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川南煤田古叙矿区河坝矿段龙潭组含主要可采煤层C11和C25,为了查清煤层赋存规律及影响因素,选取区内85个钻孔数据进行分析。C11煤层形成于三角洲平原上泥炭沼泽环境,煤层层位发育稳定,为中厚煤层,属基本全区可采煤层,在河坝向斜南翼厚度大于北翼,煤层较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翼西部的5-13号线和南翼的1-85号线,煤层厚度变化还受地质构造和后期冲刷作用的影响;C25煤层形成于残积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同时受沉积基底起伏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晋城矿区煤层瓦斯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城矿区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之一。但由于该区煤层瓦斯含量高、浓度大,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收集、整理该区大最瓦斯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阐述了影响煤层瓦斯形成和赋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晚二叠系龙潭组是川南主要含煤地层,其富煤带的形成、展布方向及排列上展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古构造、古地理等因数的影响。通过相邻矿段、井田的资源量丰度对比,分析了富煤带的变迁规律,分析矿段主要煤层厚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练武 《西北地质》1998,19(2):50-53
本文通过大量的钻孔和生产资料,总结了南桥井田5-2号煤层发育特征,并对其影响煤厚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剧烈的煤矿区,解决煤分层对比及合理选择煤厚数值,是比较关键的问题。本矿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层结构十分复杂,又加以火成岩侵入较多。以致在很近的距离内,煤分层对比也有困难,储量计算数字与实际采出煤量悬殊很大。为了使储量计算的数值接近实际情况,历年来,我们对本矿煤层厚度及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本矿南部一个接替采区的煤层厚度、结构、火成岩侵入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测和分析。初步掌握了构造作用及细晶岩的侵入对煤层厚度及结构的影响以及煤层厚度、煤层结构与煤层灰分之间的关系等规律。而这些规律在计算煤层储量时,经常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7.
以华北地区柳林和安阳试验区为例,综合多种统计数据和测试成果,对煤层的渗透性及主要地质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控制煤层渗透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割理的发育程度,其次为有效地应力、外生裂隙和煤体结构等。而煤的变质程度及镜质组含量又制约着割理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五轮山矿区的含煤地层为龙潭组,钻孔煤心化验资料和瓦斯解吸数据、煤样压汞试验表明,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惰煤为主,煤化作用符合深成变质作用的一般规律,煤体原生结构煤占优势。主煤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孔容和孔表面积差异较大,因此可采煤层含气较高,解吸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
个旧矿区地下水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文 《云南地质》2011,30(1):64-66,9
个旧矿区位于红河和南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属岩溶中山地貌,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星罗棋布。矿区内无地表河流,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矿坑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岩溶发育程度、断裂构造及隐伏岩浆岩体控制。  相似文献   

10.
11.
甜水磷矿是1979年提交勘探储量500万t的中型矿床,目前已采掘近空。通过系统研究《辽宁省辽阳市甜水磷矿勘探地质报告》及其野外编录资料,再经实地调查考证,详细阐述矿床地质特征;深度分析矿床成矿条件并作成因探讨;最后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孙疃煤矿位于淮北煤田南部,其82采区下石盒子组7_2、8_2煤层作为下阶段主要开采对象。根据煤矿钻孔资料统计:8_2煤层厚度为0~4.31m,平均厚度为1.70m,其煤层变异系数为81%,可采指数为0.80,为不稳定煤层;7_2煤层厚度为0~3.62m,平均厚度为1.14m,其可采指数为0.58,煤层变异系数为88%,为极不稳定煤层。采区煤层呈条带状分布,整体可分为南部、北部赋煤带以及中部不可采区。南北赋煤带为中间厚,四周薄,不可采区可采煤层为中厚煤层。整体上研究区煤厚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作用大小为:沉积环境古河道冲刷构造变动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宿南矿区为淮北煤田重要矿区,其中72煤层为矿区主要可采之一。地质勘探资料表明,该煤层的厚度变化较大,变化特征明显。在矿井地质调查及矿区地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该煤层煤体结构破碎,煤层厚度变化与区内地质构造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煤厚区域分布特征方面呈现NW-SE向厚薄相间分布,其方向与研究区总体褶皱方向一致。局部厚度变化特征方面与断层走向及褶皱轴向关系密切。因此,排除该煤层原生沉积影响因素,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以及褶皱作用伴生的层滑构造为区内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陕西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澄合矿区4号煤层是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之一。通过对区内煤层厚度与其上覆煤系厚度、煤中灰分、硫分及煤层顶板岩性-岩相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合4号煤层成煤期与聚煤期后环境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及其周缘地区4号煤层厚度变化原因。结果显示:4号煤层厚度与上覆煤系厚度、煤中灰分及硫分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 1、0.430 9、0.813 6;该煤层发育于浅水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平原地带;煤层厚度变化受控于聚煤期同沉积构造和聚煤期后河流冲蚀作用的双重影响,前者使煤层厚度变化较小,后者对煤层厚度影响较大,甚至出现无煤带。  相似文献   

16.
豫西新安煤田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控制作用。采用统计、沉积环境和构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田内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成因。研究表明:新安煤田煤层厚度大(平均3.87m),且煤厚变化大,煤层变异系数0.87,可采指数0.85,两个相邻的最薄与最厚煤厚点间的距离为25~185m。煤层平均厚度主要受成煤初期基底不平和成煤期后古河流冲蚀作用控制;煤厚变化主要受顺层剪切滑动构造作用控制。根据煤厚变化规律和成因,可对局部煤厚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东阳井田构造及其它因素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东阳井田勘查资料和多年来收集的井下地质情况,通过对井田构造特征和煤层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井田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对指导矿井生产具有-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庇山矿区二1煤层中高岭石矸岩矿及化学特征的分析,提出庇山石区二1煤层高岭石夹矸系沉积成因,并解决了庇山矿区二1煤层分叉与合并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9.
煤层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环境作用过程,是多种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分析了内蒙古乌达矿区煤层自然发火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揭示了煤层自燃的各种控制因素.影响煤层自燃的内在原因包括煤层厚度、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发热量、硫含量和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等;外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煤层的赋存状况、大矿和小煤窑的开采情况等.最后探讨了对不同成因的煤层自燃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理方法,为今后煤火的研究和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4号煤层赋存于山西组下部,在朔南详查区平均厚度为4.47m,可采系数100%,储量占详查区总储量的20%,而且煤层厚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通过研究4号煤层变化控制因素,分析4号煤层厚度变化的规律性,对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