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碳酸盐岩中的缝合线是在岩石负载或构造应力作用下压溶形成的,是一种化学压实作用的产物。对缝合线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其具有“四性特征”,即完整性、亲烃性、排孔性及胀裂汇聚性。综合以上“四性”认为,缝合线主要是岩石在负重或构造应力作用下烃类(或泥质)使岩石发生胀裂形成的一种锯齿状裂缝,是烃类(或泥质)开辟的排烃通道,压溶作用对缝合线的贡献还有待研究。与碳酸盐岩相比,泥岩不发育缝合线,主要在于泥岩优势孔隙半径较大,烃类可以通过微孔以渗透方式向外排放,不需要形成缝合线。通过缝合线形成机理探讨,查明了碳酸盐岩与泥岩排烃方式的区别,进而对碳酸盐岩与泥岩封盖性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系统地介绍英国和尼日利亚学者(Ibe和Ferguson等人)有关碳酸盐岩油气形成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通过巴哈马、阿拉伯湾等地现代鲕粒沉积的实验室模拟研究,获得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有说服力地阐明了现代鲕粒含有大量有机物质(1.9~4.7wt%).这些有机物质为热不成熟,称为原干酪根,是由低序碳氢化合物(C_1~C~+_5)组成.鲕粒不仅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而且具有理想的热化学和热动力学成岩作用的环境,使鲕粒的有机物质向烃类演化.所以鲕粒灰岩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储集岩,也是一个良好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3.
引言本文系我队1960—1964年期间集体劳动成果的一部分。青海东部地区,在上述期间通过J-47-ⅩⅩⅩ(湟源幅)、J-47-ⅩⅩⅩⅥ(西宁幅)及J-48-ⅩⅩⅪ(乐都幅)等三幅图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对地层、构造、矿产及侵入岩等取得了较系统的资料。对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的认识及其研究程度大大的提高了一步,其中尤以地层方面所获得的成果更为重要。在许多时代地层中查清了接触关系,建立了可靠的地层剖面,取得了足够的化石依据,从根本上改变了笼统的“南山系”的划分法。特别是拉脊山的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的发现,不论对今后本区普查找矿的实践及地质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上述三幅图的出版,对本区提出了地方性地层命名方案,呈报全  相似文献   

4.
狗头金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金矿体中存在大块金金狗大头金与原生金矿体关系密切和表生条件下金的增生程度十分有限以及表生成因说无法解释的一系列疑点为基础,对狗头金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存在于表生环境中的狗头金是原生块金在表生条件下经改造并发生有限增生的结果,狗头金发育地区应存在或曾存在原生金矿体。  相似文献   

5.
微晶丘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微晶丘主要由灰泥组成,仅见少量生物碎屑,其成因尚无圆满解释。借鉴现代海底勘查成果,依据北京西山微晶丘、白云鄂博赋矿微晶丘、腮林忽洞微晶丘的特征,认为微晶丘是海底热水(伴CO2)的化学作用产物:现代海底勘查发现的微晶丘是形成于洋中脊、热点或弧后盆地;北京西山等地的纯灰岩微晶丘是形成于大陆内部;而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是一个大型微晶丘,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微晶丘中的生物作用仅是深海热水活动的伴生作用,并不是微晶丘形成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厄尔尼诺成因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前人统计,厄尔尼诺出现于地球自转速度急剧变慢的第二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地球间歇性不对称膨胀,引起自转速度几年一次的准周期性急剧变慢。在该时期南北半球岩石圈产生强烈的离开赤道的体力,使赤道地区发生东西向张性断裂活动。位于阻力较小的软流层之上的太平洋岩石圈,不仅规模大、动力强,而且存在着东太平洋海隆薄弱带,并与秘鲁海沟应变空间毗邻,故现今太平洋东部赤道地区的东西向张性断裂最为发育,形成规模宏大的卡内基断裂带和加拉帕戈斯断裂带。它们活动促使海底的岩浆和热水喷溢,导致厄尔尼诺的海水升温多从秘鲁-厄尔多尔沿岸开始。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过程中,赤道地区的大气和海水获得较多的向东角动量,造成该地区的信风和向西流动洋流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涌升流衰缓,加速赤道东太平流海域温度变暖,助长厄尔尼诺的形成。全球大气角动量的季节性变化,也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冬季慢夏季快的周年项变化,使厄尔尼诺年增温盛期一般出现于年末前后。  相似文献   

