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端义宏 《气象》2010,36(7):5-11
中央气象台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文章回顾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的现有成就、展望中央气象台预报业务的未来,使我们更加坚定预报业务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现在开幕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来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这可以称作是“双喜临门”。 参加这次纪念会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理事和名誉理事,六十周年纪念筹委会委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代表,全国气象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代表与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作者,科普活动积极参与者的代表,还有各方面的特邀代表以及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以上的气象界老前辈。中国科协、国家气象局等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今天,中国气象局在这里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来自曾为中国气象事业建设、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的代表,工作在气象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岗位的中青年代表,以及先进工作者、民主党派的代表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  相似文献   

4.
摄影报道     
《内蒙古气象》2009,(6):F0002-F0002
庆祝中国气象局成立60周年文艺演出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等领导与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一同参加庆典活动并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等领导走上舞台,同演职人员亲切握手,区局全体演员非常荣幸地与各位领导合影。  相似文献   

5.
《青海气象》2009,(4):F0002-F000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青海省气象局在国庆即将到来之际,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青海省气象局成立55周年职工文艺汇演”、  相似文献   

6.
一、概要日本气象厅的前身建立于1875年,称作“东京气象台”,1887年改名为“中央气象台”.进入20世纪后,在日本各县内先后成立了不少县属气象台,1939年中央气象台将全部县属气象台统一起来,形成从上而下的国家政府机关.1956年正式命名为“日本气象厅”,隶属于政府运输省一即交通部. 气象厅的工作宗旨是:“预防自然灾害,确保交通安全,促进生产繁荣等公共福  相似文献   

7.
骆继宾 《气象》2010,36(7):16-20
简要回顾和记叙中央气象台自1950年成立至1980年的30年中,在天气预报业务和服务方面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当初既缺乏资料,也缺乏人才。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兴建气象台站,资料问题得以基本解决;经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合作成立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人才培养和业务建设都有较快进展。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气象台的业务范围和水平与发达国家已相差不大,这一阶段是这30年中发展最快、最好的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由于外部环境干扰,使天气预报业务停滞不前,所幸业务和服务工作并未中断。这一阶段中央气象台的业务水平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明显加大。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恢复了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合法席位,经政府批准和世界气象组织的同意,中央气象台为成为世界天气监视网(WWW)中的区域气象中心和区域气象通信枢纽而进行积极准备。到70年代末,在装备的选购、人员培养、数值预报模式的选用、通信线路的双边谈判以及软件的开发等方面均已准备就绪。中央气象台也正式更名为北京区域气象中心,并开始了现代化的业务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12月,现中国气象局的前身军委气象局正式成立,随后,于1950年3月成立了第一个直属业务机构:中央气象台。那时新中国的气象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所以中央气象台全面负责从资料、通信、预报、服务等全面业务工作,下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气象软科学》2009,(4):1-1
2009年金秋,时逢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大庆,也是新中国气象事业建业60周年之时。经过60年的艰难探索,中国的气象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发展道路。本刊全文刊出在中国气象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郑国光局长的讲话。在“讲座”栏目推出“中国气象现代化60年”讲座第一讲:历史进程与成就。  相似文献   

10.
《气象软科学》2010,(3):5-8
很高兴有机会能请到各位院士、专家在这里共商气象科技发展大计。在座的各位院士专家大多是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为气象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巨大贡献。首先,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对各位院士专家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气象事业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1.
新书介绍     
为纪念新疆气象学会成立40周年,由学会编辑的《新疆气象学会成立40周年论文集》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论文集》汇集的百余篇文章,反映了新疆气象科技工作者近年来在天气气候、人工影响天气、卫星遥感、气候环境和农业气象等诸多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具有新疆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是新疆气象科技事业繁荣的辉煌篇章。特别是丑纪范、李崇银、吴国雄院士和国家气象中心专家的文章为《论文集》增添了亮点。新疆气象学会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40多年来,在自治区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在自治区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的指导和关怀下,发挥联系广大气…  相似文献   

12.
《气象》2021,(6)
定量降水预报(QPF)是中央气象台最传统且最核心的天气预报业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降水预报精细化程度需求越来越高,提升降水预报的精细化水平成为中央气象台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目前中央气象台制作和发布空间分辨率5 km,未来3天逐1 h时间间隔、未来10天逐3 h时间间隔的网格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并发布雨、雨夹雪、冻雨和雪降水相态及新增积雪深度的精细化预报产品。本文围绕精细化降水预报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回顾了中央气象台在数值模式精细化降水预报、时空精细化降水预报技术、降水相态和新增积雪精细化预报技术以及精细化检验评估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并思考目前精细化降水预报业务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以期为中央气象台和全国精细化QPF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和综合探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近十几年来中央气象台的台风业务预报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台风路径业务预报水平进展显著,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台风强度和风雨影响的预报及台风风险评估方面进展相对较慢。本文从我国台风灾害影响的严重性和中央气象台台风预报的重要性、中央气象台台风预报的发展历程、中央气象台台风预报员的作用、台风业务中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途径、重大台风科研项目对中央气象台台风业务的促进和指导等几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提高台风业务预报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金秋九月,北国春城长春收获着喜悦。今天, 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气象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关注吉林气象事业发展的朋友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吉林省气象局建局50周年庆祝大会”,请允许我代表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系统1300多名干部职工,向百忙之中光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 吉林省气象局正式成立于1954年,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气象局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广大气象工作者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日本气象观测工作的建立始于1875年,迄今已有105年的历史。1883年建立了东京气象台,业务工作则从观测发展到天气预报,但还只限于局部地区。其后于1887年成立了中央气象台,建立了全国性的气象业务工作。1956年由中央气象台升级为日本气象厅,其建制属于运输省。综观日本气象工作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1875~1923年初建阶段; (2)1923~1937年扩大业务范围和稳步发展的阶段; (3)1937~1945年战时体制,开始实行垂直领导;  相似文献   

16.
《气象》2021,(6)
回顾中央气象台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回顾和综述中央气象台建立全球预报业务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概括了引进的谱模式系列在本地化、业务应用及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着重介绍在自主发展GRAPES_GFS全球中期预报系统的不同阶段取得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省局机关于5月22日下午举行了革命歌曲歌咏比赛.经角逐,省气象科研所蟾宫折桂,夺  相似文献   

18.
日本气象研究所是日本气象厅的7个直属事业单位之一,位于茨城县筑波市内,具有53年的历史。 沿革 公元1942年1月为中央气象台研究科,系气象研究所的前身。1942年4月由于中央气象台设立部的建制,遂升格为中央气象台研究部。1946年2月伴随中央气象台业务分工的改革,中央气象台研究部迁到东京都杉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气象软科学》2010,(2):1-1
2010年的春天姗姗来迟,2010年第二期《气象软科学》如约而至。中央气象台是新中国气象事业面向民众的标志,而WMO也是全球气象服务的有力品牌。本期“专栏”的两篇文章对这两个标志性符号过去整整60年历程的梳理,让人们看到未来60年甚至更长时间气象事业的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2012,(1):144-144
值辞旧迎新之际,《气象科技》编辑部对各位审稿专家在过去日子里付出的辛勤劳动与奉献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希望以后继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和帮助。《气象科技》编辑部祝各位专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平安顺利、成功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