区碰并增长较快,而蒸发或破碎过程并不显著。3)在锋后降水阶段,0℃层附近冰晶粒子与云水的碰并增长较为明显。前期降水存在明显的雨滴蒸发过程。随着云体的发展,暖区云水含量较少,降水粒子不能有效碰并增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地面加密自动站、 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 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全市性大暴雨、 局地特大暴雨的系统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1) 此次降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1日10—20时, 呈现出短时雨强大且波动性显著的对流性降水特点, 第二阶段降水在21日20时—22日04时, 降水相对平缓, 表现为锋面降水特征。(2) 21日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场配置满足华北暴雨的典型背景条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与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 切变线及地面倒槽构成的深厚辐合区, 形成强烈垂直运动并持续维持的机制, 造成了长达16 h的强降水过程; 副热带高压外围的东南水汽通道和西南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水汽条件。(3)大暴雨过程第一阶段降水回波具有明显的 “列车效应” 传播特征,“列车效应” 的初始对流起源于地形强迫造成的暖区内中尺度辐合以及低空急流增强过程中的风速脉动; 中尺度对流单体沿低空急流轴左侧传播, 具有明显的重力波传播特征, 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使惯性重力波不断从背景场中获得能量并不断发展。(4) 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作用, 边界层内长时间维持的东南风在太行山脉前与西南风和东北风交汇, 在山前形成辐合带并长时间维持, 有利于水汽积聚; 山脉的阻挡使东南气流在迎风坡爬坡抬升, 从而加大了山前区域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13.
"98.7"连续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给出了“98.7”连续暴雨过程期间江西及其附近地区逐日物理量的绝对极大值,对这次连续暴雨过程的最强降水日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到了盛夏季节连续暴雨的动力、水汽、稳定度等条件均明显强于江西雨季(4月至7月上旬)产生暴雨的相应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螺旋度、Q矢量散度在这次暴雨过程中与降水强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京“7.21”特大暴雨环流形势极端性客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012年7月21日(简称“7.21”),北京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最强的暴雨事件。利用倾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法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北京“7.21”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极端性。结果表明,北京“7.21”暴雨日所属的大尺度环流型在1951—2012年夏季出现的频率为10.9%,而在“7.21”同类环流型中暴雨出现的概率为4.51%。和同类暴雨日平均场相比,“7.21”暴雨日当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更强,北京地区对流层低空急流更强,并伴随环境大气中极端充沛的可降水量和较大的风垂直切变。在“7.21”同类环流型下的621 d中,“7.21”暴雨日北京南侧的低空急流排在第54位,北京局地风垂直切变排在第209位,可降水量排在第8位,显示出其在低空急流和可降水量上的极端性。1951—2012年夏季,具有“7.21”暴雨日同类环流形势、且925 hPa低空急流和可降水量均达到或超过“7.21”暴雨日值的个例有3次,相当于每21年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15.
杨磊  才奎志  孙丽  陈宇  张岳 《湖北气象》2020,39(2):125-135
应用葵花8号卫星资料,结合NCEP FNL再分析、GNSS遥感水汽、风廓线雷达、全国智能网格实况融合分析资料,对2017年7月14日和2018年8月7日沈阳两次暴雨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对流云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探讨了对流云的触发维持机制与影响降水特征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分别为局地突发暴雨和区域性极端暴雨,沈阳市区暴雨均由两个对流云团引发,对流云团合并使得降水持续。过程Ⅱ云团合并发生在其移动方向的后侧,具有后向传播特征,合并云团沿其长轴方向移动影响沈阳市,使降水时间延长。(2)在降水前至降水初期,过程Ⅰ对流云顶和水汽层顶快速上升且云顶迅速超过水汽层顶,而过程Ⅱ亮温下降缓慢。短时强降水发生前红外和水汽亮温同步快速降至-60℃,可作为提前预判对流云团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参考指标。10 min雨量大于10 mm的对流云云顶集中分布在红外亮温低于-55℃、亮温差为-5~0℃的范围。(3)两次过程中,沈阳市分别位于东北冷涡后部和副热带高压北缘。过程Ⅰ,探空曲线呈“X”型,CAPE高达2584 J·kg^-1,造成对流云深厚,云底以下干层导致雨滴蒸发,使降水强度减弱,该过程高强度降水仅发生在对流云团合并加强阶段。过程Ⅱ,云底到地面湿层明显,保证了雨滴降至地面,产生相同量级降水的云团的TBB比过程Ⅰ高。(4)强降水发生前,地面风场存在明显辐合,当大气可降水量2 h内跃增8 mm时,站点出现强降水;局地水汽跃增可能是低空西南气流偏南分量增大或偏北冷空气侵入到暖湿空气中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特征及应用判据,统计分析2010—2017年山东临沂地区暴雨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风暴内的垂直环流是造成逆风区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逆风区表现为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其形态在不同天气类型下有明显差异;逆风区持续阶段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与过程累积雨量呈正相关;当雷达最低仰角识别到逆风区,其厚度≥4.0 km、强度≥15 m·s-1、径向速度绝对值最大值≥5 m·s-1且持续30 min以上时,风暴常明显发展,相关特征可用于预报风暴和暴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津地区两次副高边缘特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资料、风廓线资料,对2012年7月21—22日和25—26日两次特大暴雨过程(分别简称"7·21"过程和"7·25"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7·21"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低槽和地面冷锋,暴雨发生前,其动力条件较好;而"7·25"过程属于槽前暖区降水,其发生前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好。(2)两次过程中,台风"韦森特"顶部的东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共同构成了这两次华北暴雨的水汽通道,但两支气流辐合的位置不同。(3)"7·21"过程在冷空气侵入后,槽前辐合明显,对流组织性加强,而"7·25"过程主要是由中低层南风风速辐合导致;两次过程的维持机制均与雷暴高压的出流与偏南气流辐合有关;"7·21"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伴随着高空槽系统的东移南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而"7·25"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则是在西南气流引导下,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相似文献   

18.
“0806”华南持续性暴雨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何编  孙照渤 《气象科学》2010,30(2):164-171
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2008年6月11—13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背景进行了分析,用MM5模式模拟出了暴雨的大尺度背景,利用模拟结果对这次暴雨过程的系统演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涡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随着西南涡的东移,暴雨从广西北部一直推进到广东东南部。(2)中高纬稳定的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和偏南的西太平洋副高,及不断南下的小股冷空气,为这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中高纬环流背景冷空气条件;东亚夏季风偏南,越赤道气流偏强,给暴雨的维持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3)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在700hPa上模拟出了3个正涡度中心,是华南暴雨发生的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桂林“98.6”连续大暴雨的形势分析,揭示了这次过程的大环流维持机制,暴雨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另外,分析了连续暴雨与低空急流及其非地转风存在的明显内在联系。指出西南涡、低空急流等系统的活动与连续暴雨过程中的雨峰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