7.
8.
小秦岭金矿床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东闯特大型金矿床的重点研究,综合前人资料,对小秦岭金矿田矿床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成矿流体由地幔流体交代演化而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和下地壳,成矿时代为晚期,不同形式的拆离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其成因类型为幔源中高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江西永平铜矿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顺 《矿床地质》1998,17(Z4):641-646
江西永平铜多金属矿床处于广丰-东乡深大断裂带南侧。矿区所出露的混合岩是元古宇周潭群变质岩经加里东期及更早的区域混合岩化形成的,代表了华夏结晶基底的一部分,而非石炭,三叠系所形成的印支期混合岩。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是海西早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并经受了印支期推覆动力变质改造和燕山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为一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缺乏印支期混合岩化成矿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靳西祥 《西北地质》1991,12(4):21-23
双王金矿矿床类型独特,成因研究尚无比较一致的认识。笔者研究认为双王金矿属构造改造型层控矿床,金来源于层状钠长岩,硫来源于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层水,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11.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成因机理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考察现场和认真研究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八渡滑坡是在特殊地质构造背景下,反倾岩层发生倾倒、折断、多期次崩塌和切层滑动作用,并经后期多次分区分期滑动改造形成的古崩滑堆积体。八渡滑坡复活范围局限于铁路上方开挖卸荷和铁路下方堆载施压的两个坡段,而不是沿古崩滑体与基岩的分界面(老滑面)整体复活。在变形破坏机制上,路上新滑坡(Ⅱ)是前缘卸荷牵引式,路下新滑坡(Ⅳ~Ⅴ)是后缘加载推移式。古崩滑体部分复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质认识失误,导致后续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维护利用过程中行为不当引起的,大气降雨起了耦合加剧作用。最后,文章对滑坡整治工程方案论证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攀枝花红格地区变质岩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万区调发现,红格地区变质岩不是前震旦系区域变质岩,它与邻近的会理群变质岩特征有明显的不同,而与把关河地区震旦系上统把关河砂岩、观音崖组和灯影组在岩性组合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方面比较,则有惊人的相似。它们是震旦系的沉积岩受华力西—印支期岩浆作用的影响而变质的热接触变质岩。  相似文献   

13.
14.
本区出露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地层。其东南部被中生界地层覆盖。铅矿化赋存在上寒武统地层。上寒武统为各种类型的碳酸盐岩石,总厚度约600米,自下而上可划分出拉莫特、本涅特尔、戴维斯、德尔比一多耶兰(艾尔文斯群)、波托西和艾米涅斯等六个组。拉莫特砂岩是古生界最底部的一组。该组变化极大,由中、细粒(2~4毫米)的浑圆状石英组成,并含有红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掌握当代沉积学的某些新理论和新概念,本刊将从这一期起,刊登沉积作用与沉积相讲座。陆续介绍有关碳酸盐岩成因的新认识、近代碳酸盐岩的分类特点、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牵引流和浊流沉积作用以及陆原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模式等文章,以期在煤田地质工作中广泛运用这些新理论和新概念,并逐渐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使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波痕是沉积岩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在现代和古代沉积物中均常见。水流波痕的形态取决于环境和水动力 因素。艾伦(1968,1969)和赖内克(1971,1973,1980)分别作过研究。笔者于 1987年发现了涡流波痕,①这不仅 增添了新的波痕类型,而且对波痕成因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提出,徐宿弧形构造是一个弧形推覆断裂带,它可划分为三个带:前缘逆冲带,中部推覆带和后部拉伸带。三个带呈东拉西压模式,它是盖层沿基底发生重力滑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世界铀矿特别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北方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开发,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的研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总结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赋存特征、成因机制和开发经验,对于我国毗邻区和类似矿床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费尔干纳盆地分属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具有丰富的油气、煤炭和铀矿等能源资源。本次研究在费尔干纳盆地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